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对中美两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发展历史及其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到中国侧重于教师的个人修养而美国更注重教师在职业上的能力。发现中国在规范中没有对教师的职业行为作出细致具体的规范,并且教师缺乏在教学活动中的协作精神甚至教师与各类人群沟通的能力也较差。
关键词:中美;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教育是一个国家立足的根本。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而伴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相对滞后性。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直接关系到自身制定的科学性与使用的适宜性,间接影响着教师对规范的认同与内化以及师德教育内容。在师德研究中,教师职业道德在概念使用等方面正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方面追求规则的外在约束性;另一方面又认同“道德是内在要求”,基于教师“道德完人”的形象,由此产生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错误的理解。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广大人民教师在积极从事社会主义教育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一方面继承了中外优秀教育家的师德传统,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利益的要求。而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对于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理论意义体现在:
⑴推进中美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比较方面的研究。
⑵提高我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协作精神。在德育课程中,以身做榜样,教会学生最基本的道德。
⑶为教师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其实践意义使得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确立能使教师职业自身走向正规,进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该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⑴推动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改革。通过中美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比较,从其中得出宝贵的经验,为我国教师教学实践指明方向。同时,我们的教师教育在目标上会由过去的重“量”转向求“质”。[ 闫兵.中美中小学教师职业标准比较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绪论.]
⑵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对中美两国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比较,找到我国在教师教育领域内存在的不足,并借鉴美国相对完善的经验,不仅将丰富我国的教师教育理论,而且能改善师生关系和社会方面的舆论,把教师教育的目标放在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上。
1.3教师职业道德的涵义
要想弄清楚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首先要了解教师道德与职业道德的概念。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2001.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119/18/10857169_248824307.shtml]也就是说它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的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任何历史时代,职业道德都是当时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在各种职业活动中的特殊表达和具体贯彻,是各种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而教师道德就是根据教育活动的开展才形成和发展的职业道德之一。它指人们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王斌.试论教师职业道德[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3):92.]中外教育史上,有着许多优良的教师道德传统。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对君子强调三方面的休养要求,“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宪问》。]。三方面的修养都必要,其中最为注重的是君子道德方面的修养。教师就应当有继承君子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道德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同时教师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尊重家长;平等待人。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教师通过教育与培训,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获得的对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的理解,从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与概括的个人修养与结果。[ 李 冰,黄天娥.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和策略[N].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5):92-95.]是调节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极其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特殊道德。而职业道德本身就体现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在行为调节上的各种不同个性。
在日常生活中,部分人把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道德相混同。事实上他们之间存在一定范围上的差别,教师职业道德相对更为关注教师在公德方面的表现,而教师道德相对更为关注教师在私德方面的表现。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专业的职业生活特征,它拥有进入、参与、评价教育教学活动的优先权和合法权,而教师道德是一个日常生活概念,只涉及个人道德。我们应该综合考虑教师职业道德于教师道德的道德本质与职业特性,理清不同层面的事的问题,认清教师职业道德于教师道德之间不能画等号。在职业生活中,教师道德会对学生产生道德影响,正是从这一意义出发,人们要求教师的公德与私德不能危机自己的职业任务的完成。[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8-129.]从这个意义来讲,教师职业道德也不能与教师道德完全划清界限,同时,教师职业道德为了避免道德立法之于教师的外在化,也需要借助教师道德偏重反省内身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向教师道德的转化。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教师道德都应当纳入到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中来,教师道德只有在涉及到学生的道德成长或与职业品质时,才与教师道德有大的关联。
2.中美两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历史变迁
2.1中国有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发展历史
2.11新中国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984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职业道德要求》,内容主要包括: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处理好与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关系;注重个人修养。
1991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为热爱学生,保护期身心健康;热爱学校,团结协作;注重个人修养,为人师表。
1997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008年9月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的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013年发布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第四条中的内容就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第六条第九条也体现了教师与学校等教育部门的关系。
2.12分析近几年的规范的异同
198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中主要调节教师的四大关系:教师与国家、社会伦理道德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伦理道德关系,教师与学校集体的伦理道德关系,教师与家长的伦理道德关系。表明了时代对教师道德品质的要求也表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缺乏操作性。到了1991年,《规范》更加具有专业性意识,它明确了教师应该处理的三大关系:教师与国家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伦理道德关系以及教师与学校集体的伦理道德关系。但是他们都没有提及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也没有强调教师与同事的关系,使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有待改善。而6年后,新颁布的《规范》不但弥补了规范的可操作性而且更加注重与时俱进,有较强的时代感。他强调教师的四大关系为:教师与国家的伦理道德关系,教师与教育系统内群体的伦理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伦理关系,教师与教育系统外群体的伦理关系。虽然并未实际表示出来教育系统内外群体指的是哪些人,但比前两次的《规范》更加完整化了。到了2008年《规范》仍然主要强调1997年的教师的四大关系,就是更加重视教师现实中的道德问题以及教师的自觉性,并肯定教师个体有提高道德修养的能力与要求的取向。到了2013年下半年又有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细化,可见教育局不仅仅加重了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关心同时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更加关注。
随着年代的增长,针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致,而在我看来这所谓的规范至今都未曾有完整的结构,需要教育部门继续改革。从职业内部要求出发,我认为教师应主要处理八大关系,分别为教师与国家的关系,教师与社会的关系,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学校领导者的关系,教育与同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及学生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的自我关系等。教师可以通过他人的提醒、监督来约束自己,但自我意识也很重要。正如有学者指出在教育实践中,作为道德主体的教师要唤醒自我意识,改善自我形象,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在反思自我行为合理性的同时也要反思现有道德规范的正当性。这样,师德建设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岳伟.关于师德建设的反思与重构[J].江西教育科研,2006,(12):25-27.]
2.2美国有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发展历史
在美国宪法中没有提及教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州政府认识到法律中应该包括有关教育的条款。虽然把他加进了法律中但是由于地区偏远、经济落后、资金等问题,州政府州议会就承担了学校的部分责任。
2.21美国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825年,美国俄亥俄州在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方面不是很注重,其内容空乏、抽象,且是不自觉专门的领域,也没有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1896年美国乔治亚州教师协会颁布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
1929年制订了《教学专业伦理规范》经过四次修改后,1968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正式制定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职业道德一般称为职业伦理(professional ethics)。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主要调节教师的工作所涉及的各种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同事的关系等。
1986年,全美教育协会对《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又作出了全面修订,并沿用至今。 美国教育界颁布的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并不多,但其中制订了详细的师德准则,为我国提供了范例。不仅成为美国教育界最有影响的执教行为规范,而且也成为其他国家制定师德准则的范例。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固有责任的重要性。
4.结论与启示
从中美两国在针对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和时间上看,美国确实比中国更早的开始关注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从内容上看也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条例也很详细。他们对教师德育方面的要求比较灵活,比较注重教师德育实践意识的培养,实行道德教育与教育教学、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是一种比较有效、比较宽容的德育实践方式。还有美国教育协会注重教师在实践中道德信念的养成、道德感情的培养、职业行为的正规。而美国德育工作者也认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会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教师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
美国中小学的老师虽然在选拔上有严格的要求,但一旦老师的到工作之后就几乎没有竞争的压力,加之美国老师待遇丰厚,并且是铁饭碗,没有事业的风险,所以造成美国中小学教师缺乏活力,最终结果是美国教育质量下滑。美国的中小学教师制度值得中国引以为戒。但是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美国比我们更早的重视了它在教育中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择优留给己用。我们可以加大选拔教师的要求,在教师入职后的不定期阶段进行师德评估,分别从学生、同事、学生家长、学校以及教师自评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审查,但是要排除主观个人情感,例如某某教师在各个方面做的都尽职尽责,但是私下里两家有过冲突,就给此老师差评等,这类事件还需要教育部门给予调查,公平对待。
在当代,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仍然延续着历来的传统,强调教师对学生和社会的责任,突出教师的社会道德形象,要求教师成为社会楷模发挥模范作用这就使中国教师职业道德私德化,然而,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错误定位。希望今后,在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制度的建设和修订时,把建设重点放在规范教师对学生和对教育教学职业的义务和责任的方面,使教师职业道德的制定符合教学的需要,教师伦理建设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在以后的教师德育工作开展时,积极地借鉴美国进行德育实践的做法,关注校内外各种与德育实践相关的活动,把教师的社会交往、文化娱乐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美国比较强调教师对学生公正对待意识的培养,注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协作精神的养成,把教师的合作精神视为教师职业道德重要考察指标。要求教师有比较强的与学校领导者、学生父母、同事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他人之间进行合作。我们应该积极借鉴美国,培养教师的公正意识,培养教师的协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uncategorized/1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