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与日本是东亚相邻的两个大国,也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历史渊源悠久,中日经济贸易关系也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两国间的经济交往对二者来说都十分重要。作为经济交往的重要的一部分——贸易,在两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两国间贸易增长迅速。中日两国贸易关系紧密,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经济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广泛的互补性,从两国经贸合作大局出发,应当建立良好的双边贸易合作协调机制。积极交换市场需求、产品质量、产量、价格等信息,及时掌握生产、贸易及需求状况,共同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尽量减少国际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本文就中日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做了相关探索。
关键词
中日贸易;发展历程;现状;症结;发展趋势
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历程
中日两国贸易关系从二战以后发展至今,经历了若干个发展阶段,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两国贸易关系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着两国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一)艰难起步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两国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战后,两国都致力于恢复本国经济。中国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更多地采取了“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而日本则倾向于依靠美国的力量从战争废墟中站起来。在两国邦交恢复正常化以来,两国基本上没有经济联系。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日本对华采取的贸易政策主要是以本国国家利益为前提,推动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
(二)磨合发展阶段
进入 80 年代以后,日本推行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外交战略,对话贸易政策的政治气味变浓,开始出现经济政治化的倾向。这一时期中日贸易关系总体上来讲是双方互相调整、互相适应的阶段,发展速度也比较快。这一阶段,一方面,受到两国政府的推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两国贸易的基础迅速扩大,这一阶段中日贸易呈现出在磨合中发展的特征,发展速度总体上来讲非常快。
中日贸易关系的现状
在整个中日贸易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对于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现状看,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在贸易方面,日本已连续11年保持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日本来说,中国也是位居前列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回顾战后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得到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最终经过了长期积累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70年代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在第一个关键时期,经济关系,尤其是其中的贸易往来都起到巨大作用,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即使在中日两国之间出现政治方面的交涉,甚至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时,经济合作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成为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是两国经济关系的加深未必就提高了两国政府和国民之间的相互信赖度,事实证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只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其间还存有政治关系的”反弹力”。
中日贸易关系的症结
两强并起。在亚洲,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都在上升过程中,是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日本迟早要成为政治大国,这与中国成为经济大国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日两国在告别了”一强一弱”的时代后必须适应相互容忍和接受对方。要是彼此把对方看做是威胁自己的对手,试图联合其它力量牵制对方,那就势必会导致危险的对抗,从而危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如果认为对方是与自己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相互与促进的伙伴,就有可能构筑起新型的双边关系的格局,进而为亚太地区乃至于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中日经济关系正处于重大转折,即日本经济从占绝对优势正转变到相对优势。这一过渡将维持一个时期,两国间矛盾也就会不断地冒出来。日本的宽容度会相对地缩小,中国的应对能力还有限,这样,容易使矛盾不必要地激化。
2、中日两国间政治磨擦因素和大众传媒的片面报道,不仅阻碍着两国增进相互理解,而且不断制造出新的相互误解乃至相互敌对的情绪。体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西方文化影响的不对称性也将对中日共同文化基础产生抵消作用。近年来中日两国国民之间出现了所谓”感情摩擦”,以致围绕对华政策的日本国内政治形势十分微妙,甚至连经济界也不便将希望发展日中经济关系的”心里话”痛快地说出来。这种为政治的、情绪的因素而牺牲两国利益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合作利益的倾向是十分可悲的。
3、日本的认识问题。日本目前的心理是复杂的,昔日煌达的经济如今深陷低迷;以前手下的”小伙记”已独自营业,且生意日渐兴隆;雁身、雁尾要求与雁头并驾齐驱。这些事实的出现难免使日本有失落感,踌躇不前并不是可取的态度,日本应该坦然承认和接受地区国家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竞争与合作的事实。
中日贸易关系发展趋势
对中日贸易关系趋势作分析,必须考虑决定两国贸易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讲,双边贸易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双边贸易政策的变化,而贸易政策又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与经济增长时期,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贸易政策在可预见之未来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而日本贸易政策受其国内经济状况影响,而容易发生较大变化。在中日贸易关系中,日本对华贸易政策的走势起着主导作用。 虽然中日贸易关系进入了调整期,但并不意味着两国已经彻底走向相互对抗的道路。实际上,两国贸易关系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这个结论是基于三点作出的:一是两国贸易的性质或者是支撑两国贸易关系的经济基础。在这一方面,除了我们利用数据从两国贸易商品、产业结构及要素享赋方面证明了两国的经济互补性之外,其他学者也做了这方面的研究。.
中国成为WTO成员之后,关税与非关税等壁垒的削减给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是两国贸易关系的一个长期趋势。在短期内,两国的贸易摩擦还是可能存在的。就象2001年发生的摩擦一样,由于日本国内各种利益集团对其贸易政策的影响力加大,日本贸易政策可能会在短期内受到影响,同时,为了支持国内的结构改革,日本也有可能采取临时性保障措施支撑国内产业发展。
在中日贸易在中国所占的比重不断降低的同时,中日贸易在日本所占的比重却在不断增加。这说明日本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在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国内对中国的论调由“中国威胁论”转为“中国特需论”。尽管我国在产品结构上和日本还处在不平等的地位,但是在贸易的依赖性上两国已处于平等的地位。
在贸易品的结构上,尽管我国占有比较优势的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但是RCA指数都有所提高。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我国的产业结构将得到快速的提高,我国的贸易产品的构成也将进一步改善。可以预见,在中日贸易中,我国的贸易产品将会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优势,逐渐提高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而日本则在高科技和新产业上继续保持比较优势。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纺织品市场的开放,我国在纺织品和服装上的比较优势将更进一步地显现出来。将有更多的中国纺织品和服装通过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进入日本市场,届时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将难以避免。我们既要关注日本对此的反应,也要积极主动地采取对策来预防摩擦的产生。
中日贸易关系发展展望
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展望21世纪的中日关系,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经济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的21世纪,发展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对全面加深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贸易方面日本期待着进一步降低或取消关税。近年来中国已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另一方面,中国也希望日本减少对进口中国纺织品份额的限制,使两国贸易保持平衡。在投资方面,日本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流通、通讯等服务领域;中国则希望日方多向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投资。目前,双方在这些问题上既有合作也有分歧。但发展中日经贸关系是由两国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分歧将逐步消除,合作会进一步加强。
中日两国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贸易伙伴,贸易和经济合作在两国官民并举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希望日本方面不说不做有损与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言行,按照<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的精神以及 “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相互信赖,长期稳定”的原则来行事,从长远的角度和广度来考虑和发展中日关系在维护亚洲和平,稳定,繁荣的大目标下,求同存异,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商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中日经济与技术合作,促使亚太经济合作,经过双方努力,中日两国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将会继续扩大,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经济发展将作出新的贡献.
总的来说,中日贸易关系在新世纪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中日贸易关系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共同为亚洲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另一方面,中日贸易关系的走向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能源问题,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是解决中日问题的三大关键。中国和日本的明天既掌握在两国政府的手中,也掌握在两国人民的手中,中国和日本应该以史为鉴,共同发展,这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符合两国的利益。
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1997年第8期。
赵伟、贾玉平:中日贸易:1990年代以来发展的特点与基础,浙江学刊,2003年第1期]
赵晋平:《必然的战略选择——中日贸易关系30年回顾与展望》
吴建民:《2012年中日关系会更加友好,这是共识》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zrgx/6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