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论文】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的文化适应逐渐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现状的研究,针对民族特色提出一些管理建议,以促进这一群体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促进校园和谐与民族和谐。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建议

2009年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明确指出,为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步伐,国家在内地重点高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每年招生规模达3万人。随着少数民族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的民族构成日趋多元化,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更加频繁。在文化的不断碰撞和交流中,不同文化个体尤其是少数民族个体置身于一个比较陌生的文化环境中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免会出现文化不适应,甚至出现文化休克现象。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现状的研究,针对民族特色提出一些管理措施,以促进这一群体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促进校园和谐与民族和谐。

一、文化适应相关概念

1、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是人类学的一个研究范畴。Redfield等认为,文化适应是指两种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在连续接触的过程中所导致的两种文化模式的变化。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指个体冲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Ward认为文化使用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即心理适应,主要以情感反应为基础,考察文化交往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社会文化适应,主要是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有效交往的能力等。

2、文化冲击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Oberg把文化冲击定义为突然失去所熟悉的上社会交往符号和象征,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产生的一种突如其来的忧虑和无所适从的深度焦虑症,就像突然离开自己生长的文化茧壳的一种很不舒服而且不适应的感觉。进而开始对新文化中的各种方式不满意,将旧的方式理想化,用偏见和定势消极评价新文化。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现状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讲,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成员成长的文化土壤是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越大,文化适应的难度也越大。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要经受强烈的文化冲击,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意味着脱离了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转移了生活空间,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们还将因为意识到自己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诸多不同从而会表现出独特的心理不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不适应不仅表现在外显的语言交际、生活习俗上,还表现在其内在的宗教信仰、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因为冲突带来一系列的体验上,这些必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和行为导向产生很大的影响。

1、生活习俗的不适应

各民族的文化都深深扎根于自己民族的土壤,从诞生之日起便烙上了鲜明的民族印记。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该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氛围中,其生活方式也具有本民族鲜明的特色,包括不同的饮食、就寝方式、穿衣特点、生活空间、气候等。有研究表明,生活习俗方面的不适应在进入大学的初期会表现得格外强烈和突出。例如,由于受到宗教礼俗的影响,回族大学生除在学校为其专门开办的清真食堂和学校附近的清真饭馆就餐外,绝不随处就餐,不能随便吃汉人的东西。身处主流文化的少数民族学生为了实现与主流文化的融合,往往需要做出部分改变,虽然表层的改变不难,但毕竟是对以前习惯的一种冲击,所以这种必要的转换也会带来心理变革的痛楚。

2、语言和学习的不适应

在大学生活的初始阶段,语言障碍无疑会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带来压力。一些边远地区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都是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的,有些地区虽采用了双语教学,但母语仍然是当地社会内部的主要交际工具。进入大学后主要的交际语言代之以汉语,于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中就常常要将内部语言由汉语转化为母语,从而理解教学内容,因而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表现出思维节奏慢,敏捷性差。教学语言的改变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心理承受力都提出了考验,有些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教育起点不同、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窄和语言的障碍是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

3、人际交往的不适应

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应表现在对交往的回避、恐惧,在交往过程中不自信,交往的范围狭小以及对别人的言谈举止特别敏感,容易将人际问题上升到族群问题等。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主要有语言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交际范围;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文化定型结构影响其人际交往;宗教信仰的差异也会引发人际交往的不适应。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宗教在少数民族中有着久远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有些明显地表现为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宗教因其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对其相当敏感。非本民族同学之间一般也缺乏对该问题的交流和探讨,同学间的言谈举止显得格外小心拘谨,唯恐犯了忌讳或因与对方的信仰行为准则不相符而引起矛盾冲突,这无疑会使得同学间的互相了解和沟通产生障碍。

4、心理不适应

文化休克现象会使学生产生孤独感、封闭感、自卑感,加上生活方面、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遇到的困难,会使学生情绪低落。远离父母和朋友的少数民族学生到大学后,社会情感支撑系统减弱,他们失去了最强有力的情感庇护伞,亲密感的体验减少,想家乡、想父母、想朋友,自我保护机制增强,随之心里封闭意识、戒备意识增强。受民族情感的影响,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当学习的难度超出部分学生的心理承受度时,学生会自信心不足,并产生厌学情绪。民族划界意识、民族归属意识、民族认同意识的增强,会使学生抱团、互相袒护、行为指向往往一致。

三、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建议

1、积极营造民族文化氛围,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俗。在校园里营造一定的民族文化生活氛围,使少数民族学生在心理上能感受到一个相对接近的文化生活环境,这可以用过民族节日、穿民族服装、唱民族歌曲等具体形式创造一个民族文化氛围。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食宿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和部署,特别是对有伊斯兰教信仰或生活习俗的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作精心的安排。使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产生亲近感,减少陌生感和孤独感,逐步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2、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教学语言(汉语)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教育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不仅对于他们的文化适应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响。很明显,接触教学语言(汉语)的时间越早、使用频率越高的个体,他们受主流文化影响越大,在主流文化环境中越容易适应。

3、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知识的熏陶。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杂处的局面越来越多,与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打交道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也是对我们生存能力的考验。要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就需要储备多元文化知识,具备应对多元社会的能力。那么,在大学阶段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将对学生在多元化社会的适应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4、加强跨文化沟通培训。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是要以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陋习为认知目标的培训,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摈弃那些与大学生身份不符的陋习;二是以加强正性的、积极的情绪培训为目标,消除在异文化中感受到的焦虑、被歧视或偏见;三是以加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为行为目标的培训,强化公民意识,化解民族冲突,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5、长效性的、体现民族关怀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是必须的。广泛开展心理调查和咨询活动,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要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与疏导活动,比如针对新生的交往问题,举办系列讲座与咨询,消除自卑、羞怯、嫉妒等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有益的大学生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陈晓萍,李奇,肖鲁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视角下和谐校园构建途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3)

[3]曾维希,张进辅.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4]白亮.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2006(3)

[5]龙必尧,严梦春.中国民族教育应注重多元文化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贵州民族研究.2007(5)

[6]严庆.浅析内地民族班(校)师生的文化适应[J].民族教育研究.2009(2)

[7]黄彩文,于爱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7)

[8]李怀宇,钱春富.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研究——基于云南省五所高校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3)

[9]王亚鹏,李慧.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4(1)

[10]张劲梅,张庆林.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分类学研究——对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抽样调查[J].思想战线.2009(2)

[11]曹月如.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心理和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3)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wenhua/9100.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2月24日
下一篇 2014年12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