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论文】探讨血液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0名血液病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后SCL-90中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 :对血液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其不良心理反应,对患者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血液病,患者,心理护理血液病患者在身体上遭受疾病伤害的同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良心理反应,特别是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难治性疾病病人,普遍存在着消极、绝望等心理。所以临床上要求血液病科护士具备评估病人身体、心理、社会状况的技能。正确对病人进行各种心理诊断及心理护理。在解除身体病痛的同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疏导不良心理障碍,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积极接受临床治疗和护理,提高临床疗效。所以说,血液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日益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1]。现将我们回顾性研究30名血液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血液病患者30名,男17名、女13名,年龄21~68岁。职业:农民及个体12名,干部11名,工人5名,教师2名。入组标准:患者临床确诊为血液病;其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9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7例,非霍杰金淋巴瘤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2.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对患者采取为期1个月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个体心理干预: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干预方案,以支持、劝导、鼓励、同情、消除疑虑、提供保证等一般性心理治疗为主,渗透认知行为治疗[2]。这一方案由心理辅导人员和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承担,与患者及家属进行15~20次会谈,每周3~5次,每次约20min。会谈前充分考虑其身体和心理状况,会谈内容围绕恶性血液病展开,鼓励患者及家属说出内心的感受,宣泄恐惧、焦虑、悲伤和抑郁情绪,随时给予心理支持和情绪调节指导,以帮助患者走出心理困境。②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身活动、降低兴奋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治疗方法。心身放松有利于心身健康,可以治疗焦虑症、恐惧症。进行放松训练前,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解释具体方法并进行示范。指导患者学习并训练放松技术,如静坐、想象、深呼吸、肌肉放松等,学会自我调控抑郁焦虑情绪的方法。③合理宣泄法:发泄是心理学提倡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为避免遭受挫折后可能产生的生理疾病,个体常采用各种防御机制,以维持心理平衡,教会患者合理宣泄的方法,如倾诉、写作等。④集体心理干预:包括血液病医疗保健知识、自我放松方法等;每周举办1次患者及家属座谈会,鼓励患者及家属之间交流经验和体会,并对其提出的问题请主治医生或科主任予以解答。3.评定指标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比较血液病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SCL-90包含90个项目,共9个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每个项目按1~5级评分。任一因子>2分,说明可能存在心理问题。SDS包含20个条目,按1~4级评分,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中度抑郁。SAS包含20个条目,按1~4级评分,分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干预前后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士向家属讲解测试的目的,统一指导语,要求患者及家属按实际情况填写量表,对各选项做出独立评定;对文化程度较低者,评定者可逐条念给被试者听,由被试者独立做出评定。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前后SCL-90、SDS、SAS评分比较见表1、2。表1 干预前后SCL-90评分比较(分, ±s )时间 n SCL-90 躯体化 强迫 抑郁 焦虑 人际敏感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干预前 30 2.14±0.44 1.68±0..64 2.38±0.67 2.25±0.79 2.32±0.53 1.82±0.53 2.35±0.78 1.98±0.52 1.81±0.48干预后 30 1.77±0.52 1.59±0.40 1.96±0.43 1.86±0.75 1.67±0.69 1.72±0.35 1.70±0.59 1.67±0.53 1.53±0.68P值 <0.01 <0.05 <0.01 <0.01 <0.01 <0.05 <0.01 <0.05 <0.05表2 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分, ±s )时间 n SDS SAS干预前 30 73.45±0.88 76.01±0.43干预后 30 57.83±0.49 64.26±0.61P值 <0.01 <0.01讨论血液病患者绝望、消极心理的产生是又多种因素引起的,极端者可能会产生自杀倾向[3]。研究发现血液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抑郁和焦虑:血液病患者在得知诊断结果时往往会产生焦虑感、精神崩溃,认为生存无望,治疗也是徒劳无功,往往不会配合治疗与护理,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抑郁和焦虑心理[4]。如果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过长,易对其心理、生理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与护理的同时应对患者及家属给予正确心理引导,尽快消除其思想顾虑,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以适应新环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本研究发现,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等不良情绪。②悲观和恐惧:由于医院的特殊氛围,如抢救患者、特殊的临床诊治手段和危险性检查、病友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导致死亡,这些负性刺激易导致患者及家属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悲观、恐惧情绪。同时,很多患者及家属由于家庭经济等原因,对所患疾病和恢复前景产生怀疑、悲观情绪,表现精神极度紧张、烦躁不安和易激惹。对此,应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和集体心理辅导,同时给予恰当的安全暗示与保证,减弱或消除其恐惧心理。建立融洽的医患、护患关系,相互信任,相互理解。③躯体化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状态紊乱,与新环境、夜间收治患者、病房噪声、同室病友、呼吸机及监护仪的噪声有关。因此,应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刺激少的环境。护士接触患者时要低声说话、轻步走路,语言温和。睡前不宜进行长时间谈话,培养按时睡眠的习惯,教会其应对睡眠障碍的方法。避免患者与家属看到危重患者的抢救场面,减少不良心理刺激,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④人际敏感:很多患者存在人际交往与沟通障碍问题,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人群中感到不自在,与人相处时有较强的戒备、怀疑和嫉妒心理,在人际关系上存在困惑,与他人关系紧张[5]。所以,应在心理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支持,避免把敌意投射到他人身上,消除人际敏感。本研究发现,干预前血液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存在较严重的抑郁、焦虑状态;干预后家属SCL-90中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SDS、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P<0.01),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达到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对血液病患者及家属做出正确的心理状态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有预见性地护理,保证心理护理具有科学性,不断满足其心理要求。细致入微的心理护理可以完善病房护理,提高血液病的护理水平,使患者及家属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结论 白血病治疗的预期效果不仅取决于化疗方案,也与细致的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心理护理在白血病的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护士良好的心理护理指导,可以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提高患者适应能力和认知能力,减轻患者的病痛,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其坚持治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7):554-556.[2] 邹恂.心理护理临床问答[M].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16.[3] 闫曼 ,肖燕.血液病临床护理上的体会口].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0).[4] 袁耿清.医学心理学[M].苏州: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96-97.[5] 徐俊冕.临床实用心理护理[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50-56.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xljk/5551.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24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