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是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患有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患者96例,均为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病患,将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4/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39/96),两组疗效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疗效突出,比单一的西医疗法更有优势,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中西医结合,临床价值。
急性胰腺炎是由胰腺消化酶对胰腺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是临床常见的腹部疾病,而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发病率约占总病例的3/4,此类疾病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的特点,治疗上还无公认的特效治疗方案,是临床上一直观察的热点。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9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男性21例,女性27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年龄为(46.5±2.5)岁;入院前发病时间2~70h,平均(16.3±2.4)h;暴饮暴食、饮酒过量20例,胆源性18例,慢性胰腺炎病史5例,其他5例。对照组48例,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年龄(40.00±1.5)岁,入院前发病时间3~75h,平均(13.5±2.3)h;暴饮暴食、饮酒过量19例,胆源性20例,慢性胰腺炎病史5例,其他4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患者出现腹部剧烈疼痛,阵发性加重,可放射至左肩或左腰背部,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胀、腹膜炎体征(全腹压痛、反跳痛、腹壁紧张)等症状,给予检查时其白细胞计数增高,血、尿淀粉酶增高,在B超、CT的检查下提示胰腺有不同程度的肿大。中医辨证属胃肠实热证。全腹痛,胀满拒按,大便秘结,发热口渴,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实或弦数。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主要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胰液分泌、纠正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继发性感染及对症的支持治疗等。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胰液分泌、纠正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继发性感染及对症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中药汤剂大承气汤合清胰汤1号:大黄15g、芒硝9g、枳实12g、厚朴20g、银花15g、连翘10g、蒲公英10g、紫花地丁9g、柴胡15g、黄芩15g、白芍15g、黄连10g、木香9g、元胡15g、半夏15g、生姜9g、甘草9g。上方每日1剂,早晚分服, 5 d为一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B超或CT检查胰腺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好转,血、尿淀粉酶下降并接近正常,B超或CT检查胰腺仍有轻度偏大;有效: 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血、尿淀粉酶有下降趋势,B超或CT检查胰腺有所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减轻或恶化,血尿淀粉酶为下降,B超或CT检查胰腺无变化。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有水肿、出血、坏死三种基本病理改变和分型,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多见。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胰腺组织所分泌的消化酶原在胰腺内被激活从而对胰腺自身组织进行消化的胰腺急性化学性炎症。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变多局限在胰尾,病变的胰腺肿大变硬,间质充血水肿并有中性粒及单核细胞浸润。发病时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本型预后较好,经治疗后病变常于短期内消退而痊愈。
急性胰腺炎属于祖国医学“腹痛”范畴。中医学认为,急性胰腺炎病因为饮食不节、肥甘酒醇、情志不畅等,导致肝胆脾胃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调,湿热阻于中焦而发病。治以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里攻下。方中大黄、芒硝通里攻下,泄热解毒,枳实、厚朴行气降气除满,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柴胡疏肝理气,白芍缓急止痛,黄芩、黄连清热利湿,木香、元胡活血止痛,半夏止呕,加以生姜辅助之,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方能促使腹腔渗出液吸收,减少腹腔积液,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毒素排出,减轻胰腺组织坏死。
本次临床调查显示:中西医结合汲取西医和中医的特点,中药和西药结合,不仅能抗菌消炎,迅速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胰腺炎症吸收,减轻胰腺的损伤,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yixue/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