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活动就是将眼睛所见,引起内心冲动而通过手的动作描绘出一个“无中生有”的艺术活动。表现对世界初步认识和表达真情实感的幼儿绘画以其纯朴、率真的特点也愈来愈受人们的关注,孩子在不能流利说话、顺畅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时,需要用另一种表现形式,而绘画就是一种好的表现形式,它可以让幼儿在绘画中获得满足感,感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幼儿绘画的过程是用心灵重新建构世界,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情感的过程。许多幼儿经常重复画以前画过的或熟悉的东西,如女孩子反复画花草树木,男孩子反复画枪炮军舰等。究其原因,我认为与孩子不能细致观察和体验周围事物与现象有关。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幼儿常常把握不住事物的全貌和本质特征,也不知道如何表现,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不是教幼儿绘画技巧,而是让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逐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绘画活动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中的一种。绘画活动能给幼儿带来快乐,是发展智力和培养性情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扩大幼儿视野,增进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认知的经验。幼儿在绘画活动中,锻炼了手脑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获得绘画技能的同时,陶冶了艺术情操。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一)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主题活动,根据建构式教材课程的特点,提供美术活动机会和丰富的材料,可通过主题活动,开展相应的美术教学。如主题活动“落叶飘飘”“有趣的石头”“小小蛋儿把门开”,可让孩子把玩树叶、石头、鸡蛋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绘画材料(棉签、颜料、油画棒)进行涂色,绘画图形、线条、图案,提高了孩子绘画技能,培养了学习兴趣,整个活动孩子身心轻松、愉快。
(二)提供线索,诱发幼儿思考、发现、塑造
在教学中,寻找“桥”和“船”的关系,制造悬念,诱发幼儿想看、想知、想做的好奇心,去发现、思考、完善、改造、塑造丰富多彩的美术形象,随机向孩子提供作画的线索:可向幼儿而展示一完整事物的某一部分,引导想象其他部分;或向幼儿提供抽象的线条和图形,帮助幼儿把握经验现象与相似事物的作用,或向幼儿提供一群相互联系的事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标志,刺激幼儿想象与它相互联系的事物并表现出来;可根据主题创作,向幼儿提供语言符号的刺激,从而与幼儿已有的经验相关联;通过各种方式激活孩子创造的灵感,使孩子进入良好的创造状态。
(三)善于利用多种条件,培养幼儿想象力
根据主题创设浓郁的美术欣赏氛围,形成良好的欣赏环境,发动家长收集相关的图片、实物,布置相应的活动区域,让幼儿随时摸、看、玩,加强美的视觉感受。
帮助幼儿获得各种经验,丰富表象的储存,通过借鉴和欣赏,提高幼儿多方位、多层次的艺术修养。
幼儿绘画主要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幼儿敞开心灵的大门。因此,所画东西对幼儿要有强烈的吸引力,即先娱目动情,才能激思励志,而这一切都需要幼儿有一定的经验。幼儿所获得的经验,一般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指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直接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应创造条件,经常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让幼儿身临其境,玩耍、游戏、观察体验,感觉大自然的变化,捕捉感兴趣的事物的形态。间接经验主要是通过语言的描述,如讲故事、猜谜语、儿歌、童话、神话、听音乐、看展览、看录像、自制面具、游戏等,在各种活动中让幼儿用眼睛去看,用脑子去想、去记,通过行动去体验,用现实的刺激促使幼儿的想象运动起来,经过加工,创造性地外化于画面中。所以幼儿经验越丰富,表象储存则越多,幼儿头中的形象也就越鲜明,内在的创造冲动,就越容易产生。
借鉴和欣赏是幼儿绘画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对不同画种、不同技法的作品进行临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但不是一味地临摹,不是机械地重复别人的东西,而是幼儿自己特点的充分表现,画出有自己特色的画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强调幼儿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表现绘画作品,同时体验多种传统技法的价值,两者自然融合,才能画出有创新、有创意的作品。欣赏是幼儿学习与比较的过程,幼儿欣赏名画家的画或中外优秀幼儿绘画作品,从中去发现、去辨别,并悟出道理,看谁画的颜色搭配好,谁的画构图有主有次,谁的画画得更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通过品评,可使幼儿的自信心逐渐增强,使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不断提高。
在绘画活动中,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避免形成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如绘画“太阳”时,可提出“太阳都是红色的吗”“太阳一直是圆的吗”让幼儿戴不同的墨镜观察太阳、感知颜色、形状变化,通过教师设问、肯定,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画出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教师肯定孩子的想象,孩子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会随之出现扩张。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多提问、多肯定幼儿,可引导幼儿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他们天真的乐趣、独特的想法往往给人以新的启迪。
(四)幼儿通过在玩中观察,在情境中培养感情,激发兴趣,活动中思维想象,达到主动地创造表现。
罗恩菲尔德说: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的直接体验,可以发展幼儿观察力和想象力。在幼儿绘画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调动幼儿各种感官。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让幼儿表现他们摸到的、听到的、尝到的、闻到的事物,将模糊稍纵即逝的表象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象,而不能用教师的手来代替孩子把它说出来、想出来、画出来,引导孩子看事物,帮助他们观察、领悟同一类物象不同,让孩子了解到正是这些不同,才赋予各个物象的特色。教师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让他们快活地、自由地表达感受,大胆地用画笔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并给予恰当的辅导,促进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发展,美术教育才会达到硕果累累。如表现绘画“鸡”的主题,让孩子看鸡、摸鸡、逗鸡、逐鸡,观察鸡活泼、欢快的神态、悦耳的叫声、优雅的舞姿、柔和的绒毛,孩子通过细致观察、思考、体验、创新绘画过程,给幼儿的创作活动带来永恒的乐趣。
(五)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师幼互动,营造快乐教育的氛围。
幼儿表现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现在的绘画活动往往只给幼儿一纸一笔,无法激起幼儿创作的兴趣。因此,教给幼儿运用多种工具、方法,如竹签、棉团、色纸等,运用喷、洒、印、拓、吹等多种技能,往往会产生奇妙的效果。肯定幼儿独特的潜能,鼓励多方式的绘画创新方法,让幼儿带着喜好的情绪,兴致勃勃地参加活动,使幼儿学习处于最佳竞技状态,从而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绘画教学中,借助于剪纸、实物、喷画、撕纸、布贴的表现手法,尝试各种方式绘画,增强幼儿绘画兴趣。如撕纸画可将画面的主要形象用纸撕出来,贴在背景图上,再用油画棒添画鸟、鸡、河,点缀装饰。在区域活动中,结合建构教材主题“香香的蔬菜”“落叶飘飘”,用树叶粘贴树林、房屋,用油画棒、颜料涂色天空、草地、添画人物、动物,藕、蔬菜拓印花卉等,将画面表现得清晰且富有表现力,自始至终沐浴着温暖快乐的气氛。
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应充分认识、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尊重幼儿在绘画中的独特、纯真、稚拙的造型和色彩,培养其创造能力,挖掘每一位幼儿与众不同的独特潜能。注意发现画面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能传达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点点滴滴的创造,提供机会与他们分享、交流,了解孩子,善于观察,让他们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快乐健康地成长。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meishu/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