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歌的呼吸韵律分析研究

摘要
呼吸是指生物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这种过程在生物的生存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人类这种灵长类生物而言,呼吸对生存的意义已是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言语交流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活动,语言作为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人们借助言语的交流和语言保存并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而民歌尤为典型。
呼吸和言语交流亦有着密切的关联。目前,言语生理的研究已成为语音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民歌中的蒙古长、短调为研究对象,采用呼吸带、麦克风和喉头仪等设备进行研究,采集了分别以蒙古男、女为歌者各10首长调民歌,和男女演唱的短调民歌各三首,对民歌的语音信号和胸腹呼吸信号进行了收集研究,通过计算机程序MATLAB编写了”呼吸韵律分析平台”程序,并进行参数设置、标注以及提取,最后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工作。
研究中主要涉及到的参数呼吸参数,呼吸参数包含有:呼吸周期时长,吸气相时长,吸气相幅度,吸气相斜率,呼气相时长,呼气相幅度,呼气相斜率。研究对象为蒙古长、短调男式唱法和蒙古长、短调女式唱法。研究内容主要是对呼吸信号的分析和蒙古长、短调的男女呼吸信号分析。对20首蒙古长调民歌和6首短调民歌的呼吸信号提取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 通过比较,蒙古长、短调男、女歌者在演唱过程中,男、女歌者呼吸规律大致是相同的。
2) 关于持续段,女歌手腹信号的持续段相当稳定,不会随着胸信号的持续段变化而变化,而男歌手的腹信号的持续段会随胸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3) 关于呼吸类型,可以通过实验把所提取的胸呼吸信号分为三种类型,随之也对应的三种腹呼吸信号类型,胸腹进行协调运动,对气息进行调节,从而完成长、短调歌曲的演唱。
4) 关于呼吸峰谷值,男歌手的胸信号峰值是从0.2-1,主要集中在0.4-0.8之间,而女歌手胸信号是从0.1-0.9,其范围跨度是相同的,只是起末点不同,从女胸信号谷值图可以看到,其范围跨度比较大,从零下0.8到零上0.2,其跨度值为1,而男歌手的胸信号谷值跨度范围值才只有0.5,女歌手的呼吸跨度是男歌手的一倍,并且女歌手的胸信号谷值还有在零线以上的,男歌手信号只有零线以下的,也就是说女歌手在上一个呼吸单元吸的气还没有呼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下一个的呼吸单元了,说明女歌手在处理气息上的技巧比男歌手高,同时也说明男歌手的吸气量大于女歌手,不需要不断的换气就可以完成演唱。
5) 关于拖腔,拖腔是蒙古长、短调民歌的特色,主要是通过把蒙古民歌呼吸跟安静呼吸、言语呼吸做比较,以及对拖腔的呼吸类型进行了分类,从呼吸目的,呼吸次数,呼和吸的比值,呼吸路径,呼吸时所使用的肌肉多少等方面进行对比,显示其呼吸方式的不同,并且对拖腔的呼吸类型进行了大致的分类,主要分为直式拖腔、折式拖腔,直式拖腔体现了蒙古长、短调的阳刚之美,折式拖腔体现了蒙古长、短调的阴柔之美,两者混和使用使蒙古长、短调民歌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体现出蒙古民歌呼吸的特性。

关键词:蒙古民歌,长调,短调,呼吸信号,拖腔。

第一章 绪论

1.1蒙古民歌介绍
蒙古人自称”蒙古”, 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的文化资源相当丰富,比如蒙古民歌,其被视为“蒙古文化的瑰宝”,“蒙古文化的活化石”,具有相当大的文化价值[1]。
蒙古民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乌日汀道或称”长调”,其二是”短调”。蒙古民歌在蒙古社会享有独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离不开它,处处可见,如: 婚礼、乔迁新居、婴儿降生、马驹标记以及其他蒙古游牧民族的社交活动和宗教节庆仪式上,都能听到长调的演唱,甚至在他们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上,人们在摔跤、射箭、马术比赛进行狂欢的同时,更能听到长调的演唱。
长调的历史悠久,其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已有记载。直至今日,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格。蒙古国和中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牧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在表演和当代音乐创作中,长调都扮演着主要角色。
长调是抒情歌曲,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通常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以及歌颂父母的爱情、亲密的友情,从而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它的特点是:大量使用装饰音和假声,悠长持续的流动性旋律包含着丰富的节奏变化,极为宽广的音域和即兴创作形式。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是形象的模仿了草原生活的步调。长调的演唱和创作跟其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这种生活方式延续至今。
1.1.1从音乐特点分类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1.长调民歌,长调民歌的产生与蒙古族游牧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其反映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题材,其往往篇幅都比较长,由于蒙古地阔的原因,蒙古民歌的节奏自由,气息宽广,同时具有深沉的情感,并且具有独特而细腻的装饰音——颤音。蒙古长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节奏舒缓自由,字多腔长,同时因地区的差异行程不同的风格。比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典型的有《走马》、《小黄马》等;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长调民歌则具有热情奔放的特点,流行的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长调民歌在演唱过程中,尤其在长音的演唱过程中,一般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以及技术,其长音可以自由延长,通常会使用一些衬词,如”嗒咿”、”咿哟”、”咿哟”等。并且在高音的衬词上,一般采用开口的音或者半开口的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这样听起来旋律和唱腔都显得豪爽和粗犷,更能显示出蒙古草原的辽阔。
2.短调民歌。
短调民歌流行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其也被称为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与长调民歌相比,其风格就明显不同,比如说短调民歌在篇幅上就相对较短小,曲调也相对更紧凑,节奏也整齐、鲜明,而音域也相对窄一些,带有喧叙型性的民歌。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也简单,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典型的有《锡巴喇嘛》、《成吉思汗的两匹青马》、《美酒醇如香蜜》、《拉骆驼的哥哥十二属相》等。
1.1.2从体裁分类
大家都知道,蒙古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以能歌善舞著称。他们以游牧为主,世代生息在北方,他们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他们的民歌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堪称”草原上的艺术之花”。
蒙古族民歌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民族风格,并且其艺术性高度完美。在曲调方面非常的优美,节奏也很舒展,有着宽阔的草原气息。而且在情感的表达上,其朴素豁达,深沉内在,表达出强烈的抒情性;犹如浓浓的马奶酒,散发出草原的芬芳。
从体裁方面可以把蒙古民歌分为如下几种:
一、 狩猎歌曲
由于蒙古民族生活在草原上,狩猎是他们维持生计的方式之一,语言和歌曲都是从劳动中产生的,因而,蒙古族的原始艺术是同这样的劳动生活环境分不开的。由此可见,最古老的民歌是狩猎歌曲。
狩猎歌曲可分为三大类:
1、 狩猎歌舞。 这类歌曲的内容大多是简单直接模仿狩猎的生产劳动。在表演时,猎人们都载歌载舞,模仿被他们捕获的对象——各种兽类的神态和动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歌舞保留着蒙古族原始的艺术特色。并且这类歌曲的最大特点是曲调简短,节奏也鲜明,能够伴舞而起。当然,在演唱形式上,可以对唱也可一起唱。在音乐风格上,这样的音乐同蒙古古代英雄史诗和萨满教歌非常相似。如《狩猎智斗歌》,它保留着古代蒙族原始狩猎所特有的粗犷、质朴的风格。
2、 狩猎叙事歌。 狩猎叙事歌多以叙述各种动物,常常采用拟人的手法来讲故事,比如其内容主要描述某种动物在被人击伤后的痛苦表情,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其经典的就是流行于内蒙西部地区的《三百六十只黄羊》,其主要就是描述一只身受重伤的老黄羊在猎人们的围剿下,顽强的带着自己的小羊奋力突围,而最终死亡的故事。
3、 动物歌。 动物歌跟狩猎叙事歌很不相同,狩猎叙事歌带有浓浓的悲剧色彩,而动物歌主要刻画一些小动物的可爱形象,其特点是:为了刻意的刻画某些小动物的可爱的典型特征,从而在音调和节奏上,使人听起来活泼、轻快、以及趣味横生,要人留下难以忘记的印象。如呼伦贝尔盟民歌《小白兔》就是一首代表作。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本论文主要对蒙古民歌的呼吸进行研究,设计了一套有效可行的研究方法。在我们信息研究院已有呼吸分析平台,能够切实有效地对演唱的呼吸进行分析。对蒙古民歌的呼吸、胸腹呼吸关系以及拖腔从不同的层面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结论有:
1) 通过蒙古长短调男女对比,吸气相幅度不同。男歌手胸信号峰值完全大于女歌手,但吸气时长要短于女歌手,说明吸气相斜率远大于女歌手,男歌手吸气幅度大于女歌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胸腔气体在不能有效满足发声要求时,会引起器官过度紧张;呼气相幅度不同。女歌手呼气相谷值稍低于男歌手,但呼气相时长长于男歌手,说明呼气相斜率低于男歌手,女歌手呼气幅度低于男歌手,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呼气气流外流过程中,形成一种”对抗收缩”感;男歌手的呼吸信号和幅度要明显大于女歌手,而胸信号之间的规律性强于女歌手,并且腹信号之间跳跃性比女歌手明显,这与男歌手的胸腔、腹腔比女歌手的大有关;关于胸腹呼吸信号,男歌手腹信号与胸信号起伏曲线走势一致,体现出非常好的一致性,而女歌手腹信号和胸信号表现出反向趋势
2) 关于持续段,女歌手腹信号的持续段相当稳定,不会随着胸信号的持续段变化而变化,而男歌手的腹信号的持续段会随胸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3) 关于呼吸类型,可以把胸呼吸信号分为三种类型,随之对应的三种腹呼吸信号,胸腹进行协调运动,对气息进行调节,从而完成长调歌曲的演唱。
4) 关于呼吸峰谷值,男歌手的胸信号峰值是从0.2-1,主要集中在0.4-0.8之间,而女歌手胸信号是从0.1-0.9,其范围跨度是相同的,只是起末点不同,从女胸信号谷值图可以看到,其范围跨度比较大,从零下0.8到零上0.2,其跨度值为1,而男歌手的胸信号谷值跨度范围值才只有0.5,女歌手的呼吸跨度是男歌手的一倍,并且女歌手的胸信号谷值还有在零线以上的,男歌手信号只有零线以下的,也就是说女歌手在上一个呼吸单元吸的气还没有呼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下一个的呼吸单元了,说明女歌手在处理气息上的技巧比男歌手高,同时也说明男歌手的吸气量大于女歌手,不需要不断的换气就可以完成演唱。
5) 关于拖腔,拖腔是蒙古长调民歌的特色,主要是通过把蒙古民歌呼吸跟安静呼吸、言语呼吸做比较,以及对拖腔的呼吸类型进行了分类,从呼吸目的,呼吸次数,呼和吸的比值,呼吸路径,呼吸时所使用的肌肉多少等方面进行对比,显示其呼吸方式的不同,并且对拖腔的呼吸类型进行了大致的分类,主要分为直式拖腔、折式拖腔,直式拖腔体现了长调的阳刚之美,折式拖腔体现了长调的阴柔之美,两者混用使蒙古长调民歌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体现出蒙古民歌呼吸的特性。
本文从呼吸角度对蒙古长短调进行研究,利用呼吸信号处理平台,对蒙古长短调的胸信号,腹信号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男女呼吸信号的对比,胸腹呼吸信号对比,以及对蒙古民歌的拖腔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相关结论。本文经过录音、信号处理。数据提取、统计分析等流程,并结合了计算机和统计学等多种方法,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以及研究角度来说,还是比较新颖的,但是对蒙古民歌从呼吸角度来研究的这种研究方法还不是很成熟,正在不断的试验分析阶段,仍然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更深的研究,并不断的进行试验和修正。关于歌唱呼吸的研究,在日后的研究中需要在歌唱和呼吸和声学的关系及联系性上做更多的探讨研究,所以日后的研究应该更加大胆的放开视野,从多角度从更高层次以及更加广泛的层面去研究蒙古民歌的呼吸问题,从而揭示出蒙古民歌演唱呼吸的奥秘,为蒙古民歌的演唱和学习奠定一定的理论和数据依据,为很好的传承蒙古民歌文化提供便利。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yinyue/941.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