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初级阶段,高中学生求知欲较强,并且善于思考,充沛的精力使高中学生具有热情奔放的个性。只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发挥《思想政治》应有的作用,才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导向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心理学;应用
一、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及学生的思想认识方面
受教育目标的影响,高中老师在进行思政政治教学时同其他学科一样,都采用的是统一模式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塑造,忽视了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性,对学生思想方面考察的唯一方式只有考试。导致了学生个性精神受到压抑、创造性以及独立性思维能力匮乏。而且,目前的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的渗透,而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没有达到能够对社会发展有客观认识的水平,这就相当于在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知识接受能力。过大、过高的教学目标,使老师和学生从心理上都容易排斥政治课,又加上其他课程在老师和学生心中较为重要,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思想教育的内容,难以将其内化为衡量自身道德修养和行为动机的标准,使思想政治课程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2)教学方法方面
目前,高中政治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只是老师单方面的进行内容的灌输,政治课堂大多是照本宣科,只注重理论的认知,缺乏对学生思想的培养,导致了高中政治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认识上缺乏思维深度、广度和效度。另外,课堂上的“时尚化”教学、“表演化”的讲授、“媒体化”的教学手段,都不是建立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难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人生的发展所需要的强大的心理以及智力因素的培养不足,使学生缺乏思想政治的科学素养和思维模式。总之,课堂有效性的缺失,使思想政治课失去了教师以及学生的心理依托,使课堂变的灰暗无光、缺乏生机。
如何让教师具备科学的心理教学理念以及掌握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益最大化,是当前政治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二、心理学在中学政治教学工作中的必要性
(1)进行政治教学情感投资的必要
情感是一个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是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对客观事物表示爱憎好恶的内心体验。人的情感是高级的心理因素,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它具有社会的属性,也是探索人们心扉的钥匙和心灵沟通的桥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前提,强烈的情感可以成就坚强的意志。
目前,高中学生的情感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具有复杂、微妙、动荡的特性,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高中生的思想总是呈现出越来越多而杂的问题。与家长、老师、同学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时而为了一点小心愿得到实现而欢欣鼓舞,而又为了小需要难以满足而悲观失望,高中生的情感有的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但也有的内向封闭。自我意识、自尊心、自信心的逐渐发展,不愿将真实的情感和想法向她人倾诉,也存在难以相信他人的心态。
如果学生很难将心里话讲于老师,对老师关上心门,对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带来阻碍,使思想政治教学成为目前这种说教课堂。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遵循情感规律,满足一个学生所需要的正常的情感需求,因此,思想政治教学需要政治教师以炽热的情感去激发、培养、关心、感化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克服其消极的方面。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叩开学生的心扉,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学生充满爱心,以爱引导学生向一个正确的信念和理想前进。在情感的基础上,指引学生向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民族自豪感的方向前进。只有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才能培养意志,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可以减少调皮学生的恶作剧行为,因为老师照顾到了他们的情感,他们也会给足老师面子,做一个好学生。
(2)激发兴趣、满足学生需要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以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能够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兴趣根据其目的性可以分为两种,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具有暂时性的特点,而间接兴趣是指对事物本身没有兴趣,而是对事物所产生的结果有需要而产生的兴趣。间接兴趣在一定程度下可以转换为直接兴趣。
兴趣可以用来表达需要,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有强烈的想要接近该事物的的倾向,并且有积极的参与与该事物相关的活动。如有的学生对时事新闻特别感兴趣,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就可以组织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探讨。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就会有强烈的情绪,从而这种上课方式就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物质需要,有包括精神需要。能够认真的对待学生需要的多样性,并能承认其合理性,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才能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3)政治教师新角色的需要
政治老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普及心理学知识,学习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缺乏心理学专业老师的难题,还能够给政治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因此,可以说不懂心理学知识的政治老师将难以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鉴于目前我国高中政治课程安排较少,每周至多有两节课,政治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需要政治老师制定一个合理的、系统的心理干预方法,敏感的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在课堂上采用心理学手段防患学生心理问题的恶化。有意识的采用心理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心理素质,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总之,教育心理学有一个理念就是发展,一是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三是,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力,要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政治老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政治教育思想,坚持学生是自身发展、认识和成长的主体,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布鲁纳语所说的“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的途径
(1)加强中学心理学教学的宣传
在政治教学中加入心理学的思想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政治教学理念,在许多高级中学中并没有开展开来,不能够体会政治教学中加入心理学的有效性,很多政治老师依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加强中学心理学教学的宣传工作,不仅能够帮助政治教学实效的提升,使政治老师有意识的在政治课堂中加入心理学因素,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心态去学习政治,也能在其他科目上起到促进的作用。主要的宣传方式,除了教育部下达指令,学校强制执行以外,在老师假期进修时渗透这种思想,让老师在传授知识知识之前,作为学生去体会运用心理学知识的效果,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从教师的角度运用心理学教学
如前文所说的,政治教学中运用心理学需要情感的投入,这需要教师以强烈的情感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政治课就是说教课的传统观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付出十分热烈的情感,除了自己对学生会教,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上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何进行预习、上课听讲、复习的有效方法,也要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以及教育、心理规律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要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不同年龄特点进行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法介绍,也要结合个别学生的具体心理特点,因人指导,有的放失。
(3)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采取心理自助
由于学生个体在学习中对某种需求自己认为不能得到满足,于是把这种需求转移到别的事物上,以减轻自身精神上的痛苦。个别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动机不明确,方法不得体,看到这门课就非常害怕和厌倦,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就应采取转换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某一突破口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某一方面兴趣,从而来改变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学生在原有层次的需求不能满足时,就向较高目标奋斗,以达到更高层次的满足。现在的学生也非常追求物质资料的消费,穿讲名牌、用讲高档,并且还互相攀比,个别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差,在一定程度上自尊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作为教师要及时向这些学生进行教育,告诉学生在学校里是学习成绩上的竞争,而不是衣着的攀比,只有学习成绩进步、思想道德高尚、身体健康才是真正的优胜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升华法努力促使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以提高学习成绩和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
[1] 陈佳华.暗示教学方法的几点尝试[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1,(9).
[2] 郭亨杰.心理学——学习与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 邓婷婷.心理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 -知识经济2009(13).
[4] 王开忠.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J]. 1991(08)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zzjx/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