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论文】浅谈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文化教育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它的宗旨在于吸收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克服其落后性,为造就有中华民族精神的接班人服务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优秀传统文化做为基础,思想品德教育将流于形式。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于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精神财富。而思想品德课作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一门学科,与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密切联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势必使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苍白无力。下面我就自己在平时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谈点体会。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想品德 优秀

一、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浩瀚而深远,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智慧的结晶。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以其深厚的底蕴和深邃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思考。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继承中华民族的瑰宝,以及自身的审美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很有帮助的。那么在教育学生时,一是要教育学生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二是要教育学生克服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局限性,二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贾庆林主席在其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可见教育我们的后代继承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于我们今天的现代化事业意义深远,所以必须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传统文化教育时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的原则。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四有”新人。因此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上,应不能背离这些思想的指导。

2、坚持世界性与中华的民族性相统一的原则。

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各国发展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所以我们在平时教育时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也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我们主张各国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多样化,共同繁荣进步。

3、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原则。

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能迷失自己,不能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而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对于外来文化,不能照抄照搬,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一个自我更新、不断发展而又兼收并蓄的开放体系。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

三、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对于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重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既要注重思想性,更要注重知识性。所以传统文化教育只能渗透到讲课的过程中,而传统文化又博大精深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灌输应该抓住重点,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传统文化的重点说到底就是爱国主义的教育。胡锦涛同志,高瞻远瞩,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为公民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而中国传统文化更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看成不变的主题,自古以来敬业奉献、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都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必将成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

(二)、抓好四个环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要注意做到引导发现传统文化——分析讨论传统文化——肯定否定传统文化——实践践行传统文化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从生活上面寻找文化传统的踪迹,通过分析讨论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他们反省思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思想品德教学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可以激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有利于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中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很大的启迪作用。

(三)、利用四条途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1)、利用思想品德课的各个环节进行文化传统教育。我们应该在思想品德课的导入新课中运用成语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吸引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在讲孝敬父母时,可引入周朝闵子骞“单衣顺母”,汉朝黄香“扇忱温衾”的故事;“管鲍之交”、“高山流水”、“程门立雪”等成语典故,既能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受到强烈震撼,又能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兴趣,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传统文化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我们如能较好地利用名言警句讲授新课,能使课堂教学耳目一新,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八年级上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引用我国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言,《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所引用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这些思想对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品贡性格形成时期的中学生来说,不仅有利于他们学习期间的成长,也影响着他们的一生。教师在课堂练习应善于挖掘诗词的思想内涵,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例如,在做“爱洒心间”练习时,可引入《游子吟》和《诗经》里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诗句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体会我们子女应如何孝敬父母。在反思环节上,利用《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国古训美言编辑成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反思 ,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教师通过各个环节的传授,让传统文化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2)、开设专题讲座。这是比较集中系统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如:九年级可以结合“民族精神”教学进行“玉林人文文化”教育、结合“小康社会”“两会”教学进行“国情教育”的专题讲座。在上专题讲座时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现实来组织讲座内容,方法上多用启发式的教学,多让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由认识转化成内在的行为方式。

(3)、引导学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类大众传媒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这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思考,去利用,让学生在分析思考中吸取,在吸取中成长。

(4)、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在讲授《世界文化之旅》时,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重阳节每个节日活动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通过这些节日的活动,让我们学生能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并对本民族的文化加以尊重和保护。所以这些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的节日的氛围,就为孩子们认识历史了解传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作为一名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教师,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学科教育学习中健康成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sixiu/5435.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21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