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考加试体育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通过对五所普通高级中学高三年学生及部分相关人员进行高考加试体育的调查与研究,从理论和实际出发,对调查结果作了简单的分析,探讨高考加试体育的意义,分析高考加试体育各方面的依据,为教育部门改革考试制度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以期为推进中学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建议。

关 键 词:高考加试体育;高三年;体质;分析;
据报道,北京市教委将调整高考英语比重,由150分减为100分,高考改革方案这一个切合实际的决定,使高考加试体育由地方走向全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为了加深对其研究分析,对柳城中学、鹏峰中学、南安六中、龙泉中学、诗山中学五所普通高中2012年入学的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相关家长及教师等进行了访谈,从侧面研究当前高三体育课教学的现状及需求并简单分析,以期为深化推进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柳城中学、鹏峰中学、南安六中、诗山中学、龙泉中学五所普通中学的高三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与教师。
1.2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法、访谈法与逻辑分析法。第二学期期初对五所中学高三年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随机抽取900名五所中学高三年的学生,设计关于体育课状况的问卷,当场收回有效的问卷890份,有效率为98.9%。问卷涉及体育周课时安排、对待高考加试体育的态度等方面,学生选出符合真实情况的选项,并根据学生答卷情况作针对性的访谈,以及利用学生家长会与学生家长及教师进行相关访谈。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三年体育课教学基本情况
2.1.1 体育课周课时 由于高三学生处于特殊时期,他们即将面临高考,越是接近毕业学生学习的时间越紧,因此有部分学校上学期和下学期的开课情况也进行区别对待,第一学期按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但到了第二学期则有三所中学只开设一节体育课。这对于原本就较少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高三学生来说,不仅剥夺了其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也影响到高三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1.2 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由图表1可看出,高三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表现非常喜欢的有252人,占总数的28%,喜欢但不愿参加体育课有458人,占总数的51%,对体育课表现一般态度的有144人,占总数的16%,不喜欢或没兴趣的只有46人,占总数的5%。通过对师生的访谈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课和参加体育运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体育可以锻炼身体、磨练人的意志,调节紧张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个别学生在这方面认识不够,认为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学习时间紧、压力大,体育课会挤占文化课的宝贵时间,这种态度从而影响到参加体育课及体育锻炼的行为和习惯。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学生是嫌体育活动太苦太疲劳,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学校的体育设施太差,比如一场足球赛后就全身灰头灰脸的,这样会影响下一节文化课的学习效果。
2.1.3 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通过走访得知,四所学校有一个400米泥土跑道田径场,一所学校有一个250米泥土跑道田径场。水泥篮球场地拥有的数量每个学校都在两个以上,乒乓球桌的数量在都在6个以上,排球场地有一所学校在三个以上,其它的学校都在二个以下,都没有专门的羽毛球场、游泳场、体育教学馆以及塑胶跑道。从图5调査结果显示,这五所中学高三男生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评价满意的有56人,占总数的11.2%;基本满意的有120人,占总数的24%;—般的有135人,占总数的27%;不满意的有189人,占总数的37.8%。高三女生对学校场地设施评价满意的有61人,占总数的15.6%;基本满意的有130人,占总数的33.3%;—般的有116人,占总数的29.7%;不满意的有83人,占总数的21.3%。从调查结果来看,男生对学校场地器材较不满意度比女生高,经访谈得知,对场地的满意程度表现出来了性别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男女生的锻炼项目不一致导致的。男生喜欢对项目如篮球、足球这些项目对抗性强,运动量大,对场地器材有一定的要求。而女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如健身操等活动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小,所以表现出男生与女生对场地器材的满意度差异。
2.2 学生对高考加试体育的态度
2.2.1 支持率 图3是学生对高考加试体育支持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支持的占 56.8%,不支持的为17%,而有26.2%为一般,说明学生总体对加试体育持较为支持的态度。通过访谈得知,作为学生应把体育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放在了第一位,第二有利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三是响应国家号召唤,认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说明学生对高考加试体育有正确的认识,注重高考加试体育的实用价值。学生对高考加试体育不支持的原因调查,第一是考试不规范、不公平,第二是影响复习、增加负担,第三是考试成绩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体育成绩或健康状况。
2.2.2 增强学生体质 通过问卷得知,75.5%的学生认为高考加试体育增强体质的效果很大,19.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仅有3.3%的学生认为高考加试体育对增强体质的作用是很小的,由此看出,广大学生还是认可高考加试体育的确会增强学生体质的。
2.2.3 对培养学生长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 52.8%的学生认为高考加试体育对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很大,26.3%的学生认为影响一般,还有11.9%的学生则认为高考加试体育对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很小。体育锻炼习惯是属于积极性习惯,它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基础上逐渐养成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体验成功的乐趣,并使这种锻炼行为贯穿于一生,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养成相对稳定不变的锻炼行为“终身体育”。少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只是为了提高分数被迫锻炼,对培养健身习惯作用不大,这种“应试体育”所带来后果,会像中考加试体育一样,出现“考前拼命练,考后谁去练”的尴尬场面。
2.3 家长对高考加试体育的观点
2.3.1 在被访的家长中认为高考加试体育有必要的为大多数,所占比例为 62.8%,认为没必要在高考加试体育的占18.3%,19.9%认为说不清,说明了家长对在高考加试体育的认可。现在人社部正在研究延迟退休年龄,全国都在提倡全民健身,高考加试体育正迎合了当前形势的需要,能引导孩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有利于德智体全面发展,最关键是体育锻炼与学习成绩是相互促进的。认为没必要的主要是家长认为会给学生增加负担,而且担心考试的不公正等原因,如果考试不公开、透明,极有可能出现腐败行为,一些父母有权有势的学生,轻松就能获得最高分。另外,体育测试易受气候、场地器材、裁判尺度的掌握等因素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
2.3.2 可行性 从图表可看出,64.5%的学生家长认为高考加试体育是可行的,不可行的占21.2%,有14.3%认为是说不清的,说明家长总体是认为可行的。通过访谈得知,认为可行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高考改革趋势的需要,比如2016年北京高考英语科目分值由150分下调至100分,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这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二是中考加试体育的成功经验;三是体育专业高考的经验借鉴;四是孩子身体素质发展连续性特征的需要。而不可行的原因中,主要是考试中人为因素较多、成绩虚假度高和考试难于体现公平性。
2.4 教师对高考加试体育的观点
2.4.1 如图所示结果显示,认为高考加试体育对帮助学生重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作用很大的比例达到了 91.3%,而认为一点作用也没有的所占比例仅为 2.7%。说明教师认为加试体育能有效地促进体育课和课余体育锻炼的开展,提高学生身体体质,特别是有些教师提出7+1>8的学习效果理论,指出参加体育锻炼与文化课成绩是相辅相成的。个别教师提出教育也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在学校体育方面主要体现在:体育师资力量、体育场地器材、体育活动经费等方面,在施行加试体育前应先将各学校的体育锻炼硬件设施进行全方位的检视,以力求学生的锻炼环境充裕。
2.4.2 在对体育教师的访谈中,教师们一致认为,高考加试体育对不仅对学生的体质起着促进,对体育教师地位是一种全面的提升,今后要内外兼修、加强责任心和师德修养、积极提升自我、迎头赶上,以水平和实力向世人证明体育教师的重要性和能力,

3 结 论 和 建 议
3.1 高三年不能按照《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每周2学时体育课进行开设,个别学校忽略了体育课的重要性,学生体质健康明显下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目前学校的主要趋势就是一味追求升学率,这样就造成了考什么就学什么,对于不考的科目可能就要被边缘化。南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第九届大运会组委会秘书长王登峰列举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他出席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军训结业典礼时了解到,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因此,高考加试体育能有效保证高三年体育课的正常开设和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的体育法规,以确保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便于高中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2 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学校对学校体育经费投入较少,场地、器材设施等物质条件较薄弱,高考加试体育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推进素质教育,能有效的提高体育在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地位,使体育锻炼成为青少年自觉主动参与的锻炼方式,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也在体育行业起着促进作用。上级及学校领导会更加重视对学校体育的实施情况,从而对场地、器材和师资的投入,以提高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与训练的效果。
3.3 初中毕业升学考体育为普通高考加试体育的可行性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其理念与方法对普通高考加试体育具有重要的延续效应与模仿价值,为下一步高考体育加试奠定了实践操作基础。而多年的体育专业招生体育测试项目的设置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实施办法,现行的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办法在反映考生实际水平的客观性和一致性方面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3.4 我国普通高考增设体育项目是高考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顺应了世界各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历史潮流。学生、家长、教师总体认为高考加试体育是有必要和可行的。而面对学生体质下降的现实,除了运用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外,各级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要切实落实国家的政策法规,并建立强大的监督约束机制,把体育真正纳入对学校教育工作和学生学业评价的必要条件,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这项工作,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监管监测,多管齐下,那么改善青少年的体质就会指日可待。当然,考试只是一种手段,绝非目的,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也更不是“将体育纳入高考”就能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做的,更重要的是积极营造校园文化中的体育健身氛围。只有在日常的各种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兴趣,才能实现我们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最终目的。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uncategorized/3072.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28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28日

相关推荐

  • 同样的抛弃,同样的反抗,不同的意义

    内容提要: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著名悲剧人物美狄亚和中国武侠小说家金庸的《神雕侠侣》中李莫愁是中西文学中的两位复仇女性。虽然她们生活的社会背景、身世和经历各异,但是她们作为女性在…

    未分类 2014年10月15日
  • 中国与南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及比较

    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最后应该达到的学习效果,使学生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在相关能力和特征方面所引发的变化。从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提出的“目标模式”来看,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内容…

    未分类 2014年9月28日
  •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1 前言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 研究背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风险迅速传播到整个金融系统,继而传导到实体经济,欧美经济陷入衰退,甚至陷入债务危机。而发展中国家多是出…

    未分类 2014年10月21日
  • 油田含油污水高效沉降分离实验研究

    中 文 摘 要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采出液的平均含水率达80%以上,含油污水的待处理量显著提高,现有的处理设备难以处理大量的乳化含油污水,传统处理方法导致处理成本大幅增加,同时国家对…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研究

    摘要:校园欺凌是攻击行为的一种,在中小学内频频发生,相当一部分学生直接或间接受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对其身心造成伤害。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校园欺凌的特征、原因以及…

    未分类 2014年10月25日
  • 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课程内容研究综述

    研究者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课程内容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董江华详细梳理了新中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内容的历史善变,将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内容的历史发展分为“教师思想改造(1949…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数字故事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作用

    第3章 数字故事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作用3.1 数字故事的教育意义在一些欧美国家,数字故事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通常用于语言教学、自然科学、医疗卫生等。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

    未分类 2014年10月16日
  • 浅谈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是建筑行业响应国家节能政策发展的必然途径,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何种意义,当今建筑行业又有哪些最新节能技术…

    未分类 2014年10月29日
  • 论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是下一代接班人,未来社会的创造者,对幼儿要从小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的形成,有句话说,习惯决定命运。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因此通过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行为习惯、…

    未分类 2014年10月28日
  • 波粒二象性的认识和理解

    戴维森低速电子衍射实验最早直接证实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是G.J.戴维森,L.H.革末和G.P.汤姆孙。1924年德布罗意在博士论文答辩指出,可以从晶体衍射实验中检测到物质波。这…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