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及对策研究

摘要
本文采用观察法对福建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了研究,以“白描”的方式记录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并通过收集到的案例分析大班幼儿告状的类型及原因。按幼儿告状动机把幼儿告状行为分为“试探型”、“求助型”、“表现型”、“检举型”、“从众型”五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师应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

关键词: 大班幼儿 教师 告状行为

前言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各类教学活动中,幼儿告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我国儿童特有的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行为,它是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一种互动。 告状是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行为中发生频率最多的一种行为,是师幼互动中永恒的话题。有研究表明:“幼儿告状是由幼儿人际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从4-5岁开始,幼儿的人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主要是和成人的关系,开始向同龄人关系过渡。这种人际关系的变化容易出现人际冲突,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1特别是到了大班,随着幼儿对规则要求的理解,他们在告状时开始带着自我的内在价值观,同时,他们的告状内容也更多地表现在同伴与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幼儿园中每天约有60%的幼儿向老师告状,有的甚至每天每人告状次数达到5次以上。实习期间,从幼儿早晨入园一直到下午离园,从晨间活动到自由活动,我都和幼儿呆在一起,同时,我以非参与者的身份观察、记录了大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告状行为。如自由活动时间:“老师,XX又把玩具到处乱丢了”,“老师,XX打我。”;集中教育活动时间:“老师,XX一直讲话。”,“老师,XX到处乱跑。”;午餐时间:“老师,XX不吃猪肝。”,“老师,XX把水洒到地板上。”;户外活动时间:“老师,XX用绳子打我。”,“老师,XX走路一直踩到我脚。”,“老师…”这些屡屡发生的告状行为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每天不仅要进行正常的教学,还要保证幼儿的安全以及一日生活常规,他们常常无暇顾及每个幼儿的告状事件,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面对如此频繁的告状,教师通常都是疲于应付,敷衍了事,一般会说:“哦,我知道了,我一会批评他”,或是同时批评告状者与被告者。有教师说道:“来告状的孩子通常都是因为一点点小事就来告状,如果不及时帮他解决,他就会一直围着说个不停,有时候自己本身就很忙,一忙就容易发脾气,就无暇解决孩子的告状问题,通常都是把他们批评一顿就了事了。”
那么,幼儿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告状呢?从中他们要得到哪些满足?他们实施告状行为的动机是什么? 教师对待幼儿告状行为的态度和指导策略应该怎么样?我想,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真实的幼儿社会生活世界,也对幼儿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着重对大班幼儿的告状动机及教师的指导策略进行了专门研究。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1幼儿告状概念的界定
刘晶波从师幼互动的角度把幼儿的告状行为定义为:“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他突出的目的是要阻止同伴的行为。”2
邢少颖从文化的角度认为“告状行为是我国儿童特有的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具体的说,告状行为是指儿童出于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等原因而发起的指向教师的言语行为。”3
赵连娣认为幼儿告状“是幼儿由于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等原因而引起的指向教师的言语行为。”4
基于这些研究者对告状行为概念的界定,本文中主要借鉴刘晶波对幼儿告状行为概念的界定,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受到来自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这种行为的突出目的是要阻止同伴的行为。”
2幼儿告状行为事件的界定
任何一个幼儿告状行为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告状行为流程,而幼儿告状行为事件得以发生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事件主体即“原告”、“被告”、“仲裁人”要同时在场;其次,“被告”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原告”的行为,即“被告”必须对“原告”直接实施了某种侵犯性行为或者间接地对“原告”的某种利益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原告”对此不能独立化解,必须借助“仲裁人”的力量来解决其纠纷;最后,“仲裁人”必须要得到“原告”和“被告”的认同,对他们具有绝对的权威,只有满足上述三个基本条件,告状行为才得以进行。”5在幼儿园中,“原告”和“被告”指的都是幼儿,“仲裁人”则是指幼儿教师,她们对幼儿起着绝对权威的作用。
一个完整的告状过程,是在原告发现被告的“违规行为”后开始的,原告通过语言向仲裁人(教师)反应情况,即告状,其目的是想借助仲裁人的权威力量阻止被告人的“违规行为”。
二、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分析
根据已有的研究报告分析,我按幼儿告状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将幼儿告状行为分为“试探”型告状、“表现”型告状、“求助”型告状、“检举”型告状以及“从众”型告状,并通过案例描述的形式进行讨论和分析,阐述个人观点。
1. 试探型告状
案例:
餐后游戏活动中,教师请吃得快的小朋友回到座位上玩安静的活动,在平时,小朋友一般都是看书或者讲故事,而今天大家都自发地玩起了穿线板,这时,郑开昊嘟着小嘴,指着正在玩穿线板的同伴说:“老师,他们都在玩穿线板!”老师随口说:“你也可以去玩一玩啊,只要是安静的活动都可以。”话音还没落呢,只见郑开昊立刻跑到生活劳作区选了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回到座位上安静地玩了起来。
分析:
郑开昊的这种告状行为属于“试探”型告状,他似乎是在试探教师,实质上他是在向教师提问:“老师,我可不可以去玩穿线板?”虽然他也很想参与,但教师没有明确地告诉他们什么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于是,在没有经过教师的许可,他不敢轻举妄动。最终他采用“告状”这一策略向教师提示,当得到教师的许可之后,他即刻满意地离开,自己也开始放心大胆地、毫无顾忌玩了起来。
这种“试探”型告状行为是在幼儿自己不明确教师的要求或意图,或是不明确同伴的行为是否违背了教师的要求,又或是违反了班级规则的情况下产生的。一般这类幼儿都会采用向教师“告状”的方式获得满足,其告状的真正目的是想通过教师的回应来判断某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是为了试探教师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是允许还是不允许,是反对还是支持。如果教师对此持肯定的态度,那么,告状的幼儿也会马上做和“被告状幼儿”一样的行为。
2.表现型告状
案例:
在阅读活动中,大多数小朋友都在座位上看书,讲述故事。这时,郑邦亦见老师从这边走过来,对老师说:“老师,他们借书的时候都不按顺序借,还把图书角弄得乱七八糟的,你看,有些书都放错了。”站在老师身边的郑邦亦一边整理着图书角一边还嘀咕道:“老师我借书的时候都有把书放好。”老师随即摸了摸他的头说:“恩,你做的很好!大家应该要像你这样借书,图书角才不会乱。”郑邦亦受到老师的表扬后,便开心地跑去向同伴炫耀了。
分析:
很显然,本案例中郑邦亦是为了“求赏”而告状的,在告状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让教师赞赏自己,这种“告状”行为实质是一种幼儿表现自己的行为。这种“表现”心理是幼儿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每个幼儿都希望获得老师的认同和好感,都想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特别是发现同伴有“违规”或“不当”的行为时,大多数幼儿一旦发现就会迫不及待地向教师告状。
这种告状往往是幼儿为了让教师关注自己的表现,又或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认同而产生的告状。其实幼儿的这种“告状”行为并不是为了要制止同伴的某种行为或是为了惩罚同伴,表面上看起来是在维护规则,实际上是想以此抬高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

3.求助型告状
案例:
晨间活动时间,小朋友们都在操场上锻炼,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打篮球、还有的在转呼啦圈,这时,丁锦研嘟着嘴巴跑到老师面前指着正在摆弄绳子的何学楷委屈的说:“老师,何学楷故意用绳子打我。”而何学楷也不甘示弱:“是她先用绳子打到我的!”丁锦研接着辩解道:“我是不小心碰到他的,他是故意的。”何学楷听到丁锦研这么一说,便立即停止了反驳,低下头去又继续摆弄着自己的绳子。
分析:
丁锦研的这种告状行为属于“求助”型告状,该类型告状是指:“当幼儿发现同伴侵犯自己的利益或同伴的行为与自己的意愿发生冲突,但以自己的力量难以做成某件事情或实现某种意图时,借助教师的力量,让教师为自己想办法或帮自己解决。”6
在此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丁锦研是因为自身的利益受到同伴的侵害而向教师采取了告状措施,她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教师能公正的解决问题。
此类告状在幼儿告状行为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在集体活动中,幼儿之间经常会因为意见不合、以强欺弱、互相冲撞、争抢玩具等事件引起纠纷,当这些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自己无法解决时,一方或双方就会向教师发起告状,请教师给予公正的评判。由于幼儿自身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心理调节机能比较差,通常都是在与同伴发生纠纷或是受到同伴欺负,他们感到委屈,想得到老师的保护、安慰和公正的裁决,希望能使被欺负的心理得到平衡。

4.检举型告状
案例
午餐时间:今天的午餐很丰盛,吃的是荞麦面,面里头放了好多营养的食物,有花菜、香菇、虾仁、还有猪肝等。孩子们都吃的津津有味,活动室里除了轻音乐就都是吃饭的声音。这时荣荣的声音打破了这个氛围,他指着雅如的桌面大声说“老师,雅如她不吃猪肝,都把它挑出来了!”这一告状行为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目光,原本安静的进餐环境顿时变得乱腾腾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还站起来看看。雅如连忙低着头用手把挑出来的猪肝遮了起来,显得很无助的样子。我一看孩子们唧唧咋咋很激动的样子,老师变得有点着急,连忙走到雅如饭桌前说“猪肝是对我们眼睛很有帮助的食物,雅如都近视带眼镜了是不是,所以你更要吃猪肝了,快把猪肝放到碗里去吃,其他小朋友也不要再说话了,快吃自己的。”老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了立刻把目光从雅如的身上转移到了自己的碗中,蒙头吃面,不再说话。
分析:
荣荣的这种告状行为属于“检举型”告状,这种告状主要发生在同伴的行为与幼儿所认同的“规则”发生背离时,幼儿希望借助教师的权威力量对其进行干预,对被告幼儿施以相应的批评或惩罚。幼儿的这种告状,既不是因为与同伴间发生了纠纷,也不是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依据,而是检举、揭露他人“违规”的行为
在此案例中,首先,应当看到荣荣告状有他可取的一面,他懂得“碗里的东西都要吃干净,不能浪费”的原则,说明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他采取告状的方式是想求得教师的帮助,从而纠正同伴的不良行为。但是,也不能否认荣荣告状的目的是求得教师对雅如的批评,以“批评对方”或“惩罚对方”来满足自己的心理状态。

5.从众型告状
案例:
点心时间;正当生活老师说:“每个小朋友都要端一杯牛奶,然后到桌上拿一块蛋糕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再吃。”老师的话刚说完,赖保罗不知是没听到老师的话还是怎么的,他一手端着牛奶,一手拿着蛋糕边走边喝,一不小心就把牛奶洒到了地上,他连忙把蛋糕扔到一边,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显得很无助的样子。其他小朋友见状纷纷向教师告状,之晨跑来大声对老师说:“老师,刚才赖保罗又把牛奶洒到地上了。”依依也跑来说:“他老是边走边喝牛奶才会这样,郭老师都说过要回到自己位置上才能喝的。”就连平时很安静的闪闪都跑来说:“老师,赖保罗又没听老师的话,把牛奶洒到地上,还把蛋糕扔掉了。”
分析:
之晨、依依以及闪闪的这种告状行为属于“从众”型告状,事情发生后,大多数小朋友都知道赖保罗的这一行为不符合教师的要求,从而纷纷跑去向教师告状。由于幼儿对周围人和事物的评价一般都是依赖成人的态度,而在幼儿园中,幼儿多以教师的态度来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因此,当幼儿一旦发现某些幼儿的行为不符合教师的要求或评价标准时,幼儿处于价值困境中,于是他们就会纷纷向教师陈述告状的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uncategorized/842.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1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1日

相关推荐

  •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日语教育

      摘要:应新课标要求,少数学校开展了以日语为第二语言的特殊课程,以日语代替英语。高中的日语学习与英语学习的地位是等同的,同样要参加高考。日语放在高中学习毕竟是全新的尝试,还需要教…

    未分类 2014年10月29日
  • 论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高校的消防安全问题也不容乐观,高校频发的火灾断送个人家庭幸福,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此,本文就高校消防安…

    未分类 2014年10月22日
  • 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儒家文化在其中占有最突出的地位。儒家德育思想博大精深,其德育内容极为丰富,大体可归结为德教与修身两个方面…

    未分类 2014年10月21日
  • 福建省外贸企业产业升级途径研究–以泉州外贸鞋业为例

    摘要福建省外贸出口在整个国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以泉州为主的外贸鞋业的出口。泉州鞋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大部分是以家庭作坊为主。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规模不断变大,发展迅…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影响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因素及对策

    [摘  要]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影响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因素    国…

    未分类 2014年10月9日
  • 关于加强和改善高校女生性安全教育的思考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性观念、性道德已发生变化,婚前性行为、未婚怀孕增多;又由于女性特殊生理特点,女大学生往往是直接受害者,更需要引起高度警惕,有效地保护自己。一项对8…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社会转型期影响高校维稳工作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革,高校在社会转型期和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了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突发性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育…

    未分类 2014年10月17日
  • 宫腔粘连诊疗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宫腔粘连概述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因宫腔操作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甚至浅基层的损伤而造成宫腔或是宫颈管不同程度的粘连。(范宝光1)月经量减…

    未分类 2014年10月10日
  • 广西—东盟背景下梧州学院国际合作办学的探讨

    摘要:在广西—东盟的背景下,梧州学院国际合作办学获得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近年来,高等教育与国外的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深入,梧州学院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也在加紧实施国际合作办学的步伐…

    未分类 2014年10月9日
  • 元代童蒙教育研究概况

    一、文章选题意义(一) 童蒙教育研究的重要性“童蒙”一词《辞源》里解释如下:“童蒙,幼稚识未开知的儿童”,童蒙教育即未成年儿童接受的基础教育。古礼“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成为先…

    未分类 2014年10月25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