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交流中更多的依赖网络媒介,于是每年都会出现了大量的极其丰富的网络热词。网络热词风趣、幽默、机警,其背后聚集着社会关注的热点和世态民情,折射着大众社会的诉求和心理,反映着时代的风尚和棱角、充斥着民众的情绪和智慧。本文旨在通过以“土豪”“奇葩”“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13年度的网络热词为例,浅析网络热词“热”的原因、网络热词的构成、网络热词的特性、网络热词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对待网络热词。
关键词:网络热词 语言现象 社会现象 发展趋势
引言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以词汇为建筑材料”。[1]网络热词即网络上热门的词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进步,人们在交流中更多的依赖网络媒介,于是每年都会出现了大量的极其丰富的网络热词。
2013年刚刚结束,年度热词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生活话题。著名语文刊物《咬文嚼字》于2013年12月8号发布了“2013 年十大流行语”,分别是中国梦、光盘、倒逼、逆袭、女汉子、土豪、点赞、微 XX、大 V、奇葩。[2]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 2013”也于 12 月 20 日揭晓,“房”、“正能量”、“争”、“曼德拉”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十大网络用语也一同发布,“土豪”“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均榜上有名。[3]
网络热词在网上的使用频率和搜索频率很高,它的使用甚至延伸到了年轻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以风趣、幽默、机警的姿态让很多人为它疯,其背后聚集着社会关注的热点和世态民情,折射着大众社会的诉求和心理,反映着时代的风尚和棱角、充斥着民众的情绪和智慧。下面,我们以“土豪”“奇葩”“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13年度的网络热词为例,来探究网络热词“热”的原因、网络热词的构成、网络热词的特性、网络热词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对待网络热词。
二、网络热词“热”的原因
(一)社会的发展变革,网络热词反映热会生活。
网络热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反映着现实生活,所以网络热词的“热”必然离不开现实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社会主人翁意识增强,更加关注与自身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如今,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可以通过时时更新的信息来参与,监督国家社会生活。
例如网络热词“中国梦”的大热。2012年底,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自此,“中国梦”一词大热。中国梦的流行正是得到全社会的共鸣。如今,就业难、房价贵、道德无底线等让公众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剧增,人们陷入集体焦虑中,更关注现实。因此,在大部分人的字典里,“梦”只是个一以自己很遥远的字眼。“中国梦”的提出让不少人从白日梦中走了出来。从解决温饱到关注每个人的梦,这是种巨大的进步。上班族的梦可能是一个不用加班的夜晚、农民工的梦可能就是一张春节返乡的火车票、毕业生的梦可能就是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如今的人们有一种信仰,梦无所谓大小,现实就好。
(二)媒体、娱乐、话语权多重力量的推动。
网络热词之所以“热”,还离不开媒体、娱乐、话语权多重力量的推动。
1.媒体、娱乐的推动
“在网络热词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中,传统媒体(电视、期刊、广播)的推波助澜起到重要作用。”[4]传统社会虽然也有新词,但是传播途径单一,如今随着网络工具(笔记本、ipad、智能手机)的平民化和媒体平台(博客、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的社会化一旦有人们觉得新奇风趣并且能够引起感情共鸣的词语的出现,便会在网络上以及现实交际中大热起来。
例如2013.7.19,拥有2300多万粉丝的蔡康永在其新浪官方微博上“发明”了“人艰不拆”(表示“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出自林宥嘉歌曲《说谎》)这个词。随后,这条微博被网友转发超过 4 万次,“人艰不拆”一炮打响。
2、话语权的推动
如今我们可以在电视、期刊、广播等传统媒体上频繁地瞧见 “点赞”“奇葩”等网络热词的身影,这些词在以前的传统主流媒体期刊杂志上都是很难见到的,传统媒体往往给民众严肃的、保守的印象。这种转变的背后,“话语权”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网络的草根语言与主流官方语系的鸿沟将越拉越大。如果连使用的词汇都不一样了,那也就意味着传统媒体将失去未来在社会中的话语权,也将无法引导舆论、公众。这种隐藏的忧虑正在促使传统媒体有意无意地助推网络热词从小众走向大众。”[4]
(三)新生代表达情感的需求。
网络热词之所以“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生代表达情感需求。互联网的主要用户就是新生代,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于是带有新生时代烙印的心理特征的词在各类群体中陆续呈现,这类情感在现有语言中根本找不到适合的表达词汇,于是一些特定的网络热词,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推动下进入现实的社交世界,并被快速炒热。[4]
例如“逆袭”这个词,它出自日语,表示反击,在网络游戏中火了起来。2013年,这个词与“屌丝”连用,与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充满正能量的精神联系起来,进而被许多年轻人挂在嘴边。 如今“逆袭”这个词很火,从一些网络新闻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来,例如“地产板块成功逆袭大涨”“‘神偷奶爸’零差评,‘奶爸文化’成功逆袭”等等。“逆袭”的流行反映的正是草根阶层向上流动的艰辛,以及普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对未来发展的渴望。
三、网络热词的构成
网络热词不只是词,小到一个词或词的构成单位,大到一个完整的句子,都在它的所指范围内。
(一)缩略式
1.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示例:他知道这个消息可以喜大普奔了。
2.说闹觉余:其他人有说有笑有打有闹,感觉自己很多余。示例:我已经是个说闹觉余的人了。
3.冷无缺:冷漠,无理想,信仰缺失。常用来形容没有梦想、没有爱的人。示例:他讲了一个冷无缺的故事。
(二)谐音式
1.图样图森破:英文 too young, too simple 的谐音,意思是太年轻,太天真。示例:这种谣言你都信,真是图样图森破。
2.赶脚:四川方言谐音,“感觉”之意。有些论坛故意把“感觉”说成“赶脚”,起搞笑效果。示例: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赶脚!
3.虾米:取自闽南语“什么”的谐音。示例:你在这做虾米?
(三)模仿体
1.“臣妾做不到”体:被众人用来形容自己无法放弃某件事或物品。2013年4月,网友将蔡少芬在《甄嬛传》中饰演的皇后的一张表情夸张的截图剧照上传至网络,图中皇后正撕心裂肺地呐喊着“臣妾做不到啊”,随后众人纷纷效仿这个句式。示例:叫我睡前不玩手机,臣妾做不到啊!
2.陈欧体:其句式“你有XX,我有XX。你可以XX,但我会XX……但那又怎样,哪怕XX,也要XX。我是XX,我为自己代言!”,源自聚美优品2012年度广告的“陈欧体”受到广泛关注与模仿,出现了各种版本,有的励志温暖,有的风趣幽默。
3.“待我长发及腰”体:出自一对情侣的照片描述:“如果,你陪我从齐肩短发到腰际长发;那么,我陪你从纯真青涩到沉稳笃定。”照片中的女生从齐肩短发到及腰黑直长发,他们的爱情一直在延续。诗词本来讲的就是缠绵的爱情,网友们顺势发出造句征集令,“待我长发及腰”体就这么火了起来。示例: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四)引用改造式
1.不明觉厉:1996 年周星驰自导自演电影《食神》中的台词,“虽然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但听了觉得很厉害”,2013年,这句17年前电影中的话突然走红。示例:看了他的表演,不明觉厉啊!
2. 十动然拒:2012 年 11 月,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男生王文瑾,把 212 天写的 16 万字情书送给心仪女孩,她十分感动,然而拒绝了。“十动然拒”由此火爆。示例:有个朋友七夕跟心仪的女孩在河边告白,女孩随口一说,那先你从这里跳下去。那时候天已微凉,桥上距水面十几米,水深,夜晚,男孩水性一般。咬咬牙,跳了下去。女孩很感动,然后拒绝了他。
3.躺枪:指莫名其妙就被别人攻击,无缘无故也受到炮轰。出自周星驰电影《逃学威龙》里的一句台词“躺着也中枪”。示例:我觉着他非常无辜,完全是躺着也中枪。
四、网络热词的特性
(一)幽默、讽刺性
网络热词为大众所喜爱,通过幽默讽刺,能够直接表达出大众的心理诉求。
如:土豪(如今的土豪极具讽刺和大众娱乐意味)
(二)时代性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新锐的网络热词,它们不仅能够鲜明的反映时代特征,而且生产迅速、便于传播。这些热词也有让人无奈的地方,虽然它们反映现实,便于传播,但随着社会热点和转移,往往是来得快、去也快。
如:中国大妈(是网络上引用美国媒体调侃国内中年女性大量收购黄金引起世界金价变动而来的一个新兴名词。“中国大妈”现象的发生,说明了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在投资上也需要合理的引导,而不是盲目的进行投资。[5]
(三)创造性
网络热词是网民改造创新的结果,其构成少了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造词法的严谨。网民可以自由运用巧妙构思、最大限度的体现人们在语言上的创造力。
如:喜大普奔(由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词减缩拼接而成,是一种创新式的缩略词。)
(四)精简性
网络热词高度浓缩而且精准,具有鲜明的网络属性。在广大网民的热捧之下,能够迅速地被广泛地传播和讨论。
如:啊痛悟蜡(“啊,多么痛的领悟”的意思,出自辛晓琪的歌曲《领悟》,后面的“蜡”是因为网友说这句话时,常在最后加个“蜡烛”图标以示“杯具”。)
(五)任意性
网络是网民畅所欲言的地方,不论是规范还是不规范的网络词还是干净还是不干净的网络词,都能在网上出现,并且被年轻人热捧。
五、网络热词的发展趋势
社会不断变化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变革更新,每一年必然会井喷式的涌现出大量的表示新事物和新概念的网络热词。网络热词属于新词语,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产生。关于新词语的发展趋势,苏新春和黄启庆学者在《新词语成熟与规范词典的选录标准》一文中指出“新词语产生后有三种生存可能,一是问世后不久就无人使用,消退、“夭折”了;二是继续不稳定地、小范围地存在;三是被普遍使用、广泛流传而逐渐稳定,进入民族共同语词汇系统而成为其中一分子。[6]
纵览网络热词,或是从台词、歌词中演化而来(如人艰不拆),或是传统用词的缩写版(如喜大普奔),或热点事件演化而来(如中国大妈),如果这些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那么当他们逐渐稳定,必定会进入民族共同语词汇系统。
六、如何对待网络热词
如今,网络热词不仅在传统媒体中大行其道而且在网络新媒体的话语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它的影响力甚至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或许不经意间,就会从你嘴里脱口而出。那么对网络热词的“热”,我们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我们到底应如何对待这些网络热词呢?笔者认为,网络热词的“热”既有利又有弊。
(一)网络热词的利
1.网络热词能够丰富了词义
人们刚接触到像“不明觉厉”“累觉不爱”等网络热词,都会一头雾水。但是,只要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稍稍一搜索,词的来源、文化、概述、注音书写、用法、网络释义都会清清楚楚的展现出来。有的网络热词的词义在原词有义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网络热词丰富了词义的表现。
像“土豪”这个词,由原来的“打土豪分田地”的贬义,到如今表示草根阶级对那些一掷千金但品位较差的新富阶层的挖苦讽刺,同时也稍稍带自我调侃意味。“土豪”的火热,恰恰与这种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有关,“网民调侃、讽刺的对象不仅是‘土豪’,更是拜金主义、奢靡之风与贫富差距的现状。”[7]
2.彰显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力
《新华网》“土豪”“大妈”有望进牛津词典,盘点红遍全球的中文热词”中写道:“英国广播公司(BBC)专门为‘Tuhao(土豪)’一词做了一档节目,探讨中文词汇的影响力,节目播出后引发不少网友的热议。‘Tuhao’还有可能以单词的形式获得《牛津英语词典》的正式认可。”这不正是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力的体现么,同时这种现象也利于中国的语言文化的输出。
3.丰富了人们的语言生活
网络热词对于普通网民的来说,极其生动有趣,丰富了人们的语言生活。它能通过形象精炼的描述、恰当鲜明地总结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方便网民记忆搜索。同时,透过这些小小的热词,也足以窥见民众的大智慧和大幽默。
(二)网络热词的弊
1.容易偏离规范。
因为网络热词具有创造性,幽默性,精简性,所以其构词和用词有时会脱离传统汉语的构词法及用词法,让人不知所云。比如词语简缩,“沧海桑田”可以缩略成“沧桑”,这类缩略语符合现代汉语短语简缩的经济原则,含义都很明确,大家一看就明白。而网民用“喜”表示“喜闻乐见”,“大”表示“大快人心”、“普”表示“普天同庆”,“奔”表示“奔走相告”,不符合汉语运用习惯,让人莫名其妙,再由它们拼装成“喜大普奔”,更是让人不知所云。
同时也因为这些词还没有稳定,没有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所以这些用词不规则并且不稳定的网络热词,往往会在规范写作中出现。
比如有的老师及其反对学生在作文中用这些网络热词,因为这些网络热词并不稳定,有些孩子在作文中会把它当做成语使用。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zgm/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