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新形势下红河州经济发展的分析

摘要:红河州是云南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在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红河州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不容忽视的巨大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红河州在大力发展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分析,可以努力找到一条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适合地区特色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红河州 优势 机遇 劣势 经济发展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国土面积约32931平方公里,下辖10个县及3个县级市。近年来,红河州经济实力逐步提升,2008年末统计数据显示,红河州经济实力位于云南省第四位,仅次于昆明市、曲靖市和玉溪市,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当中,经济实力位居首位⋯。红河州在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云南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昆河经济走廊的桥头堡,也是云南战略资源重要的生产和储备基地。因此,加快红河经济的发展,对拓展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一、红河州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优越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红河州水土光热资源充足,土地总面积4816.9万亩,其中现有耕地583.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2.1%。水资源丰富,境内有红河、南盘江、藤条江,李仙江四大水系,总径流面积32168平方公里,年产水量223亿立方米,过境水量128亿立方米,在云南省仅次于思茅地区(普洱),全州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355万千瓦,可开发量134.6万千瓦,年发电量69亿度。;矿产资源丰富,是云南金属矿资源集中的地区之一。目前已探明30个矿种、64个矿床(带)、320个矿(床)点。锡的储量居全国首位,累计探明储量165万吨。煤矿累计探明储量27.5亿吨,有色金属500多万吨,黑色金属2500多万吨。全州乔灌木植物有2078种,占全国乔灌木植物的1/4,树种繁多,其中属速生珍贵用材林树种有50余种,珍稀保护植物116种。红河州是云南旅游资源宝地,有山川湖泊,喀斯特地貌景观,珍稀动植物,哈尼梯田、民风民俗、异国风情、原始生态系统等无数风格迥异、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和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旅游业开发前景广阔。

红河州地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域,境内有重重高山屏障,在冬季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南下,即便有强寒潮入侵时,由于山峦阻挡,强度已经锐减,一般不致造成强烈的降温;夏季在来自热带海洋的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这两支暖湿气流的影响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因本身海拔较高(同内地和沿海地区相比),加上蒸发耗热而使平均气温降低,所以夏季不热,多数地区基本无高温溽暑之苦。州内主要旅游区(州中、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1~19.8℃之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0.5~24.2℃之间,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7.3~12.8℃之间,平均最低气温在—4~1℃之间,年温差10.2~13.3℃,比其它省区偏小10~20℃,正所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红河州的生态环境是十分的优越的,有丰富的水资源,有天然的梯田景观和原始的森林大围山。在红河境内有15个大小型的水库,如个旧花果山水库,蒙自的县菲白水库和五里冲水库等等。红河州的生态环境是值得我们保护和合理应用的资源。

(二)红河州产业的相关性

红河州是云南省的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商业、农业和旅游业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它是一个老工业基地,红河州有丰富矿产资源,为红河州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由于它的矿产工业发展较早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带来更多的对外贸易的机会,同时让交通更加便利起来,交通便利起来就能让红河州当地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发展,红河州是云南省的旅游资源宝地,民风民俗、原始生态系统等无数风格迥异、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和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旅游发展起来就会带来等多的旅游者消费,就能提高红河州农业的发展。红河州的矿产业、农业、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就是红河州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

(三)地理位置的优势

红河州是云南省和大西南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且与越南接壤,滇越铁路直达越南重要港口——海防;昆河高等级公路贯穿南北,并有公路通往文山、广西。境内有河口和金水河两个国家级口岸,其中河口口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河口——老街口岸是中国与越南两国之间唯一具备各种运输方式的口岸,即铁路、公路、河道运输以及不久将开通的航空运输。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省、州、县加大建设投入,延边各县的城镇功能和口岸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促进了口岸经济的发展。红河州对外贸易发展空间巨大,“十五”期间,红河州进出口总额累计15.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位居全省第二位。

二 、红河州经济发展的政策

州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进一步确立了“抓好产业建设、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推进‘美丽家园’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等八项重点工作,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把红河州建设成为全省的“一个中心”、“五个示范”的高远目标,“一个中心”即滇南中心城市;“五个示范”即高原特色农业示范、产业转型升级示范、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沿边开放开发示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良好有序的金融环境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红河州金融业虽然得到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但要进一步推进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实现“一个中心”、“五个示范”的远大目标,还需要持续优化红河州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为全州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有效的金融服务。当前,红河州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正处在“调结构、转方式”的攻坚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大力培育金融市场主体、壮大地方金融实力、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构建多元化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为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金融支撑。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具体过程中,应切实推进银政合作和银企合作,充分发挥金融产品的优势,为全州机场、铁路、公路为重点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及水利、能源、市政等重大项目建设提供重要的融资保障,确保这些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三、红河州经济发展的劣势

(一)环境劣势

红河州地理位置在中国的边陲,所以远离生产和消费中心,经济活动的成本相对较高。内陆交通条件较沿海地区相对落后,与内陆沿海地区的来往相对要消耗比较多的时间和运输成本,以边远地区的联系就更加的费时和需要更多的成本,与国内的生产和消费的方式有很大的的差异。

(二)经济和工农业发展劣势

红河州人民总体消费水平较低,大型企业较少。中国人民银行红河州中心支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红河州在发展特色经济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特色经济中中小企业以及回报率低的行业难以获得金融支持;生物资源产业产品结构单一、规模化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弱;旅游业中景点规模小档次低、管理体系不健全经济效益不高、交通条件有待提高等问题。

红河州是农业资源大州,有潜在的经济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农业的机构不健全,农业信息化人才缺失,从州到市县配备的农业信息化管理、技术和信息服务人员不足,平均每个市县不到2人,具备专业水平的复合型信息人才更是仿毛菱角。乡镇几乎没有农业信息员,现有的机构和人员只能进行简单的信息维护和发布工作;(2)信息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共享不够,缺乏特色,各个网站信息资源缺乏有效地整合,资源共享度差,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各网站都没有自己的政策法规、科技、供求、价格等栏目,大量信息重复。在信息发布方面,综合性的信息多,专业的信息少,简单堆积的多,精心加工的少,转载复制的多,有地方特色的少,尤其是缺乏结合红河州农业资源而进行的市场供求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指导性差;(3)资金匮乏,投入不足,信息采集,传输工作滞后,2001-2008年,红河州投入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不到300万,最高市县50万,最低的1.5万元。

(三)劳动力劣势

  红河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一个集少、边、穷为一体的民族自治州,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州,8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农村,据最初统计,全州总人口406.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3.71万人,农村总劳动力204.14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64.07万人,累计转移量47.6万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74.3%,2006年新增转移量8.5万人,劳务总收入12.5亿元,劳务经济已经成为我州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亮点。这次活动是为了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宣传,鼓励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推动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又快又好发展,由红河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农广校)组织全州8个阳光工程示范基地县开展的一次重要活动。尽管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对它的辐射和影响作用是明显的,但传统观念仍未打破,一些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并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相对于沿海地区和东部地区而言,红河州的劳动者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对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高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用,在同样的物质基础条件下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相对低些。

(四)、红河州经济发展

经济的发展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始终坚持国家的政策。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特色的经济体系,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金融综合改革,构建地方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改革,打造沿边开放新优势,培育外向型产业,加快建设出口加工产业基地,提升对外贸易水平,优化开放软环境,使红河成为滇南地区要素汇聚之地、投资兴业的乐土。

参考文献

[1】对红河州经济结构状况与调整路径的研究分析[KB/OL].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 红河州2009年度环境状况公报

[3]李聪华,红河州金融经济对环境的发展

[4]红河农业信息网建设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xszc/7736.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2月4日
下一篇 2014年12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