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产生消极焦躁的情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受到怀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状况使大学生对其价值意义产生了尖锐的质疑。针对这一现状,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解的形成发展和如何进行转变当前已形成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做一个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观 转变 必要性
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它对人的发展的效用和意义。相对于其他应用学科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偏重长期性、理论性、抽象性,难以直观地看到其教育效果,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不受重视。在进入2l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利益主体需求变得多样化,人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公民价值观也随之多元化。在新形势和新理念的冲击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违经背古、不合时宜。特别是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普遍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及实效性的情况下,教育价值观的创新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针对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索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相对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却远远滞后,没有紧跟时代的脚步。究其原因,我们认为问题不仅是出在实践运用上,更是出在理论把握上,即出在思维方式上,进一步说,是出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的考察和理解方式本身。 与此同时,大学生群体出现了新的变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渗透和传播,无疑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但另一方面,各种文化思潮的碰撞冲击了我国传统道德和传统价值取向的主导地位,使灌输式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说服力。在这种影响下,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更加独立化,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生活方式及社会角色的差异性也日益的凸显了出来。同时,大学生信息获取的渠道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互联网,更成为大学生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产生影响,而且瓦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息垄断地位。
过去几十年来,高校的理论研究一直未有较大突破,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毫无新意。直到20世纪9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依然在工具价值观的支配下走经验主义路线。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大打折扣。有两个例子很具有代表性:在某次“知识经济与大学生”的思想调查中,有69.3%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现实脱节”;61.7%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在一份“首都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资料中,只有13.7%的学生表示其信仰状态受到“课堂教学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状况使大学生对其价值意义提出了尖锐的质疑。
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越来越明显的理想化与庸俗化倾向,要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已经是刻不容缓,这不仅是大学生对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的需要,也是整个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的探讨,有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性的反思和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以提高教育实效,有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
二、多元化背景下转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途径
有问题就要解决,尤其是思想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这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和思想流入国内,对涉世未深的当代大学生造成了强烈的思想冲击,对目前国内并不十分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产生消极悲观甚至抵触敌视的情绪,这势必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有必要从多个方面来转变当代大学生略显幼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
学术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来充分实现其教育价值: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仅仅是教育者一方,也包括受教育者。双方具有平等的地位。2、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和受教者要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真正能换位思考。3、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育者单方面的说教。教育者要学会做“听众”,与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4、“三贴近”原则。即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方式方法上,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5、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要放在实践中检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双方均能在实践中发现和体会其教育价值。6、思想政治教育要使教育主体双方(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升,使之达到双赢。
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就可以在实践中逐步总结探索出符合当代大学生对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方法。根据已有资料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我们特别总结出以下几点专门针对转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有实际和实践意义的具体对策: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来引导和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已被当前各个高校广泛运用。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一是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要紧贴时代发展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评价上不断进行创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政治理论真正入脑入心。二是要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和管理。通过编写形势政策课教材、建立一支优秀的形势政策课教师队伍、建立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库、举办形势与政策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认清国际国内形式,正确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把个人的成才发展和国家需要统一起来。三是要充分发挥非政治理论课堂的作用。高校既要注重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更要注重其师德修养和思想素质,使教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上,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2、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非课程教育的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高校不再是从前的“象牙塔”,大学生也不再是“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高校受到了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学生的课堂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因此,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非课程教育途径变得很有必要。一是要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受教育、长知识、长才干。同时,社会实践要把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同服务社会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民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坚强品质,,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树立服务祖国的意识。二是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要积极开拓思维,以开展主题教育为主线,努力打造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拓宽学生视野,增进师生交流互动,将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3、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党政领导的责任,明确高校各个部门的具体任务,使高校各级党政领导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二是要完善队伍保障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选拔人才制度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到思政队伍中来;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高校思政队伍的生机活力;通过畅通的人才上升渠道解决思政队伍的发展问题。三是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投入机制。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就业指导、辅导员队伍培养等方面投入专项经费,保障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4、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较为直观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及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抽象性的缺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备准绳和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既要以实际工作为出发点,紧密结合实际设置评价指标,同时又要兼具导向性,使评价体系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起到引领作用,切实推动工作的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还有遵循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的原则,依靠事实数据,使评价指标数值化、事实化、可测量化,从而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网络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首先,高校需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宣传教育网站、同时规范和引导各种论坛,营造正面的网络舆论氛围。其次,设立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构,组建道德水平高、网络沟通能力和运用能力强的专职网络思政工作者队伍。再次,要加强网络监控,通过网络反映及时发现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问题,维护校园网络安全。
6、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切实关注重视大学生的需求
学生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学校及有关部门必须予以密切的关注,引起高度的重视,进行综合的组织管理。 尤其是作为未来国家建设脊梁的年轻人,在大学阶段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有必要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大学生在教育方面的需求,让其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温暖,使其更能领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实践应用学科,具有积极的实践与现实价值。为当代大学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转变已有的相对不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提供物质与精神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0.
[2]段建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当代发展的思考[J]. 求实,2009,(11).
[3]项久雨.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 教学与研究,2002,(12).
[4]姜雅净.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问题和对策研究[J]. 教育探索,2008,(3).
[5]李辽宁. 试论全球化语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4).
[6]王群. 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实审视[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9).
[7]谭文辉、龙燕平、肖启新. 以人为本 ,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zhengzhi/5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