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论文】论人文精神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

摘 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教师应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 培养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

根据人文精神的特定蕴藏及其历史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人文精神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在当今知识经济的进程中,我们不得不深谙和把握人的主体创造特质而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不断发掘人的创造精神,把重视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起来。

(2)创新精神教育。信息时代的发展取决于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是创新。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等构成的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应成为新世纪的价值取向并升华为超越性的精神境界。

(3)道德意识教育。道德意识还包括人口道德、环境道德、资源道德等。人是社会的人,人必然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之中,要实现群体指向和个人意识,就必须确立某种准则和价值取向来调整处理彼此关系,对于道德追求和完善也就必然成为人的自学精神需要。

(4)社会责任感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为国家的昌盛,国民的素质的提高,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又要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引导学生从全球范围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现实,养成国际协调国际合作的态度和能力。

(5)平等观念教育,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敢于坚持和捍卫真理,树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反对专制与独裁,敢于质疑,具有怀疑精神和证伪精神,不迷信权威,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维护作为人应该具有的权利。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老师应该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精神的发展,知识只是起载体作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人认为人文精神教育中只适用文科教学,理科教学是一些机械的数字运算和一成不变的概念、原理、公式,对如何在理科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却束手无策,现本人以物理教学为例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1、理学发展史着手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家获得成果的经历和过程,分析他们的经验和从中应吸取的教训帮助学生解读科学家的人生观(这是新教材的缺憾)。如牛顿勤于思考、悉心钻研的故事,伽利略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向权威挑战的故事;布鲁纳用生命捍卫真理的故事;赛曼与洛仑兹互相支持与合作;我国宋代学者沈括的成就—他最早记载了磁偏角,比西方哥伦布早400多年。

2、从物理教材、物理知识本身着手

物理教材各章节的语言描述、精美图片、段与节的名称选择皆注重了感召力与趣味性。如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用诗人的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图片“海市蜃楼”、“赵州桥的倒影”等令人神往;三峡大坝、北京天坛圜丘、明代的“水轮三事”令人自豪。

在学习讲解惯性知识和安全用电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讲能的开发和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讲能的开发和利用、机械效率时,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效率意识,讲功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工作者研究永动机的故事,培养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意识。推至人类社会,人是社会动物,就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律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准则,在社会行为、态度倾向和价值观等方面,与社会保持一致,这也是学生今后所在社会群体具有的稳定性所必须的。

3、从物理学科特点着手

 物理学科是实验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课后的小实验,也可补充一些学生条件允许的小实验,养成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补充一些“生活中的物理”思考题,如擦皮鞋的学问、拍打衣服上灰尘的道理,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的道理。如何从地图上测出上海到天津铁路线的长等。学习了光的折射,能解释海市蜃楼;学习了电学、声学,能解释雷电的形成及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学习了热学,能回答为什么海边及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为什么当今国家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学习离磁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养成实事求是伯科学态度,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学生也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从我国利用物理知识,在工农业国防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着手

展示我国的核武器、核物理方面的资料,展示我国火箭和卫星的一些资料,举出一些具体事例,并指明所用的物理知识。

 [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利用磁场相互作用的规律,明代的“水轮三事”,北京天坛公园的圜丘,新中国建成的三峡大坝的发电站和船和船闸等都利用了物理知识。

[2]2002年3月25日,我国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神舟三号”试验飞船送入预定的太空轨道,使我国在土载人航天事业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就运用了能的转化和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等物理知识。

5、从物理教学方法改革着手

彻底改革过去陈旧的教法和手段,把学生放进教学主体中去,采用“探究导学”的教学方法,“探究导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导学”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在探究过程中,需要个体研究、小组或集体探讨相结合。在探究过程中,需要个体研究、小组或集体探讨相结合,需要他人的协作;需要彼此尊重、理解,需要容忍;需要讲求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探究导学”倡导的是一种主动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6、从物理考试改革着手

改革物理考试唯知识的做法,把体现人文教育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转变考试的目的,从为选拔尖子学生变为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从重视考查知识变为重视考查学生的全面素质,如下面几道试题:

[1] 大城市中建盖一些高楼,用玻璃做墙,由于太阳光发生_____,使附近的住户受较强的光照射不能很好的工作和休息,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污染(光污染)

本题唤起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从高空落下的物体,重的要比轻的落得快!”2000多年前,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深信不疑。

16世纪末,伽俐略对这位学者的话产生了怀疑。有不少讽刺嘲笑伽利略的无知和轻狂,伽利略便下决心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实验,伽利略登上斜塔,一手拿着一个10磅的铁球,一手拿着一个1磅铁球,喊了一声“请各位注意”两手一松,两球同时落下,同时着地了。实验的结果使原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目瞪口呆!

(1)阅读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根据你的感受,你认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怎样去做?

本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作中中考试题,堪称考试改革的先锋。   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要关于捕捉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吧!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wuli/7652.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2月3日
下一篇 2014年12月3日

相关推荐

  • 基于电网中的谐波研究

    电能在众多能源中,由于有着易于传输、转换和控制等特殊优越性,在人类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被广泛使用。电能的普及使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在在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电能属于二次能…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提高中学物理规律课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摘要:本文以现代教育理论《物理教学论》为指导,从物理学科的特点,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实际情况,发现中学物理规律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并给出了解决这些现状的对策。 关键…

    物理论文 2014年11月17日
  • 弹性复合圆柱滚子轴承径向刚度分析

    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轴承作为一种基础的承载和传递压力的机械元件,它主要是由滚动体支承轴,与机座作相对旋转运动。在旋转机械系统中,轴承的力学性能对整个系统的力学性能…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CS的制备及其去污性能研究

    第二章 浮石负载纳米铁的制备2.1 引言 本章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将确定纳米铁的制备方法,进一步通过多组实验来探索浮石负载纳米铁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包括各种化学试剂的用量与配…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初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思想”的运用

    摘要:类比法是研究和学习初中物理的一种及其重要的方法,能启发和开拓思维,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是提出科学假设和探究新理论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方法教学、物理解题以…

    物理论文 2014年11月21日
  • ABS木质素复合材料动态流变行为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在二十一世纪,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成型加工性能好,应用领域宽泛,综合性能优异的产品,倍受人们青睐,从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报道称,在接下来的几年,高分子材料的用量增幅都不…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24日
  • 【物理教学论文】巧用类比推理,强化物理教学实效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运用类比教学法,提升物理教学实效问题进行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物理教学;类比法;应用分析 引言 对于类比法而言,是指通过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特…

    物理论文 2014年11月15日
  • 【物理论文】浅谈科研的方法与管理

    科研是利用科学手段对客观事物以及物理世界的研究观察,以此来发现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以及潜在的运动规律,从而获得对世界更深入认识与理解来使人类更好地生活于这个地球上。我国国家教育部定义…

    物理论文 2014年11月13日
  • 波粒二象性的认识和理解

    摘要:改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认识的两大近代物理学理论的是量子论和相对论,这两大理论不仅是近代物理学的的两大支柱,而且对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实践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爱…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8日
  • 波粒二象性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章 波动说和微粒说的提出和发展光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物理学分支之一。对于光的本性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关心和热衷探讨的问题。17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波动说与微粒说之间的争论…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