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使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就成了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需重点思考的问题。对于数学课堂而言,变式教学是一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多变的问题进行思考,发现其“不变”的本质,继而对变化规律进行探究的教学方法就称之为数学变式教学。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变式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变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实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变式教学、措施

1引言:

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变式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已受到了广大数学教师的青睐。依靠一个问题的变式使一类问题得到解决就是数学变式教学的主要目的。运用变式教学,数学教师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思考、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对问题的本质以及内在规律进行探索,并形成科学合理的思维体系。针对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里的运用,笔者提出了自己浅薄的看法。

2运用变式教学的意义

2.1运用变式教学,可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教师就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使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得到激发。运用变式教学,可达到一题多用的目的,使数学知识更具创新性以及趣味性。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就可得到有效调动,他们也会更乐意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

2.2运用变式教学,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

一般来说,发散思维的一大内在特点就是具有高度的广阔性。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如何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运用变式教学,可达到一题多变的练习效果,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大。在多次实题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轻松地学到了更多的数学知识,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另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难点,数学教师需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练习题进行精心设计,旨在使题目具有明确性和针对性。这样一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得到了有效培养,而经过一系列的拓展训练,他们的思维广度也得到了提升。由此可见,变式教学的合理运用可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3运用变式教学,使学生思维的深度得到培养

通过保持问题的本质,而对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巧妙变化,最终使学生透过现象对问题的内在特点以及规律进行发掘就是变式教学运用的目的。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变式教学,可使学生从一个全面而独特的视觉去看待问题,进而掌握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另外,巧妙地运用变式教学,可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突破思维僵局,懂得从深层次去分析问题。

2.4运用变式教学,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好问题同某种蘑菇有些相像,它们都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围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几个。”可见,努力钻研以及用心思考的程度决定了创新是否成功。在数学教学课堂上,针对一个难点,数学教师可积极对类比、特殊化、联想以及一般化等思维方法进行合理运用,对问题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探究,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模式,对问题的内在本质做出发现。另外,数学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对思维的心理定势进行克服和改变,在进中求通,最终获得创新思维能力。

3变式类型

3.1概念教学里的变式

在数学概念的形成阶段,相比于数学概念的定义,对其内在特征以及外延进行揭露的过程显得更为重要。在概念的形成期间,我们可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变式教学进行运用,这其中主要包含了概念辨析变式、概念引入变式以及概念深化变式。依靠运用变式教学,我们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参与概念形成的全过程,并对数学概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掌握。最后,老师可对问题情境进行巧妙创建,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创造,最终获得创新能力以及高度的概括能力。

3.2习题练习里的变式

对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来说,习题变式训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习题变式训练,可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以及习惯得到形成。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数学的认知体系,并懂得运用创新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变式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4.1理论联系实际,使问题实际化

在数学教学课堂里运用变式教学,可引导学生在变化的过程中掌握到不变的规律,最终发现问题的本质。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比方说电费问题、燃气费问题等。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就可对变式教学进行积极运用,将电费问题转换为出租车打的收费问题等,旨在让学生将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另外,巧妙地对变式教学进行运用,可使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得到提升,进而调动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老师可积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并养成积极讨论的习惯,最终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4.2加强习题的变式训练

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来说,习题练习环节是极为重要的,诸多数学思维方法都可在例题里面找到。依靠习题的变式训练,我们可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掌握,并从众多的习题里面总结出解题思路。在所有习题里面,填空题是一类常见的题型,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我们可以选择题为例对变式教学进行合理运用。比方说,可先设置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从一米长的绳子中截去一半,然后将剩下的绳子再截去一半,如此下去,倘若要使最后所截的绳子不足一厘米,那么需要截多少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运用变式法转换题目:一根木头长为a米,首先截取全长的1/2,第二次截去1/3那么剩下的长度为多少?依靠这样的变式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仅得到了锻炼,他们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4.3对正例变式和反例变式进行合理运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例子原型及其变式为正例变式的主要体现模式,但是运用正例变式,学生们往往会将典型特征误当成本质特征,最终无法掌握到概念的本质属性。另外,在概念的例子中,概念的本质属性都是一样的,因此倘若要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掌握,单单从原型的标准特征出发是完全不够的。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正例变式进行运用以外,还需积极对反例变式进行运用。比方说,针对“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一命题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举例说明这一题目,老师可指导学生从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入手进行判断,进而对其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进行区分和了解,然后就可举出反例了。

4.4对对象的存在背景进行改变

一般而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对象的存在背景进行改变可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此种方法主要表现在关键词以及相似情景的变换上。比方说,在对双曲线以及椭圆的相关概念进行学习时,老师可指导学生对概念的关键变化词进行捕捉,通过椭圆背景和圆的背景的替换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对变式教学进行巧妙运用可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运用变式教学,,一方面可使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使他们拥有积极创新、勇于挑战的精神,而这,正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严昌宝.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1(07)

[2]杨莉.浅谈变式教学在数学试卷分析课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

[3]蔡建华.变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福建中学数学,2006(02).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shuxue/4602.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19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