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论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感受力的培养

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在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美术的作用定位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那么,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发掘教材内涵,培养审美能力

高雅的艺术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在高中美术教材中,所选的教学内容都具有审美功能,学生在不同的方面能感受美的熏陶。所以,在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能“慧眼识美”,努力发掘教材中的美,使学生对作品由外部感受开始,从表到里,从现象到本质,发现教学内容中内在的美,从而提高对美术的自我审美能力。

山东美术出版社的高中美术教材中所选的美术作品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是人们审美意识的集中反映,在教学之前要先发掘出作品所蕴含的美,引导学生去欣赏它的美,去审阅它的美。 例如山东美术出版社的高中美术教材《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五课《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为了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比较鉴赏能力及直观审美鉴赏能力,我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熟悉教材,把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进行对比,同时结合这两部作品的民族历史文化,发掘出它们内在的文化底蕴。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分析内容,并形成表格,把此中西方宫殿建筑结合起来对比、分析、讨论,从而去了解中西方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及风格差异。

二、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1、情感体验法。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受教学内容的的美。如果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绘画技巧的教学,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也不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教学时重点要放在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方面。正如孔子所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把全身心投入到绘画当中去了,才能对“一根树枝,一片花瓣,一根尾巴”等产生感情,才会产生美感。如《美术鉴赏》第二单元《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一课中,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花卉禽鸟,在绘画中表达它们的生命力,同时联想人们和动植物之间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这些生物的情感,并运用色彩、光影、质感、空间等绘画手法,把自己的情感糅杂在里面,把客观之真也理想之美结合起来,表达自己的真实内心世界。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感受、理解的引导,强化审美感受。则学生上美术课就不再是枯燥乏味了,而是积极的态度,实质是审美能力得到了体验和培养。

2、辩证分析法。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时,对于教材的教学内容,我们要一分为二,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法去鉴赏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如《美术鉴赏》第二单元《中西神像雕刻》一课中,为了能使学生全面地、辩证地对中西神像雕刻的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同时更深层地掌握审美能力,我要求学生对中西神像雕刻作品的特征、创作风格以及创作思想逐一对比。从而了解中国佛教雕像的变化过程是遵循民族化——世俗化——人性化的发展规律;西方神像的雕刻,主要是通过神像造型的“人性化”,来讴歌人体之美和人性的情感生活。只要通过辩证分析法,学生才能准确地把握审美教学的精华,提高自我的审美观,提高自我审美的修养。

除了,对中西方雕刻采用辩证分析法,对于西方雕像的教学,我也采用辩证的方法。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对西方雕像教学时,要辩证地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某些雕像的认识。正确引导学生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例如:课本中出现的举世闻名的《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她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她体现了古希腊人的审美理想。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女神丰腴饱满的身体与端正、大方具有古希腊妇女的典型容貌,使整个雕像体现了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于这类雕像往往持反对意见,认为它不符合中国道德规范,是另类的作品,是违背了祖训的、低俗的、不雅的作品。所以,作为美术教师,既要从生理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这是人类对自身完美的不懈追求,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人类对自身完美的追求,只在注重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才是真正的美,才是思想上和形体上统一的美。

所以,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明白:按照美的规律去寻求形体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得到教育,受到激励。这样的审美能力才富有内涵。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meishu/4851.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19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