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鸡腿菇作为一种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的食用菌类,具“美味和保健”两大特点,了解它的栽培,药用价值,经济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从一些著作和文献中和对鸡腿菇的探究我们将对其有一个新的认识。
关键词:鸡腿菇的栽培方法,药用价值,经济价值,食用方法。
绪论:鸡腿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鬼伞科,鬼伞属,又称毛头鬼伞,毛鬼伞,鸡腿菇,刺蘑菇。其子实体群生,菌盖圆柱形,在低温时菇体生长缓慢,菌柄上短下大,形似鸡腿,因此称为鸡腿菇。鸡腿菇是一种适应能力极强的土生菌、草腐菌、粪生菌,能够利用相当广的碳源、硝态氮可以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作原料,成本低。鸡腿菇含有20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鸡腿菇味甘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安神,经常食用有助于消化和增加食欲。鸡腿菇还有降血糖的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疗效。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子实体较大。菌盖(4~6)cm*(6~11)cm,圆筒形后钟形至近平展,初期白色,顶部淡土黄色,光滑,后渐变深色,边缘具条纹。菌肉白色,较薄。菌柄(7~24.5)cm*(1~1.7)cm,白色,光滑,圆柱形,中空,基部渐粗。菌环白色,膜质,后期可上下移动,易脱落。孢子光滑,椭圆形。
子实体单生,群生或丛生,菌褶初期白色,随生长变为灰色至黑色,后期与菌盖边缘一同溶为墨汁状。
(二)生长条件:
1、营养:鸡腿菇属草腐和土生菌,适应性强,农作物秸秆,皮壳等均可作为鸡腿菇的培养料,玉米芯,麦秸,稻草等是栽培鸡腿菇较好的原料。
2、环境条件:
温度:鸡腿菇属于中温性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35度,最适温度为22~28度。菌丝体在低温环境下可存活很长时间。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8~30度,最适温度为15~24度,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子实体发生越多且生长快;温度低,子实体生长慢,但个体大。温度在20度以上时,菌柄易伸长,菌盖变薄,品质降低,极易开伞自溶。
水分及空气相对湿度: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70%为宜。发菌期间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子实体生长时,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低于60%菌盖表面鳞片反卷,湿度达95%以上时,菌盖上易得斑点病。
光线: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菇蕾分化及生长发育阶段需要200~1000lx的光照。光照弱时,菇体色泽白,鳞片少;光照强时,鳞片色泽深。
空气: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都需要新鲜空气,所以人工栽培时,应保持菇房空气新鲜。
pH值:在pH2~10的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6.5~7.5。
二、栽培技术
鸡腿菇栽培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起,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英国食用菌研究人员就开始了鸡腿菇的驯化工作。今年荷兰、法国等相继栽培成功。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大规模的商业栽培。但由于鸡腿菇子实体在发育后期会发生“自溶”现象,引起国内部分的商业栽培。但由于鸡腿菇子实体在发育后期会发生“自溶”现象,引起国内部分食用菌工作者对其商业性栽培和前途产生疑虑,因而对其驯化研究的进程有所影响,实际上鸡腿菇的菇体在冷冻保存或加工制罐后,都能防止子实体自溶。
(一)发酵料栽培
1、原料:鸡腿菇菌丝生命力强,适用原料非常广泛,如麦秸,稻草,玉米芯及猪、牛、鸡粪都可作为栽培鸡腿菇的原料。
2、配方:(1)麦秸70%,麸皮20%,玉米粉5%,氮磷钾复合肥1%~2%,糖1%,石膏1%,石灰1%。
(2)玉米芯73%,麸皮20%,玉米粉3%,氮磷钾复合肥1%~2%,石膏1%,石灰1%。
(3)棉籽壳76%,麸皮20%,氮磷钾复合肥1%~2%,石膏1%,石灰1%。
(4)麦秸35%,玉米芯35%,禽畜粪20%,麸皮5%,氮磷钾复合肥1%~2%,糖1%,石膏1%,石灰1%。
(5)麦秸35%,食用菌菌渣35%,麸皮20%,玉米粉5%,氮磷钾复合肥1%~2%,糖1%,石膏1%,石灰1%。
3、培养料堆制:将上述配方按比例称好后加水拌匀,堆积发酵,料堆高1~1.5m,宽1~1.5m,长度不限,盖上塑料薄膜,1~2天后待塑料内温度达到60度以上时,揭去薄膜通风散热,维持10h左右,然后翻推。先在料面喷水,然后把料上下、内外对调,同时碰洒敌敌畏杀虫。翻推后,继续把料堆成原来形状,盖上薄膜,待堆温升到60度以上时,维持10h,进行第二次翻推,方法同上。采用这样的方法连续翻推2或3次,结束发酵,摊开堆,温度降到30度左右时,拌入麸皮,玉米粉,氮磷钾复合肥及石膏进行畦栽。
4、作畦:大水灌溉,作,宽80cm,深20cm,畦长不限,用石灰和敌敌畏消毒杀虫。
5、播种:层播,三层种二层料,每层料厚5cm左右,盖膜保湿发菌。
6、播后管理:播种后2~3天,菌种块萌发,4~5天开始吃料,待菌丝吃料后,每天需揭膜1或2次,每次1~2h,以后逐渐增加揭膜次数,促使菌丝向下生长。
7、覆土:鸡腿菇最大的特点是不覆土就不长子实体。选用有一定黏性的肥沃菜园土,用0.2%的敌敌畏处理后,盖上薄膜2~3天后使用。当菌丝吃料2|3以上或发满后覆土,覆土厚度为2~3cm。
8、覆土后管理:覆土后喷水保湿,盖上菌膜,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0%,8~9天后,待菌丝爬上土层,揭去薄膜,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7~10天幼菇开始形成,8天后即可采收。总共可采收3或4潮菇,生物学效率达80%~150%。
(二)袋料栽培
1、菌袋制作:制作鸡腿菇的菌袋在8月中旬以后,采取15cm*32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常用的培养料配方为:
(1)棉籽壳90%,麸皮4.5%,玉米粉4.5%,石膏1%。
(2)玉米芯78%,米糠20%,石灰1%,过磷酸钙1%。
(3)稻草(已粉碎)75%,棉籽壳20%,玉米粉3%,石灰1%,过磷酸钙1%。
(4)麦秆60%,棉籽壳15%,牛粪15%,玉米粉8%,石灰1%,过磷酸钙1%。
按常规方法拌料,装袋,灭菌和接种。接种后在清洁的培养室内发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40天左右菌丝长满培养料,移入栽培棚开袋。开袋时一定要注意当时的气温条件能否适宜鸡腿菇子实体的形成。鸡腿菇脱袋覆土后一般在15天左右就能形成子实体。蔬菜大棚栽培鸡腿菇,秋季最早投放时间在9月中旬,最适宜投放时间在10月中旬至11月底。
2、覆土方法:菌袋长满菌丝后,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就可以脱袋投放到菇床上,一边投放一边覆土,覆土材料可直接用菇床旁边的泥土,充分捣碎预湿。最好是预先制作的营养土,方法是取大田土或葱蒜类种植地的土,加入少量粪肥,自然堆积发酵后加入1%石灰水调节含水量在25%,即可使用。
(三)采收与加工
1、采收:鸡腿菇子实体成熟快,必须在菇蕾期,菌环刚松动,钟形菌盖上出现反卷状鳞片时及时采收,当菌环松动或脱落后,子实体在加工过程中,就会氧化褐变,菌褶甚至会自溶流出黑褐色的孢子液,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2、加工:主要加工方法有干制鸡腿菇片,罐头,盐渍品等。
三、鸡腿菇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据分析测定,每100g鸡腿菇干品中,含有蛋白质25.4g,脂肪3.3g,总糖58.8g,纤维7.3g,热量346千卡;还含有钾1661.93mg,钠34.01mg,钙106.7mg,镁191.47mg,磷634.17mg等常量元素和铁1376微克,铜45.37微克,锌92.2微克,锰29.221微克,钼0.67微克,钴0.67微克等微量元素。鸡腿菇含有20种氨基酸,总量17.2%。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全部必备,占总量的34.83%;其他氨基酸12种,占总量的65.17%。
鸡腿菇味甘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宁神,助消化,增食欲,降血压,抗肿瘤等功效。经常食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鲜菇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酶,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其中胰蛋白酶,麦芽糖酶等可以帮助消化,酪氨酸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多糖化合物则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菇体中所含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食用后不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以预防动脉硬化,心脏病及肥胖症等,鸡腿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鸡腿菇中还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食用后能降低血糖浓度,对糖尿病有明显的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李诗鹏,苏蕾。鸡腿菇多糖的提取及其免疫活性抗肿瘤活性的研究[J]。中国商办工业,2000,(1);44-45。
暴增海,鸡腿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M],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11(1),58-62。
张晋刚,常玉玺,张晋丰,鸡腿菇栽培中的问题及对策[J].食用菌,2000,18(1);30。
段诗福,李爱梅,孟国良。鸡腿菇驯化研究[J],食用菌,1994,(3);11。
王贺祥,食用菌栽培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吴淑珍,鸡腿菇的人工栽培[J],中国食用菌,1987,(5);9-11。
陈芝兰,毛头鬼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食用菌,1998,20,(2):18-19。
曲同祥,李庆芳,张文利。鸡腿菇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1999.17(1);23-25。
朱鸿,鸡腿菇驯化栽培及营养分析[J],中国食用菌,2001,3;16-18。
车晓晨,王岩,李虹,鸡腿菇的特征特性[M],食用菌,1996,18(5);14。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ysjk/8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