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文化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物理学既是科学,也是文化,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以物理知识为载体,传播物理文化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长远的意义。

【关键词】物理文化 物理教学 物理思想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当代工程技术的理论支柱。它不仅满载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蕴藏着具有重大教育价值的研究方法和人文哲理,具备了丰富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资源。物理教育本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一方面保证了物理文化在新一代学生身上的再生,同时也保证了物理文化的延续。另一方面也培养了适应社会需要的、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具有一定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接受物理文化全方位的熏陶。

一 物理文化的教育功能

1.物理文化

物理文化是由物理学家群体在认识物理世界和相互作用中自觉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稳定的,且能被广泛群体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理学家在创造物理理论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物理仪器设备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

2.物理文化的教育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又是一门崇尚理性、注重思维、极富想象力的科学,它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人为的研究活动,又是随着人类社会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一种体系。因此,物理本身具有文化的特征,物理文化的实质就是从文化的视角来理解物理。物理文化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伟大成果,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智慧,唯有深入到物理学的文化层面,超越学科极限,充分体现和扩展具体知识中潜在的文化教育价值,对教学效果的持久和深入才具有现实意义。

物理知识侧重专业,物理文化侧重于强调物理学的历史性、整体性、思想性以及人文性,侧重于物理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全面体现物理学的社会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物理文化的教育价值更为内在、更为能动、更为持久。

物理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以及形成健康、高尚的人格。

二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文化的策略

1.树立物理学方法论的新物理观

物理学至关重要和最有意义的是代表着一种自然观和方法论,代表着一套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有效步骤和方法。物理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传递物理文化,以保证物理文化的连续性。因此,物理教学的过程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知识或事实的传授过程,而是一项复杂的文化交流活动,教师既是文化的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化的整理者和创造者。教学中不能满足于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的理解以及对物理公式的记忆,更不能把立足点放在解几道习题上,而是要充分挖掘隐藏在物理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注重引导学生领悟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并学会将这些思想和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从而逐渐使物理文化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根植于学习者的头脑中和社会整体文化中去。

在教学中渗透物理文化就是将大学物理当作一种文化来教,不割舍其整体性、历史生成习惯和连贯性,将物理知识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蕴含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展现给学生,减少复杂的微积分推导和计算,把物理知识和方法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

2.发挥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

物理学理论的发展,最本质的表现在物理学思想和相应的物理途径的演变上。物理学既是科学,又是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物理学的每一个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定律的建立都饱含了科学大师的探索和创新,还包括对已有错误观念的批判。

物理学发展史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优秀品格,如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批判继承的态度、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在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引入物理学史,通过物理学史展示人类解开物理世界奥秘的探索历程,了解科学大师是如何突破常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怎样对待矛盾,从矛盾对立中找到突破,进而发现新规律的,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感悟和熏陶。

3.开展探究式教学

物理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伟大成果,其内容、方法和结构都是人类创造智慧的集中体现。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往往是从方法论上打开缺口、突破局限、获得成功的。探究式教学的特点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的,以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和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知识建构,掌握和应用基本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其模式是: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建立模型,设计实验——求解模型,归纳总结——迁移应用,设计创新。

物理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能运用物理学科的科学语言、物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在物理文化的网络中自由交往,进而发展求知能力,形成智慧。物理文化的精神能在一个人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长久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文化,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具有长远的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wuli/6623.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26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6日

相关推荐

  •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试析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普及,中学物理教学的模式和手段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和更新。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充实了教…

    物理论文 2014年12月13日
  • 波粒二象性的认识和理解

    1865年,麦克斯韦在总结了从库伦、安培到法拉第等人的电磁说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漩涡电场”和“位移电流”两个基本假设,把电磁现象的规律概括成一方程组,即麦克斯韦方程组,并由此预言…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科中的理论知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与产生的。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阵地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符合新课标的要…

    物理论文 2014年12月11日
  • PNZVI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重金属的研究

    水资源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随着城市化与工业进程的迅猛发展,绝大多数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水质问题,其中水体重金属污染尤其突出。重金属具有较高的移动性和较低的中毒浓度,在…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CS的制备及其去污性能研究

    第二章 浮石负载纳米铁的制备2.1 引言 本章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将确定纳米铁的制备方法,进一步通过多组实验来探索浮石负载纳米铁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包括各种化学试剂的用量与配…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紫外辐射加速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降解

    第二章 吡啶在紫外辐射下降解途径的研究 本章利用紫外辐射装置对吡啶进行降解,研究吡啶降解过程中吡啶、COD、TOC、TN、NH4+、NO3-、NO2-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紫外辐射下的…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物理教学论文】物理学方法对物理教学的作用

    摘要:讨论了物理学方法的含义;给出了几种常见的物理学方法;分析了物理学方法在物理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物理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物理学方法是理解原有知识,认识…

    物理论文 2014年11月19日
  • 【物理论文】物理学研究方法探讨

    我们的教科书里面的科学知识是人类长期摸索大自然奥秘的结晶。而因为要尽快地将这些知识传播开来,教科书里收录的都是那些“纯粹的”、“有用的”的探究结果,而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却不收录进教…

    物理论文 2014年11月19日
  • 弹性复合圆柱滚子轴承径向刚度分析

    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轴承作为一种基础的承载和传递压力的机械元件,它主要是由滚动体支承轴,与机座作相对旋转运动。在旋转机械系统中,轴承的力学性能对整个系统的力学性能…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初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思想”的运用

    摘要:类比法是研究和学习初中物理的一种及其重要的方法,能启发和开拓思维,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是提出科学假设和探究新理论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方法教学、物理解题以…

    物理论文 2014年11月21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