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论文】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了当代公民的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实验阶段、发展阶段以及普及阶段。尽管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十分迅速,但是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笔者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所接触和了解到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随后,笔者通过研究文献资料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是笔者对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未来发展做出的展望。

关键字:信息技术;现状;小学

  

  用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之一。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始于1982年,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信息技术教育从无到有,从实验到普及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是近些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为各地方学校配置了大量的电教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1、对信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没有考试,不必重视”。在现在的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中几乎没有相对应的考试,即使是有考试也不过是象征性的应付。信息技术课程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不考试就没有分, 没有分就和升学无关,和升学无关就不必重视。”存在这种认识的人不在少数,包括绝大多数的学校领导、在职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本身。原本这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好处,但是现阶段整个社会对信息技术教育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出现了许多不应该的现象,比如有同事反映自己教授的信息技术课几乎没有学生全部到课的情况,尤其是在五、六年纪这个情况特别严重,学生不来上课的理由几乎都是被“主科”的老师叫去补课了。还有就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对这门课由原来的兴致盎然变为自我放松娱乐的课程,视信息技术课是紧张学习中的休息娱乐时间,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毫无兴趣,只想玩玩游戏,看看视频。不少人认为信息技术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由于部分领导和老师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给与信息技术课程应有的地位。信息技术课经常被挤占还算是比较好的情况,更有甚者信息技术课程是“名存实亡”——只有上级来检查的时候才会有信息技术课来摆摆样子。信息技术学科在小学学科中是“没有地位”的,而且这样带来的一种可怕的“副作用”就是由于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信息技术课程任课老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被严重打击。老师没有了教学的热情,教育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本来在学校的教育中信息技术就弱于其他学科,再加上任职教师的懈怠,给正处在认知和世界观初步建立的小学生们一个错误的导向——信息技术课程没有用。这样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形成了错误的观念阻碍后续的学习。

   2、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环境存在问题

   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可以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环境即硬件设施环境,内部环境即为师资的力量和水平。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在不同地区的教学环境是存在差异的。首先,硬件环境在城市和乡村就存在差距,“数字化校园”在城市的小学中实现的比较理想,而且电子设备也比较先进基本跟上了硬件升级的脚步。但是,在乡村小学中硬件设施就要差一些,有些小学还在使用现在已经淘汰的设备,已经不能与课本要求的功能相适应。其次,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也存在较大差距,在城市小学中,基本都能配置有专职的专业的教师教授课程。但是在乡村小学中具有信息技术专业能力的老师比较少,大部分都是为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而由其他学科通过简单的学习转专业过来的,知识不系统,教学能力不强。再次就是由于乡村小学缺乏相关专业的人才,导致硬件设施的维护成为问题。教学设备的日常维护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设备一旦出问题任职教师很难及时解决,这就影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正常进行。还有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能存在误区,有些学校虽然有信息技术任职老师,但是这些老师往往不能专用,一般都身兼好几个职位,在笔者的调查里有许多信息技术任职老师都是“电教修理工”、“机房保洁”,甚至是“电脑维修员”,诸多繁杂的工作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备课和对教育工作的研究。

二、应对以上问题的办法

   1、建立与课本内容相适应的评价准则,把信息素养作为评价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准,从而改变“信息技术教育不重要”的现状。以明确的指标衡量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并作为升学的重要参考标准,从而提升老师、学生家长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

   2、建立课程考察标准和专员巡查制度,对所有学科的课时严格考察。建立明确的考察标准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教育部门派出巡查的专员司职检查学校是否按规定实行规章制度,并对辖区内的学校进行打分评比。以此来保证教学过程按照教育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解决各门“副科”学科学时被挤占的情况。

   3、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任职老师进行专门的学习培训,提高任职老师的业务水平。另外,由于小学的信息技术学科任职老师比较少(通常一个学校就一两名信息技术老师),同学科教师之间难以交流,应该着力促成各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组建各学科的教师交流研讨会,相互汲取经验,互帮互助。

   4、改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观念,从认为是单纯的教授知识转变为传授给学生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课本中来,到生活中去”,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便于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接受,并培养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为初、高中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5、协调教育资源的分配,保障专项资金专用。比如建立教师在各学校轮流任职制度,使优质的师资力量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下拨的用于购置电教设备的资金进行专门的审查,保证硬件设施的基本统一。

   6、明确各学科教师职能,细化分工,做到专职专用。把信息技术教师从烦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专心教学。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要给及认可,充分尊重所有学科任课教师的工作,做到所有学科一律平等。

三、对信息技术教育理念的建议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对相关关键词进行检索的方式,搜集了一些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论文和研究报告,在对所得资料认真研读的基础上笔者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提出以下建议:

   1、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应该提倡实用性和趣味性,使课程简单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后续的教育打好基础。

   2、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鼓励有兴趣和有天赋的学生深入学习。

   3、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合理使用设备和网络。国外青少年黑客因自己的喜好造成的损失就是前车之鉴,要做好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工作,倡导合理使用学到的技术,从小树立正确的观念。

   四、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未来的展望

   随着我们步入信息时代,相关人才变得炙手可热,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承担了培养信息人才的基础工作。优秀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将我国培养信息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国民信息素养的提高工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高度重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小学信息教育一定能做到提供良好的硬件设备,伴随科技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的公民。

参考文献:

[1]苗志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策略研究.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2]谭敬德.王文杰.中国和印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比较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09.Vo1.19.

[3]焦艳敏.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xxjs/8836.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2月18日
下一篇 2014年12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