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论文】文化产业融资新出路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产业渐渐发展起来,但是随着其发展的进程,在融资方面正面临着困境。本文旨在分析出这些存在的困境和其解决的办法以及创新融资方式,促进我国的文化产业融资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文化产业融资新出路。

   

   关键词:文化产业;融资;新出路

引言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多层次、内容多样化,需求多方面上取得长足进展,同时也成为深化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审视和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发展目标和步骤。《规划》中特别提到要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此举旨在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文化产业搭建融资平台,真正做到产融结合,以金融资本助推文化产业腾飞。

  其实,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的行业集群。其核心是文化与经济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而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是其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但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存在天然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前者在一个以实体经济为市场主体的环境中,获得资本的青睐必然会遇到重重困境。

1 文化产业融资理论概述

1.1 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有种种不同的定义。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属性。这是我们理解文化产业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如果将文化产业置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世界经济背景下,我们又可看到,近十几年以来,文化产业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数码技术发展最紧密结合的产业,并且越来越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文化产业的面貌。由此我们认为,现代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奠立于大规模复制技术之上,履行最广泛传播的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创和保存两个基本环节渗透:将原创变成资源开发,将保存变成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

1.2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产业渐渐发展起来,但是随着其发展的进程,在融资方面正面临着困境。本文旨在分析出这些存在的困境和其解决的办法以及创新融资方式,促进我国的文化产业融资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文化产业融资新出路。

2 文化产业融资现状

  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将文化产业市场作为全行重点拓展的新市场之一,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文化+金融”的融合创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和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末工行对文化产业的融资余额已达1442亿元,当年新增约330亿元,增幅达30%,是全行融资增长最快的市场领域之一。其中,工行大力实施中小文化企业扶持战略,对中小企业密集的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工行提供融资支持的中小文化企业达到约4000家,融资余额超过文化产业融资余额的八成。

   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民间资本积累和投入,融资渠道匮乏,既有行 业自身特点的制约,也受外部融资环境的困扰。

   一方面,文化产业自身特殊性制约信贷资金的 投入 文化产业具有前期投入少、生产周期 长、收益不确定的行业特点,制约了传统信 贷资金的投入。一是文化产业企业多以智 力投入为主,普遍缺乏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二是文化产业企业未来收益不确定性较大,没有同等类型产品可供比较,估值难度大;三是部分文化产业行业生产周期较长,在生产周期内没有任何现金流可用于偿还贷款,风险较高。以动漫游行业为例,该行业企业生产设备主要为电脑,投入成本主要为人力成本(占总成本60%以上),不能提供合格抵押品,而且原创产品生产周期一般为两至三年,前期投入至少需达到2000万元,产品价值需要等到产品成型并签订出售合同后才能确定,风险较高。另一方面,金融创新滞后,无法适应文化产业的融资需要 在风险控制约束下,金融机构产品创新步伐较慢,传统抵押担保形式的贷款仍占绝对主导地位,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各金融机构经营更趋谨慎,使得金融服务水平无法适应文化产业的融资需要。同时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质押、无形资产质押等贷款方式因价值评估难、抵押登记难、转让变现难等原因难以真正开展。评估担保等中介组织不发达也是金融产品创新滞后的重要原因。

3 政府提出文化产业融资创新举措

  2010年4月8日,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探索开展文化产业项目的资产证券化试点,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积极进入处于初创阶段、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文化业态。

3.1中央银行多项举措支持文化产业融资

  央行探索应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专项基金,对符合条件文化企业给予贷款贴息,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对文化企业提供担保,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方式,多渠道分散风险。将研究建立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以参股、委托运作和提供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支持担保机构设立发展,支持服务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 央行还将积极支持和培育宣传文化部门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作用,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纳入投融资优势项目数据库的文化企业,引导金融机构优先支持纳入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的文化产业项目。

3.2开创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

  文化产业信贷申报评审系统 “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是由文化部主办、委托中通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和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运行管理的,以促进文化产业和金融业结合发展,不断完善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立健全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目标的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平台主要功能是发布最新资讯、政策法规、项目及产品、行业资料等信息,在线受理信贷申请、产权交易、补贴申报等业务,开展项目推介、上市推荐、产品发布、业务咨询等服务。

3.3建立文化企业信贷申报评审系统

  文化企业信贷申报评审系统是文化部为加强文化企业与银行机构之间联系和有效沟通,建立起便捷的文化产业信贷渠道,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而建设的互联网在线服务系统。该系统主要功能是为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提供在线申请银行贷款服务。文化企业可以通过系统窗口查看系统中银行机构所提供的信贷产品,并选择合适的银行提出贷款申请。企业的贷款申请经过各地文化部门的审核推荐,专业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分析,最终由文化部将其中发展潜力良好、符合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引导方向的文化产业项目推荐给与文化部有良好合作关系的银行机构。

3.4 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携手合作

  自2011年3月以来,文化部先后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建立了战略性的部行合作关系,尝试文化产业信贷融资的新模式。短短一年时间,已有23个经各地文化厅局报送,由文化部推荐给银行的申贷项目基本落实,涉及金额60多亿元,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加入,能够缓解中小文化企业与商业银行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支持中小创意产业的发展。

  

4 总结

  近年来虽然金融机构介入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有较大提升,可融资支持对象仍仅限于点,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少数具有较强品牌优势与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一些能带来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文化项目,尚未推广及面,文化融资重点应落在中小企业上。本文旨在分析出这些存在的困境和其解决的办法以及创新融资方式,促进我国的文化产业融资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文化产业融资新出路。

  

  

  

  

参考文献

   [1]刘丽.浅谈辽宁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现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0(6):22-24.

   [2]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4-36.

   [3]冉陆荣,吕杰.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集体林权改革前后辽宁林业产业发展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3,3(4):4-9.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wenhua/7872.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2月9日
下一篇 2014年12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