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当前,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渐认识到环境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这基础上,党在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文明的高度。而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再度实现了从生态文明建设国策向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使战略国策落地升级。这就需要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探讨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内涵,阐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蕴与价值取向,旨在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观;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深化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解决的是如何落地“到位”实施的问题。如何将生态文明全覆盖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全过程,全会明确提出了通过“系统的制度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地问题,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又一次升级。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生态、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危机,这就需要我们对马克思生态观进行研读,结合中国当前实际情况。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一、 马克主义生态观

由于考虑到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当时的人与自然冲突没有像现在这么严重。所以,在马克思的相关著作中并没有对生态这一块进行独段成文。但不等于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相关理论没有论述。只是散落于唯物史观等相关理论中。首先,生态观是人类对生态总体认识和根本看法,是建立在多学科的基础上所提供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并在人类-自然全球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哲学世界观的概括,能够用以指导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基本思想。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具有相对对立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系统中不断发展、成长。因此,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能够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对自然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指导着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人不是被动的适应自然,而是可以遵循自然基本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主义生态观,通过几代人的不断发展与认识,最终形成了“生态文明”这一历史性概念。为了更好地完善与落实这一概念,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首先,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存在物,是人类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人类诞生之初就是与生俱来的。另一方面人的肉体的、理性的、对象性、自然性的这些特征与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同样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而非外来的征服者: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而非单纯的改造对象。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与其他自然物有着共生共存的关系。

其次,人是自然的无机物。[2]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生产中经过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变换,把自然这个无机身体部分变成了自己有机的身体、维系和延伸着人类物理存在;”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无机界。

再者,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自然界的变化发展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人类的认识应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自然界的表面现象,来发现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这就要求我们不能随意的根据自己的意志来根本的改造自然,要按照自然客观规律办事,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如果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就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3]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给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通知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像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中国的发展长河中,常常出现因违背自然规律,而导致气候环境变迁,最终使生态环境不适宜人类居住,城邦逐渐消亡。在中国古代最典型的例证是楼兰古国的消亡,楼兰位于今天新建罗布泊地区,起初城邦周围绿树成荫,水道纵横。但是,随着,楼兰人口的增加,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耕种土地,开始大量的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使得整个气候环境变得越老越不适宜人类居住。到了今天,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些地方今天竟成了不毛之地,因为他们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积聚中心和储存库。马克思认为,人类可以利用自然,尊重自然,但不能脱离自然整体属性,更不能让自然的一切来服从人的意志。因此,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无论人类科技如何进步,都会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否则,会违背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这会加剧人与自然的对立性。

最后,人与自然必然趋势是和谐。马克思的生态观认为,人类可以利用现有科学技术队自然进行合理的利用,让自然能够更好为人类发展而服务,但又强调人类利用自然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使自然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自我恢复。尽可能的对自然加以保守,是人类与自然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马克思认为:作为人类生存条件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通过劳动实现的物质变换,包含着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里指的物质变换就是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含着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是同一个维度的历史过程。

1、人与人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追求人与人的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价值取向。马克思生态观的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键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以生态文明为前提。注重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和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是人的社会关系,只有当人们真正认识、掌握和善于运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时候,人才有了真正的自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制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自然现实的存在关系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即劳动实践客观存在。这就使得在劳动和实践的形式中领会和把握现实的自然界及异存的方式成为可能。中国倡导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每个人各司其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最高层次。人是社会的主体,人通过在一个社会中进行劳动实践,所结成了不同的社会关系。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进行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这就是我们所谓之努力奋斗的所要达到的共产主义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真正解决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因此,人类要想真正实现自我变革,引导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必须要完善现有的社会制度,协调人同社会的关系。真正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的当代价值

马克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对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1、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最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确立。但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局限性和历史的阶级性不断的显现,资本主义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不懂得保护和珍惜有限的自然资源,,缺乏社会责任感,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人类面临着长久而持续的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告诉我们,违背自然固有的规律,必然使人类面临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的全球性问题。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各个方面得到长足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凸显出来,环境污染不断恶化,生态破坏不断加剧,能源自我供给不足十分严重。所以,依照我国现有的实际国情,不可能照搬资本主义发展方式。因此,我们提出了建立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的发展为理论指导。马克思基本观点是:人类与其说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如说是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这构成了人与自然界的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内容。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不仅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独立大的问题加以阐述,实现了从以两型社会为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向“五位一体”进行生态文明晋阶,而且从赋予生态建设的功能上看,也实现了根本性升级。在治理模式上看,自然资源资产权制度改革,将会使中国走动力内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实现新突破。近年来,我国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既讲求经济效益,也注重社会效益,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3、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新的经济系统为支撑。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成功,最关键的问题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经济系统能否建立起来,将市场机制导入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遇到能源环境危机,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新亮点。

  第一,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是让市场在生态资源保护和使用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现有的市场经济定价机制,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是可以免费使用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从市场原理看,要使自然资源纳入市场定价机制的前提,就是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健全和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不是要改变自然资源国有性质,而是对资源使用权进行确权和清晰化改革。

自然资源产权改革,会推动以自然资本增值为基础绿色经济的发展。生态自然资源产权改革,不仅可以使自然资源成为有偿使用资源,还可以使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发挥资本的作用,实现生态财富的增值。

第二,在保护管理体制上,要为生态保护建立一个体系严密,高效化的管理体制。正如在市场经济本身具有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生态资源具有天然的不可独占性的特性,决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既需要最大限度利用市场价值,还需要把不能纳入市场机制部分,通过政府和民间社会的力量来进行还需要加大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战略领域、宏观领域的治理。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mazhe/4408.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17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