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二战以后,人民厌战情绪高涨,世界反法西斯和平力量超过了战争力量,人民都渴望安定。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发展与合作成为了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是,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加,这样的国际环境对我国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的资源外交起步较晚,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的份额还不是很大,因此我们必须更加积极进取,增强自身忧患意识,趋利避害,主动去适应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关键词】国际形势;资源外交;战略构想
一、我国资源外交的现状
对于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利用国内外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及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在更广阔更深层的领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加强了对外经济的工作力度,尤其是在资源外交战略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目前,我国与全球资源出口国的双边贸易关系正在步入全盛期,2012 年 2 月,习近平访问美国时特别表示:“拓展两国利益汇合点和互利合作面,推动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把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塑造成 21 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1]。可见,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始终着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方式。在能源方面,俄罗斯是我国的第三大原油进口国,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9%,去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2433万吨。在未来几年,我国将增大从俄罗斯的原油进口量,最终有望达到每年5000万吨,届时俄罗斯将有可能成为我国第二大原油进口国。目前,中俄、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相继建成,运行良好,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已有管道沿线3亿人口用上清洁天然气。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将从现在的每年300亿立方米增加到每年700亿立方米。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谈判仍在进行中,目前价格有差距,需要双方政府发挥智慧灵活的调整政策,中国方面会有耐心继续协调下去。今后,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等邻国的能源合作将不限于油气,正扩大到电力、煤炭、天然铀、煤化工等全领域[2]。
以我国与澳大利亚的资源外交为例,澳大利亚既是重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国,又是美国的亲密盟友,中国目前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澳两国之间经济具有互补性,两国在加深双边经济关系时,利益与挑战并存。中国的资源需求和不断扩大的两国资源贸易使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处于历史高位,澳大利亚收入增长保证了长达15年的创纪录经济扩张、股市繁荣,以及三十年来最低的失业率。而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努力利用自己作为消费国日益上升的份量,确保更优惠的价格,利用自身经济实力赢得更好的交易。澳大利亚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宣布向中国出售铀矿石,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立场正受到影响 [3]。
我国通过资源外交的方式巩固了与相关资源国的传统经贸关系,扩展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开拓了经济合作的新领域,促进了我国同有关资源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的资源外交起步较晚,尚处于重实践轻理论、重战术轻战略、重行动轻协调的状态。中国还须改变资源战略外交薄弱、落后、被动的局面,构建并有效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外交战略。
二、我国资源外交的战略构想
(1)加强规划,突出重点
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全球战略的眼光构建出对外经济的工作布局,加强资源的合作与开发,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从经济合作、政治对话、外交斡旋、人才培训及教育、文化交流五个领域同时推进资源外交。在亚洲地区,应充分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构建能源资源陆上安全大通道,及时提出亚洲石油输出国和进口国共同研究中长期亚洲能源国际合作的总体构想和基本框架,适时建立亚洲能源合作平台和协调机制 [4]。
发挥我国对外经济援助的政治效应和经济效应;推动我国更多的企业到资源输出国家投资合作;广泛和充分利用境外资源,拓展国际市场;扩大资源进出口贸易规模,深化多边与区域合作,充分发挥高层互访和多边会晤的作用。
(2)政经结合,以政促经
各项对外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全局,政经并举,相互促进,努力维护和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要从国际政治经济的大势、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从外交工作的大战略和总方针出发,充分认识资源外交工作的重要性,注重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政促经、政经结合、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形势多样、注重实效”的指导原则,有效推动资源外交工作[5]。
(3)增进合作,互利共赢
加强与资源供给国之间的外交,通过提供技术、资金以及外交支援方式,帮助我国重点企业获取稀有资源的上游权益。加强与资源需求大国之间的外交,在双方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合作,共同促进产出国与能源消费国之间的对话。积极发挥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加强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地区框架内推进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培养和加强相关国家对相互依存关系和追求共同利益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能源需求国之间的应急合作机制建设。在IEA、八国集团峰会等框架内,开展关于节能和稳定能源市场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开展微观与宏观资源相结合的外交,为实现长期而稳定的资源国际供给,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态,加强资源安全提供保障[6]。通过这些做法,进一步明确资源外交的战略定位及其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海龙.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外交战略新思路[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01:3-8.
[2]张国宝.世界能源格局正在重塑[J].中国经济周刊,2012,(49):29-32.
[3]江升,苏文. 当前国际形势下的中国资源外交构想[J].中国矿业,2011,S1:8-10.
[4]李玉倩.浅谈金融危机为中国带来的机遇[J].商场现代化,2009(19).
[5]刘树臣.2009年矿产资源形势及未来走势[J].中国矿业,2010,19(02).
[6]王海运.“能源超级大国”的能源外交:俄罗斯能源外交综述[J].国际石油经济,2006(10).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xszc/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