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思想品德课应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提高学生学生的兴趣,本文结合教学案例,论述了如何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策略、幽默教学策略和多元智能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趣味 策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论越来越深入人心。作为国家课程计划要求的一门主要学科——思想品德课,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也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是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以其最饱满的状态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发挥出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对思想品德知道产生兴趣。近年来,现代教学论越来越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就思想品德课趣味性教学谈几点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要注重启发、点拨、诱导,知识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不断生成的。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铁吸铁一样,有多在力量的磁,便吸多大份量的铁,所以情感这一东西,是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平时许多同学谈论时事政治,国际大事时可以高谈阔论,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一上思想品德课就无精打采,认为内容太枯燥。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直观的影像﹑音乐﹑故事等手段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例]在《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导入中,让学生自己扮演船长、女巫、和船员表演课本剧《聪明船长智胜女巫》,通过多媒体和旁白,营造出这样的情景:船员被女巫的歌声迷惑,其他船只触礁沉没,奥德赛船长运用智慧战胜女巫的歌声,顺利通过渡海,然后让学生思考:奥德赛船长靠什么使船只顺利渡过海峡,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加上教师的归纳,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具有积极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又比如:教学《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时,教师的设计如下:
用多媒体播放《走进新时代》flash,播放后再让学生回答教材中提出的三个问题:
(1)中国人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当家作主站起来的?
(2)我国现在正处于怎样的新时代?
(3)这首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过了怎样的奋斗历程?
通过这组题目,赋予了学生己有的经验意义,引发学生思考、交流、归纳、加工,从而使学生己有的经验得以明晰并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这样就实现了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学生自主建构、形成及发展思想品德的过程。
二、幽默维情,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一节课45分钟,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会呈现出一个小小的疲劳波谷期。
因此教师要适时的调整教学策略,适当的时候一个诙谐的幽默,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中。
例如教学:“三资企业”这部分内容时,有位教师就引用了幽默:“父亲的无奈”。老王被厂里辞退后总抱怨他儿子,别人很疑惑因为老王的两个儿子都很有出息啊。一问之下,老王托出了事情的原由:老王就是因为他儿子才失业的,大儿子博士毕业后在中日合资企业替日本人干活,二儿子读完硕士后找的工作是一家韩国的独资企业。他们生产的产品和老王所生产的是竞争关系。刚一讲完,学生们情绪高涨,积极主动的展开对“三资企业”的讨论,轻松愉快地就弄清了三资企业的区别。
思想品德内容相对来说较为抽象,如果从概念到概念,就事论事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内容太枯燥,会产生厌学心理。教学幽默可以激发学生思维,舒缓紧张心绪,提高学习的热情,增强教学的效果。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维提斯洛夫也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教学幽默应该以紧扣教学目的和内容,否则的话就会舍本求末。
三、多元智能开发,激发学生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我们要让学生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积极开动脑筋,学会思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智能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引起了世界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促进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有九种之多,除了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两种基本智能外,还有空间智能、身体智能、人际交往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七种智能。人类个体的不同在于其拥有智能的程度和组合的不同,在我们思想品德内容教学中可以用多种方式加以呈现,让学生的多种智能得以展现,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例如在“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的教学中就可以有这样的设计:
从语言智能的角度,可以请学生朗读概念,阅读理解、找出异同,还可以请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
从数理逻辑智能的角度,可以请学生测量污染程度,算污染和破坏带来的损失;还可以给出例子让学生进行归纳类推,比如说:汞与重金属污染如同 与 ,答案是多样的,可以是或噪音与噪声污染,CO2与大气污染,或荧光与光化学污染。
从空间智能的角度,可以让学生画出有关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的漫画,还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回想看到或听到过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场面,然后进行思维构图。
从身体运动智能的角度,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比如说请学生分别扮演人类、森林、动物、植物、水等角色,通过表演展现出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水体变质、气候异常等严重的后果。还可以让学生操作计算机查资料。
从人际交往智能的角度,可以开展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让人际交往智能强的学生组织小组同学的合作,教师在旁适时的进行交际策略的指导,合作可以是课堂内合作,也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小组成员可以是同班同学,同校校友,甚至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国内或世界各地的中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合作,共同探讨全国乃至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
从音乐智能的角度,可以请学生欣赏斯笛文•哈尔本的《光谱组曲》和林姆斯基的《大黄蜂飞行》,通过两段不同风格和意境的音乐去感受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一种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生态平衡的环境;一种是狂风暴雨、水土流失、生态失调的环境。也可以请学生欣赏甘萍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娓娓地道出了一位女大学生,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身陷沼泽,牺牲生命的动人故事。这比教师单纯讲”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效果好得多。
从自然观察智能的角度,可以让学生观察清洁水和污染水,尝一尝清洁水,闻一闻污染水,比一比两种水。还可以利用双休日去污染区域走一走、看一看,实地考察。
从自我认识智能的角度,可以请学生写课堂日记,对所学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和感悟;还可以让学生自选调查课题。
以上设计,解放了学生的头脑,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从多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的兴趣有许多方法,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不同才能、特长、兴趣和性格的学生才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效益才能提高,学生才能逐步成为有个性、有智慧、有品德的人。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sixiu/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