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浅谈民间手工艺

摘要:民间手工艺是一门历史悠久,具有中国独有的特色的一门艺术。它的种类颇多,分类依据也各式各样。最为常见的有刺绣,竹编,草编,漆画等。由于各地区的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各地的手工艺品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同时也充分的展示了中国手工艺术的风采。梳篦刚开始是用来梳理头发用的,活来被古代的女性用作装饰品,插在发髻上面,梳篦在现代的用途就更为广泛了,除上面的一些用途之外,还是现代人用来送礼的首选,还被一些饭店,展览厅,等地用来当作展品。梳篦的主要材料就是木材,其中黄杨木最为名贵。

关键词:民间手工艺、常州梳篦

今年学校开的选修课中,有一门课光从名字上看去,就非常的吸引人,那就是民间手工艺。学校每个学期每个学院都会开设一些相关的课程,供全校的学生选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任何一门课程。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业生活,而且还可以开矿学生的视野,学习一些民俗风俗,了解中国各地区的一些民俗。

   中国的民间手工艺开始是指民间的劳动人民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和平日里的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品。民间手工艺品的种类非常多,比如说刺绣,印花,剪纸,草编,竹编,皮影,梳篦等。下面就以梳篦为题材,介绍一些相关的内容。

   民间手工艺具有的特点主要有:它具有其本地的独特的风格。许多的手工艺都是随着当地的习俗而发明出来的,有些也回随着当地的季节变化而变化。有些民间手工艺是比较注重它最终的整体效果的,色彩非常的鲜明,让人一看就简单明了,独具匠心,制作工人们的手法也非常的熟练,可以很快就完成一件简单的工艺品,工艺品配合那些协调的构图、流畅的线条和协调的手法,再加上一些夸张的手法,因此而具有很强烈的装饰趣味。民间手工艺还非常的实用,功能也非常的多。

梳篦包括木梳和梳箕。齿稀疏的称作为梳,齿密集的称作为篦。制造梳篦最有名的地方就属常州了,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梳篦刚开始是用来整理头发用的,后来古代妇女用来当作头饰,插在发髻上,时间一长还形成了一段插梳风。由此可见,梳篦在古代就是那么的常用。

梳篦的制作是非常精湛的民族工艺,它的用料精良,制作的过程也甚是讲究。梳篦的主要取材为木材、兽骨、毛竹等等。梳篦的选材也非常严格,它的工艺也十分的独特。制作梳篦的材料主要为黄杨木、枣木、石楠木,全程下来需要28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用黄杨木制作而成的梳篦,因为它本身的质地非常的细腻,纹理也非常的清晰,而且据专家的专业研究,还有延年益寿、刺激头皮、活动脑细胞、治头痛、去痒等功效,尤为珍贵和流行。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不仅用到了调、刻、描、烫、镶嵌等等传统的技法,有的还加上了一些当地特有的工艺。

   梳篦在民间的习俗、礼节、婚俗、丧俗中也有着不同的趣味。梳篦的买卖制造在古代和近代业中,享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权利,它在旧时的十三行买卖中被列为头行。梳子在一些民间的婚俗中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印度的某个地区,男子把梳子当作求爱的信物送给自己喜爱的女子,而且梳子也是当地必需的陪嫁物品。与此相反的是,梳子在某些民族当中又是非常忌讳的,我国藏族梳子必需藏在非常隐蔽的的地方,如果放在容易见到的地方则视为不礼貌。梳子在我国古代的桑葬礼节当中,用作陪葬的物品放入棺材当中去,现在的考古专家,只要根据陪葬的梳子的数量、品种、质地就可以判断死者在当时的地位。

   在这个更新飞快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梳篦也随着发生了一些深刻的变化,它早就不是一种单一的生活用品了。目前,木梳早就突破了几千年来的一程不变的传统的样式,梳篦的产品也进行了更新换代。先已经生产出了各种造型的梳篦,有专门用来工艺欣赏的,有专门用来按摩的,有专门用来作旅游纪念品的。小小的一把木梳,既方便携带,又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还有谁补喜欢它呢?现在的梳篦题材也是各式各样,有历史上的名人名物,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鸟走兽,有中国人人为皆知的民间传说,有中国各地的名胜古迹,有各种各样的花卉,还有中国北京最有名的京剧脸谱等等,总之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生产商制补出来的。

   民间手工艺的课上,老师叫我们每个人动手做一件工艺品,后来大家统一决定做梳篦。刚买过来的梳篦只是经过了一些粗略的加工程序,后面的步骤都需要自己来完成。买过来的有四大美女,麻姑献寿等。我选了貂蝉的木梳。

   画梳篦,首先要知道配色,哪一种颜料和哪一种颜料调在一起形成另外一种怎么样的颜色。其次就是颜料要调匀,要不然涂了之后一眼看上去就会不匀称,如果没调匀就会影响最终的整体效果。最后还要懂得颜色之间的忌讳,如大红忌讳和大绿搭配在一起。

   图案绘画,就是给单调的木梳绘上五彩缤纷的图案。画第一面时,因为好奇就没有琢磨太久,就直接调色,然后就照着图案直接上色,因为是第一次,没有一点点经验,所以弄了好久,但是最终的结果确在意料之外,和图案相比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在画第二面时,首先用铅笔先把图案画上去,然后再照着给定的图形,用勾线笔给梳篦上色,这样画上去的效果就比之前的要好的多。

   给梳篦涂了彩绘之后(做的非常精致的话),看上去就十分的有韵味。梳篦上的图案可以根据梳篦的形状和自己的爱好再加上自己的想象,随意发挥。厂家给定的图案全部都是人物类的,但是我见我同学画出来的图案有各式各样的,而且也都很漂亮,由此可见,画梳篦是灵活性的。从画的梳篦效果,还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细心粗心与否。

   通过这一次的亲身体会,我感觉到了中国的手工艺是多么的奇妙,可以把一块没有用处的木材变成了一块宝物。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亲自见证了一把梳篦从刚出场到完工的所有程序,这是一个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过程。通过这一次的制作,我感觉我似乎融入到了其中,亲身感受到了其中的奥妙。

   在上这门课程之前,我只是对周边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工艺品有一些了解,而且了解的并不是很多。自从选修了民间手工艺这门课程之后,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会放映一些关于手工艺品制作的视频,同时还会附带一些讲解。在学习了民间手工艺这门课程一个学期之后,我对一些工艺品的由来、制作过程等都加深了了解。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将更多的空余时间用来关注那些新型事物,那些具有民族特点的工艺品则不是很受欢迎。所以,我们不仅要保护它,还要传承下来,因为它不仅是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工艺,还是无数劳动人民辛苦和智慧的结晶,同时还具有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我们要让它经久不衰的流传下去,不仅要遍布中国,还要流传到国外去。虽然说目前国外有一些中国的民间手工艺品,但是数量还是不怎么多,宣传的还不到位。

结束语:民间手工艺是一门很有艺术的课程,它是中国的非物质遗产,它活灵活现的展示出了当地的民俗,以及中国古代的一些传说等等。总之民间手工艺是具有当地特色,而且是根据当地的材料,就地取材,和当地的一些忌讳和风俗而生产出来的工艺品的总称。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lishi/9007.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2月22日
下一篇 2014年12月22日

相关推荐

  • 【历史论文】浅谈保定市城市历史规划

    摘要:保定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该市城市总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保定市城市规划、建设和…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27日
  • 【历史论文】关于家电品牌历史战略研究

    摘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时至今日,家电品牌战略研究理论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品牌战略理论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品牌延伸理论,更是一个空白。但是由于中国大部分家电品牌在延伸的过程中…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9日
  • 【历史论文】探讨建筑施工关键技术

    摘要:建筑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建筑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对新科技成果的运用,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29日
  • 【历史论文】浅谈“淮红戏”历史发展的人类学考察

    摘 要:淮红戏是流行于原宿迁县 、泗洪、泗阳、沭阳、新沂、睢宁一带的地方小戏种,早期主要活跃于地方农村,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该戏同丹阳的丹剧、海门的山歌剧一起被誉为江苏戏曲“三枝花…

    历史论文 2014年12月11日
  • 【历史小论文】浅谈元代骑射表演钩沉

    摘要:以骑射立国的元代蒙古族骑射表演不仅历史由来已久,而且当时广泛普及。骑射表演不仅为元代蒙古族进行军事训练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形成了元代蒙古族善于骑射的风俗习惯,对于元代蒙古族统…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9日
  • 【历史论文】浅谈中日关系

    摘要:我们对日本人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羡慕他们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由于日方的右翼势力不断挑衅,使我们又不能抛弃旧日的仇恨。一有风吹草动就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但是我们必须看…

    历史论文 2015年1月22日
  • 浅析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及得以废除的原因

    摘要:自秦朝创立“三公九卿”以来,整个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发展历程中,皇权和相权之间的争执就成为了一个难以真正回避的矛盾。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官僚集团制约皇权的诸多方式中,宰相制度…

    历史论文 2014年10月24日
  • 诗经中服饰民俗文化考释

    服饰民俗是指以衣服和装饰为内容的民俗文化,它是人类对自身本能的一种高度理论性的发展和文化的体现,是承载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据先秦文献记载,生民之初是没有服饰的。《庄子·盗跖》…

    历史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明后期河南地区水旱灾害与地方社会

    绪论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邓拓先生在《中国救灾史》中曾言到“我国灾荒之多,世罕其匹。”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在与灾荒…

    历史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历史论文】关于新时期园林设计中历史文化的体现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了千年的发展,经过了历史的洗涤,已经成为了当今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宝库。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可以说我国的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自身的历史。在时代…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5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