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论文是以中国经学史著名专家周予同先生的著作《中国现代教育史》为文本材料进行的翻译实践以及对翻译的整个过程和相关文本内容的翻译处理方法进行的实践报告总结。据译者检索发现,到目前为止该书还没有英文译本出版发行。作为该毕业论文翻译实践素材,译者选取书中导论和教育宗旨部分进行英译。本报告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该部分主要介绍了项目背景、项目意义以及教育类著作翻译在国内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中国现代教育史》翻译任务描述,其中包括了对作者和原文的介绍,以及对该教育文本的分析。第三部分为《中国现代教育史》翻译过程描述,该部分主要包括译前准备、译中处理和译后审校三部分内容。第四部分《中国现代教育史》翻译质量控制为本报告的主体部分,该部分主要分析了翻译难点,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以及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中国现代教育史》的翻译策略。第五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与收获,分析了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教育类著作翻译提出的几点建议。通过对此次项目的翻译以及对整个翻译过程的分析,本报告试图总结出民国时期教育类书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并对教育类书籍翻译的实践和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教育类书籍汉英翻译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中国现代教育史》;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 第一章 引言1.1 项目背景 本翻译实践报告以中国经学史著名专家周予同先生的著作《中国现代教育史》为翻译素材。该书是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重要的中国教育史著作,它主要记载了中国教育由清末转入民初迈进现代教育的更替和演变过程。其核心内容是: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而独存,也不能离开社会而被认知,且教育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欲彻底明了教育的演变,必须先了解经济、政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演变。此翻译项目便是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详细阐述了中国教育的演变历程。该书作者试图从历史入手鉴往追来,窥视教育的本质,探求教育演变的内因和外因,找寻今日教育的出路。1.2 项目意义 首先,该项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人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我国目前关于中国教育史方面的译作非常有限,在教育史文本翻译这一领域内形成了空缺。因此,本人想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分析出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对教育类文本的可行性,并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出针对教育史文本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并总结翻译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希望这些经验与方法能为今后在该领域的翻译实践工作提供帮助,对我国教育史文本翻译的进歩贡献一点力量,并推动我国教育翻译事业的发展。其次,该项目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在清末明处时期,有很多在国外受到过高等教育的学者们译介了很多国外的教育著作,如霍恩的《教育哲学》、史密斯的《教育社会学导论》,为国内带来了先进的教育学理论,指导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鲜有国内学者将本国的教育类著作进行英译。因此该翻译实践能将中国的教育思想介绍给世界,为国外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更完善的资料以作研究。再次,该翻译实践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由于该教育著作体现了作者先进的教育思想,并包含了很多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因此将该教育文本进行英译能够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介绍到国外,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同时教育文献的英译对中国教育的历史文化在国外的译介和交流也是很有意义的,不仅能够促进中国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更能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在海外的文化影响力。1.3 该翻译的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教育翻译兴起于明清之际,清末出现高潮,至民国,教育翻译出现新的发展变化:教育翻译对象国呈现阶段性特征,教育翻译内容趋向理论化,译介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教育翻译队伍不断壮大。在此过程中,教育翻译理论也得到了新发展。(顾建新,2005:50-53)但该时期的教育翻译大多都是英译中,因为此时的知识分子需要译介国外的教育著作,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来发展中国的教育。而对于国内的有关教育学的著作,却鲜有人翻译,至今都很少有关于国内教育著作的英译作品。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上大量的搜索才找到寥寥数篇有关教育文本翻译的文献,这些文献大都谈论民国时期教育翻译的特点、教育翻译的发展脉络等,而且这些教育翻译大都是从译介国外的教育著作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的,很少有专门论述民国时期教育著作的英译问题。其实我国的教育学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教育学家们已经构建了很多基于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但是目前对这些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教育理论却鲜有人翻译,这在世界教育理论这一块形成了空缺。由于教育文本属于社科文本,于是本人又搜索了大量的社会科学翻译的文献,其中很多文献都论及到了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还有术语名称、人名、地名以及中国特有事物的翻译方法,同时也将忠实表达原文作为首要的翻译标准。本人将依据已查找到的教育类文献,同时借鉴社会科学翻译文献中总结的翻译理论与翻译方法,结合自己本次教育类文本的翻译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英译我国教育著作的翻译理论,并提出在该理论指导下的一些翻译技巧与方法。第二章 《中国现代教育史》翻译任务描述2.1 关于作者 周予同先生,初名周毓懋,学名周蘧、周豫桐,字予同,浙江瑞安人,是中国经学史著名专家。由于在国文老师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对古文颇有兴趣。1916年周予同先生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国文部。1920年从北京高师毕业,1921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国文部编辑,后任《教育杂志》主编。1932年离开上海,回乡探亲,一度在浙江十中任教。1933年后,周予同先生先后执教于安徽大学、暨南大学,1945年开始在复旦大学当教授,一直到逝世。在20世纪中国文化学术史上,周予同先生主要以他在经学史领域的研究而闻名。他的主要作品有:《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中国历史文选》、《经学历史》、《群经概论》、《中国现代教育史》、《周予同经学史论》。2.2 原文介绍《中国现代教育史》最早在1934年于良友图书公司出版,后该书被收录在《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名篇丛编》中,该《丛编》由福建教育出版社于2007年12月出版发行。该书共有333,000字,全书内容分正篇与辅篇两部分,正篇分为导论、教育宗旨、教育行政、学校系统、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共九章。辅篇是附于正篇之后的《中国现代教育史年表》。该书虽然于民国时期出版,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英译本。该翻译项目的源文本节选了其中的导论与教育宗旨两部分。第一章导论包括四部分内容:“本书的旨趣和与领域”、“中国旧教育的回顾”、“中国新教育的孕育”以及“中国现代教育的鸟瞰”。第一章主要论述教育史研究的意义、中国自上古以来教育发展的分期和各期的基本特征、孕育中国现代新教育的社会文化因素及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第二章教育宗旨包括五部分内容:“清末教育宗旨的萌芽”、“清末教育宗旨的确定”、“民初教育宗旨的更易”、“欧战后教育宗旨的再易”以及“党治后教育宗旨的三易”。第二章介绍、分析了清末以来我国教育宗旨的嬗变过程及相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本人选这两章进行翻译旨在让更多的国外读者以及研究者对中国的教育历史和文化有一个客观的了解。2.3 文本分析 该书是20世纪30年代我国民国时期的教育类读物,属于社科类文本。由于该书出版于民国时期,其最大的特点体现在语言文字上。在民国初期,陈独秀、胡适等人极力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到了“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正式成为被广泛采用的书面语言。但是通过分析其语言文字发现,这种精简干练的白话文中仍然夹杂有文言文的句式,如“元代(公元1277年到1367年)承辽、金以后,以外族入主中国,其教育制度的要点,在以普通的儒学牢笼汉族,而以蒙古学、回回学自保其固有的文化……”。可以说该书中的文字拥有白话文的形式,但蕴含着比白话文更多的内容。也可以说该时期的语言是介乎于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处在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时期。因此在翻译前,要正确理解好每个词语的意思。此外,由于该书是教育史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如“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庚子拳乱”等,这些知识与中国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因此在译前笔者需要对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进行准确把握,以便保证译文信息的准确性。在句式方面,由于中文重意合的这一特点,源文本中的很多句子都是由几个短句构成,由几个逗号连接起来,其间不乏有很多无主句,这一点特别体现在第二章中,因为原文作者在第二章教育宗旨里引用了很多古圣先贤的词话,这些语句多偏向于文言文。例如该句: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公元1898年), 湖广总督张之洞刊行《劝学篇》,表示他对于新教育的意见。他亦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对于“中学”、“西学”下如下的界说:“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英语汉语两种语言的语言结构和行文习惯完全不同。只有遵循这些不同,在英汉互译时才能做到译文地道,合乎表达习惯。(郭著章,李庆生,1996:61 ) 基于这一点,本人将采用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指导进行英译。在篇章方面,也要理解好各个句子之间的意思,不要孤立地看每一个句子,要结合上下文,理清各段落之间的层次,以译入语读者为导向,选择最贴切、最自然的方式进行英译。 只有对文本透彻分析了之后才会对原文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知道哪里是翻译难点,对这些难点处要特别留心翻译,用翻译理论和方法指导自己正确翻译、灵活翻译,从而确保译文质量。《中国现代教育史》翻译过程描述3.1 译前准备 为了能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本人对作者的介绍、作者的为人为学思想、以及原文的写作背景进行了一番了解。通过查找相关文献,本人对这个时代的教育背景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对该时期的教育类翻译研究有了初步的把握。之后再通过阅读全文,了解了原文的内容与语言风格。通过对文本的仔细研读,笔者发现文中有很多现今使用得很少的文化词语,比如“吏师制”、“汉代经生”等,这些词语都是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历史含义。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很难准确把握这些文化词的。所以在翻译前,本人针对这些文化词进行了相关的搜索,弄清楚了他们的准确含义。再次,通过阅读整篇文章后发现,该著作的最大特点体现在其语言文字上。文中有很多类似文言文结构的句子,这种类似文言文结构的句子既非真的文言文,但是它又不像白话文一样明白易懂,所以翻译这些句子时,句子意思的理解是首要的关键。比如“同时,世界也是整个的,中国不过是世界的部分,离开世界的观点,是无法了解中国,讲述中国的。不过呢,研究的观点当然求其完整,而研究的领域中妨求其专狭。”人们通常会对将最后一句“而研究的领域中妨求其专狭”中的“妨”理解为“妨碍”、“避免”的意思,将“专狭”错误地理解为一个贬义词,于是整句话理解为“在研究的领域上要避免专狭”。但是结合上下文发现,其实该句的正确理解是“在研究的领域上不妨专攻某一个方向”。如果对一个句子理解不清,就会造成错译。所以在碰到这些理解上有难点的句子,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弄清楚逻辑关系,将一些难懂的句子转换为现代的白话文再着手翻译。在译前的准备工作上,笔者利用了很多翻译工具,这些工具对于翻译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很大帮助。这些辅助的翻译工具包括:翻译词典,如有道翻译、灵格斯翻译家等;网络资源,有谷歌在线翻译、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工具书,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等。3.2 译中处理 在透彻理解了原文的情况下,本人着手开始翻译。为了保证翻译的连续性,本人每天翻译500字。在翻译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翻译难点,并且实在不知该如何翻译,本人则会将其进行标注,等这一大段落全部翻译完之后,再看所标注的地方,通过查找词典,网络搜索,看看有没有相关内容的解释。同时还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对翻译的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比如文中有个词“对外战争”,本人通过查找相关的例句,发现例句中都是翻译成“foreign wars”,但是通过和导师一起讨论,认为“foreign wars”会让读者在理解上有歧义,这个到底是“对外战争”还是“国外的战争”呢,所以最终我们决定不译成“foreign wars”,而译为“wars against the external”。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uncategorized/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