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改革目标明确,如何将初中数学新课改理念融入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相长,这无疑需要教师们不断的思考和努力。
关键字:数学教学 改革目标 理念 教学实践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改革目标: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课程内容要与当今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重视学生的兴趣所在与经验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参与、勤动手、爱探索、重视团队合作;尤其要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上述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目标之理念史无前例、具有卓越而深远的意义,它用颇具时代性的、全新的教学理念,代替了旧时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更能符合青少年接受教育、不断成长的需求,对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学改革重在过程整改,而关键在于方法之革新,这样一来,对教师的要求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更新教育理念,二是提高教学技能。针对上述新课改目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尝试将新课改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数学课堂是这样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填鸭式的满堂灌。而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老师则负责教学活动的组织、参与,以及促进通过教学活动取得教学成果。因此,教师应以帮助学生学习为己任,而非简单的强迫学生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做到认真仔细,以学习活动为中心,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完成任务。教师完成从主角到配角的角色转换,学生转而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帮助学生设计学习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搜寻优质适用的学习资源;评价学习过程和效果;同时,帮助他们查漏补缺,获得进步。上述这些都要求我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做到平等对待,对他们的优点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发扬进取精神,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教材内容。教师对学生应多一些尊重、关爱、沟通与宽容,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教学成效,最终达到一个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师生共同进步的良好教学局面。
二、重视数学知识本身形成过程的教学
数学这一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方法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重视传授知识,却忽略了数学知识本身的形成过程。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揭示数学这一学科知识的很多思想内涵,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其对数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消化吸收,更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因此,数学教师必须重视传授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首先,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思想的意义、作用和方法。其次,在展示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分析、总结、概括、进行发散思维。最后,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通过学习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具体方法如下:
1.设置探索性问题。
在数学教材中,大多数定义、公式等都以结论的形式给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这些结论设置为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大胆思考、探索,用解方程的方法推导出求根公式,学生参与了分析、思考的过程,了解了公式是如何得来的,以及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系统性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能力。
2.设置情境,展示知识发现的过程。
教师要为学生介绍知识背景,同时提出一些符合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的问题,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得出结论。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个简单的、纸质的等腰三角形模型,通过折叠、演示边角关系,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3.自制教具,再现结论的探究过程。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制教具,让学生动手、动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观点。
例如:在“平行教学”章节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制作三条两两相交的木条,然后通过转动其中一根,观察角度变化对木条位置关系的影响,从而分析、得出结论。
三、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有时,学生对某些知识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自然很难掌握。数学中就有一些这样的知识,仅靠教师口述,难以形成鲜明的形象。这时,我们就想到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些手段有很强的直观性和互动功能,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用于课堂教学,化抽象为具体,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几何教学中的图形性质教学,在“平移”章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电脑进行动画演示,形象地讲明梯形的相关知识点,学生有了直观的印象,自然记忆深刻。再如代数教学中的某些特殊数量关系的模拟,用多媒体教学更快捷、直观,教学效率高、效果好。
四、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
按照新课改的目标要求,需要实施新的教学步骤加以配合(后文括号中所示为步骤实施主体):提问(老师)→讨论(学生)→看书(学生)→答疑(学生)→总结(老师)。
1.提问: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讨,找出疑难点。
3.看书: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的精髓,让学生提出有疑问的地方。
4.答疑:教师组织学生集中提出问题、分层次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互问互答的过程中弄清概念、巩固知识点。
5.总结:教师针对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彻底解决难点,查漏补缺,巩固重点,彻底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教学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步骤,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主动探索精神,他们通过集体的努力探索,班级的整体成绩有了令人欣慰的大进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及时调整各个步骤,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由于教学形式多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出来,真可谓教学相长。
近年来,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已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过,要真正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和初中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愿和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爱学数学,会用数学。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门巧妙的艺术,数学教师只有醉心其中、不断修炼,才能将数学教学推向一个教学相长的美好境界。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uncategorized/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