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讲究“豹头凤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其实语文课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课前的导语使用在一节课中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妙用导语,开场白有吸引力,学生的整个课堂就会精神亢奋,跟随教师的指挥棒而翩翩起舞,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有情趣感染力的导语,如磁铁,吸引着学生的有意注意;像桥梁,连接着师生的情感通道.特别在语文教学中,好的导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较快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去,让课堂蓬荜生辉“靓”起来。下面,我介绍几种导语应用方法。
一、创设激情法
新课的导入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状态等。因此,老师在设计导入语时,一定要精心设计,让学生一开始就对你的表现非常感兴趣,对你的课堂教学产生好奇心,与你情感拉近的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也随之集中。例如在讲授《咏雪》一课时,我精心设计这样的导入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是仁慈的上帝赐给我们的佳品。我们要用最美的语言形容它、歌颂它、赞美它。那么,年龄与我们相仿,身处远古时代的才子才女们,又是如何讴歌这些自然景观的呢?这节课,我们共同穿越时空的隧道,走向远古时代,欣赏刘义庆的《咏雪》。学生当时听得非常认真,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到我的话题上,迫不及待的想了解古代才子才女们的表现,与之一比高低。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巧设悬念法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吸引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刨根究底,直到弄清为止。如作文课《文章如何立意与选材》一课就可以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引导。“同学们从步入学门到即将叩开中考之门,在这学海遨游当中,有一位最忠实朋友一路与我们同行,相伴相随。这位朋友是谁呢?它就是语文,什么是语文呢?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字词句章。用美的心灵去感悟文章,去书写文章。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文章在众多的作品中独树一帜,让阅卷者的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拍手位置叫绝呢?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语文天地,我手写我心,探究文章如何立意与选材。这样的导语,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思考中进入本课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同时也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朗读移情法
老师上课时并不直接切入课文正题,而是声情并茂地朗读一篇或一段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精彩诗篇,把学生带到规定的环境和内容中去,唤起他们浓厚的欣赏情趣。在教《桥之美》一课时,我尝试着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共同背诵马致远的《秋思》,其中“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展示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两首诗歌是古典诗和现代诗的代表。桥本身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随着屏幕上诗歌一点点打出,创设一种情景,便于更好的引出主题
四、歌曲唤情法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语文教学这门艺术同样也离不开感情。我就利用引语的情感因素来奠定课堂情感基调,去叩击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进入课文情景,使情与景偕,情与理融。如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可先让学生听崔健的《父亲》,在听歌时让学生体会感受,悠扬的旋律会让学生想起生活中的情节,感人的歌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澜。听完歌曲学生自然就会有感而发。再讲《散步》一文,上课伊始播放毛阿敏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要求学生用心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当播放到“你的腰身不再挺拔”有的学生眼里便浸满了泪花。学生沉浸在歌曲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即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达到文章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效。
五、故事导入法
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历史故事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而且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向别人指出缺点一定是件让人心中不快的事,向高高在上的帝王直言进谏,就更会招来杀身之祸。比干向商纣王直言遭受剖心酷刑;屈原怀着一片赤诚爱国之心仗义执言却被流放;唐太宗李世民也险些杀了屡犯龙颜的大臣魏征。似乎忠言一定逆耳,而向君王进谏一定落得悲惨下场。其实,只要方法得当,忠言也会变得顺耳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去寻找这把变逆耳为顺耳的金钥匙。”
导语设计是一种极富魅力的教学艺术,语文教师善于设计导语,就为成功的课堂奠定了基础。教师设计导语要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切不可机械模仿、千篇一律;更要考虑施教对象的身心、知识、阅历等多种因素,在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上多费些心思,精雕细琢,使其成为“凤头”。 使课文的导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zuowen/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