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论文】教师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

【摘要】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让人心情愉悦。所以,小学音乐课必须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孩子们一个愉快的成长环境。通过音乐教学能净化孩子们的心灵、陶冶小学生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的责任。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无限乐趣,尽可能地让孩子们享受音乐中的无限美,让他们从音乐中得到启迪。

【关键词】教学形式 课堂氛围 乐感 多媒体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只有通过聆听的方式才能直接体验到它的本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我认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

一、 课堂内教学形式

1. 肢体语言

音乐要素是听觉形象,而肢体语言是动觉形象。教师在音乐表现要素教学中巧妙地调动肢体语言,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音乐表现要素的理解。其中,通过敲击动作体现节奏,通过律动动作体现旋律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做法,让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完成由声音感知到节奏感知的过渡。例如:《两只小象》一课中,可以启发学生小象怎么走?大象怎么走?大象的步子大所以就慢些走,而小象的步子小,所以要快些走。并让学生模仿着走一走,这样利用肢体语言就把本课的节奏轻松的打出来了。

2. 听觉训练

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如: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些钢琴上的单音,通过音色低沉或尖锐的变化,让他们分辨音的高低,在巩固单音的基础上再进行听双音、进而进行听旋律的训练。而对于那些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来说,在巩固前面知识的前提下,可以让他们在不同的调上听一条相同的旋律,并让他们用纸笔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加强他们对音调的认识。

3. 绘画表达法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启发学生创造性的进行艺术表现,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利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的起伏、变化,这些画虽然不能像美术课那样追求画面的高质量,但它却能促使学生更完整、更准确、更深刻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理解音乐。例如,在学习《苗岭的早晨》一课时,可以边聆听边画画,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吸收本课。

二、 愉快的教学氛围是关键

新课程中强调学生对音乐的主动建构,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强调学生在合作讨论中生成新的音乐体验。正因为此,我们才应该更清晰地理解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材,避免”生吞活剥式”的教学。对于音乐学科的教材内容,我们提倡学生的聆听丰富多彩,富有个性,我们希望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莫扎特,这些都是对的。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精细地”研听”教材,要对教材有自己的独特理解,这样可以在课堂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更为恰当的引导,以此帮助学生提升共同体验。音乐中也难以得到答案。因此,自然就归结到一个共同的体验,乐曲本身不可能明确告诉我们音乐具体表现的是什么。 教师只有把自己视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对所学内容好好尝试,认真体验,有了认识后,才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更好地互动,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引领者,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新课程理念中,要真正实现学生的健康和谐的发展,调控好课堂气氛是实现这一理念的基础。要重视课堂生成的东西,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 

三、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乐感能力

一位音乐家说过“音乐是不能用语言解释的,而是需要感觉。”这里的感觉其实就是乐感能力的潜在意识。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根据作品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风格等方面入手,在牢固掌握音乐基本知识的同时,利用以学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如乐句乐段、调式调性、曲式、作品风格等。这种分析音乐作品的本领就是理解能力。在理解的过程中,慢慢地把音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进而可以用你的方式去表现这段音乐。何为音乐的表现能力,如何把一首歌正确而完美地唱出来,需要积极培养学生歌唱的基本功。如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咬字吐字、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到好处的力度、自然而美好的声音、真切的感情等等,从而把歌(曲)所表达的形象充分地再现。

我们在学习《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时,首先让学生完整的聆听一遍全曲,让他们对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第二步可以先让他们粗略的学习这首歌,等他们大致会了以后,教师歌曲的旋律走向,作品的风格,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理解以后再教学生唱这首歌曲时该有的正确的呼吸及力度等,让学生在这些基础上带上自己真实的情感,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把它完整的表现出来。

在学习过程中,要想办法让学生对音乐的自然情感上升为理性的情感,要让学生的心理尽快地被音乐所感染,尽快地进入音乐的情景之中,同时要在感染中悟出其理性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用合适的声音、肢体语言等表现出来,使音乐教学变得有灵气,有动感,有乐感。

四、 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证实: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3%是通过视觉,11%是通过听觉,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占从外界获得的所有信息的94%。这充分说明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有很好的启示。传统的音乐教育停留在让学生听的层面,教师示范唱,学生通过听去模仿,或者去记忆书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难以理解乐理、乐谱。因为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为主,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音乐形象又是不易直接感知的抽象形象,因此给小学音乐教育活动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影响了音乐教育的质量。多媒体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符合了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个性化的音乐环境,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这必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声音、图画、动画、视频等多种功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赋予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景交融,从而增强了学习的感性思维认知,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使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yyjy/7622.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2月3日
下一篇 2014年12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