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摘 要
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了社会福利政策的供给,同时也促成了福利国家的形成。福利国家是一种社会形态,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特有的一种典型制度。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运用各种福利政策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以此来缓解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矛盾。
二战以后,福利国家在提高劳工基本生活水平、实现政治制度稳定、促进社会公正方面发挥了特有的优越性。但国家福利这种社会平衡机制很难与其所隐含的社会弊端相抵消。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加之社会深层次的人口结构问题,高福利带来的持久的社会压力问题等等,使得福利国家陷入了发展的泥潭之中,财政收入不断减少,社会支出不断增长,社会经济停滞不前,失业率持续增高等等。面对此种“困境”,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福利国家及其基本政策,本文正是基于此种背景,对战后欧洲福利国家的发展及其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探讨和分析,试图对欧洲福利国家课题研究作一补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具体来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在引言中,主要阐述了福利国家的缘起及研究意义,并提出了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从概念和福利国家发展历程入手,对福利国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渊源作了全面的阐述;第二章列举了战后欧洲福利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层面所面临的困境,并引入了三大主要理论,即新自由主义、经济一体化理论以及社会危机论,深入分析这些困境出现的原因;第三章分析了欧洲福利国家改革所面临的两大难题,进而从改革力度、技术支持以及优化社会平等方面,对欧洲福利国家摆脱现有困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欧洲福利国家;发展困境;战后
引言:
战后,欧洲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为缓解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福利制度应运而生,福利国家也由此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欧洲福利国家,从蓬勃发展到进退两难,又到探索改革,一步步从“黄金时代”转变为“白银时代”,经历着层层的蜕变。
纵观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关于福利国家的研究,但大都局限于一部分,不够全面、具体,没有形成纵向结构。本论文是对福利国家的一个总的研究概述,以福利国家为研究对象、研究缘起,参考所搜集到的文献著作及各种资料,并结合国内外各种学术理论,以期达到探讨战后欧洲福利国家的起源、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出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我们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理论意义,也对我国的福利建设有很高的参考、借鉴价值。
本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点:一、运用文献搜集法对文献资料及其理论进行搜集,以期获得较为全面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和相关理论研究方法,以此了解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福利国家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文献资料理论的支持。二、运用历史研究法,对福利国家的兴起及发展进行历史上的研究考证,实事求是的分析历史资料。三、运用数据搜集法,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对其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四、运用比较分析法,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演绎,进行论文章节的撰写。
战后欧洲福利国家的发展
1.1福利国家的概念及渊源
1.1.1福利国家的概念
在《牛津政治学大辞典》一书中,把福利国家定义为国家形态的一种,并对社会职能进行了加固,具体来说,福利国家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从狭义上来看,福利国家就是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所需提供保障。从广义上看,福利国家作为一种国家形态,不仅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福利实施全面的保障,而且要为达到此目标在全社会的产品分配、生产关系等方面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纵观国内外学者,其对福利国家的界定也有各种解释。如英国学者阿萨·布瑞格斯认为,福利国家采用政治和行政的方式,利用国家权力通过调节市场的作用,达到三个目标,即保证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证个人和家庭有能力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保证国家各阶级的公民都能以最佳标准获得服务。哈里·格维茨将福利国家总结为一种明确证实责任的制度表征,是社会为其成员的需求和福祉承担法定的。尼古拉斯·巴尔认为福利国家所提供的福利服务,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如经济补贴、养老等方面。我国学者周弘认为,福利国家是社会保险,公费医疗、家庭福利和社会救济计划的汇总。
结合以上各种分析,笔者认为福利国家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社会政策,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全民都有权平等的享受国家的福利照顾,而这种福利突出的表现为政府通过实行宏观调控,保证福利政策为全民所拥,福利成果为全民共享的社会政策。
1.1.2福利国家的类型
福利国家出现后,学者们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福利国家的类型进行了研究,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将福利制度分为了四个类型:第一类福利国家主要强调为社会公民提供社会福利与医疗保健服务,例如英国。第二类是国家通过高额增税,为社会公民提供众多国家服务,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在内,代表国家为北欧各国。第三类是国家以收取社会保险费为方式筹集资金,然后为社会公民提供多方面、高资金的福利金,代表国家是中欧各国。第四种类型是与中欧各国较为相似,但所提供福利的范围较窄、救济水平较低,代表国家为南欧各国。
日后虽然有很多学者对福利国家进行了多种分类,但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埃斯平·安德森的分类方式,他将福利国家的类型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自由主义类型,这种福利体制主要是源于《济贫法》传统的制度,用来为那些收入较低,依靠国家救助的工人阶层提供需要,领取福利的资格是严格的,福利给付一般也是有限的,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国家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第二类保守主义类型,该模式有相当严格的领取条件,其社会权取决于一个人的工作和参保年限、长期以来的工作表现与现在的给付之间的关联模式。这一模式最早出现在德国,而后扩展到奥地利、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第三类社会民主主义类型,此种模式源于英国贝弗里奇思想中普遍公民权原则,资格主要取决于公民身份及其长期居住的资格,这种模式提供的福利保障几乎是所有人,并不考虑其工作表现、薪酬及保费的缴纳,这种模式的代表国家有瑞典等北欧国家。
1.1.3福利国家的渊源
“福利国家”和福利制度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渊源。“福利”一词最早运用于社会福利当中,并不断发展深化于政治领域。真正的福利国家形态则是在二战之后建立起来的。
一、福利国家的理论渊源。
福利国家主要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一些社会思潮,具体表现为:
出现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德国的庸俗经济学新历史学派的“讲坛社会主义”,与旧历史学派相比较,新历史学派强调的是由上而下的社会改良和阶级调和。这个学派是由一些经常在大学讲台上鼓吹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教授组成的。他们的思想是国家的职能不仅仅是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领土安全,还应在文化、卫生、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给予公民保护,这样,国家职责才全面,国家才得以发展。他们把这种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称作“福利国家”。新历史学派的提案被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付诸实施,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实施社会保险和税率改革。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英国,费边社会主义认为政府应在一些公共事业上进行改造,如自来水、煤气、电力等,并对私人企业加强管理。到20世纪初,韦伯夫妇进一步提出对儿童、残疾、疾病、失业人群加以帮助。英国政府就是在这样的影响之下,将福利制度作为纲领的。
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充分就业理论,认为国家应通过宏观调控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从而增加公共支出,刺激消费提高有效需求来降低就业压力。什么是“有效需求”呢?“有效需求”就是在一定的预想当中可以给资产阶级提供大量利润的社会总需求。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出现失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有效需求不够。凯恩斯的这一理论适应了资产阶级垄断的需要,因此被称为“资本主义的救星”。
二、福利国家的制度渊源
最早的福利制度起源于基督教的恩泽、普救思想,之后随着世俗政权的出现,这种普救观念演变成为政府济贫的重要手段。但是这一时期的救助 思想还不能称得上是福利,当然不能等同于现代的福利制度,相反,仅仅是一种政府为了避免穷人扰乱社会安定而维持自我统治的工具。
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英国民众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当中,人民重建家园的希望变得非常急迫,工人们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也迫切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被迫批准贝弗里奇成立委员会,于是,《贝弗里奇报告》在1942年正式发表。
《贝弗里奇报告》在人们的需求上构建了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框架,并提出三条社会保障建设的基本原则,深得民心。英国政府大体上认可了《贝弗里奇报告》提出的意见,成立了第一个福利国家。随后西欧国家如瑞典、芬兰、挪威、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受到《贝弗里奇报告》和英国福利国家模式的影响,也相继成立了福利国家。
1.2福利国家的发展
战后欧洲福利国家的改革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且在每一阶段都呈现出了不同的政策倾向。
1.2.1福利国家的形成阶段
最早的福利形态,是一种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福利组织。从人类社会早期到十九世纪末,家庭一直扮演着福利责任的主要供给者。之后,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组织形态的出现,宗教组织、政府等也开始承担部分福利责任。如1601年英国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但真正的政府福利,即福利国家形态出现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德国,俾斯麦时期所发表的一系列法律措施,如《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养老和残疾社会保险法》等,开创德国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历史证明俾斯麦社会保险制度的创建不仅有实效,更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典范。之后在许多欧洲国家得到效仿和发展,并将福利覆盖范围扩大到社会保险、社会救济、教育医疗、儿童福利计划、住房保障、税收保障等各个层次。例如,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累进税,其重要目标在于为政府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实现“政府福利”的发展目标。
这一时期,欧洲国家的福利政策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发展变化:一是福利指出主体的转变。在福利支出上,从先前主要由家庭、宗教组织支出演变为后期的政府指出支出。二是福利的性质发生改变,最初的福利属于一种道德行为,它体现为社会层面上的一种救济、补贴。而此后福利则变为一种公民权利、社会权利,福利不在是暂时的施舍,而是公民享有权利的政府供给行为。
到了四五十年代以后,欧洲福利国家社会福利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二战以后,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扩大,社会福利支出的范围、水平都出现了大幅激增。以西欧主要国家为例,从1941年以来,英国先后出台了“教育法”、“医疗法”、“社会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德国也将社会保险的范围和保险覆盖的人数进行了大量的扩充。此外,其他欧洲国家也在社会福利的品种、覆盖的人数、相关法律等方面,对福利政策进行了发展。
结 语
本论文的主题——福利国家的困境和未来,是这个时代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社会议题之一。欧债危机造成的影响离退去还遥遥无期,因此此论文探讨的话题更恰逢其时。
福利国家是工业化国家中为社会保护及社会保障所进行的长期斗争的顶点。人们有理由把它看做是战后时期最令人自豪的成就之一。它不仅为实现新兴工业化的转型中国家树立了榜样,更是成为贫穷国家渴望成就的标准和样板。但随着各种政治经济条件的变迁,几乎所有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都受到冲击,各种因素如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的减缓、高失业率、激增的财政赤字、对高税负的日益增长的抵抗、市场力量的支配、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私有化、日益加剧的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加速发展的全球化和技术变迁等都使福利国家的现在和未来遭受质疑。
在这种情况下,福利国家究竟何去何从?通过论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其今后的发展,这些障碍需要西方国家一步步改革克服,必须要逐步完善国家福利制度的设计,要在技术上进行创新,要实现平等……只有这样,这些在白银时代的福利国家才有可能一步步再次走向黄金时代。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xszc/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