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探讨建筑施工关键技术

摘要:建筑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建筑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对新科技成果的运用,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建筑施工技术突飞猛进,中国建筑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些充分展示了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实力和发展前景。本文先简要的阐述了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和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然后阐明了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最后对全文作出总结。

关键字:建筑施工 关键技术 现状 重要性 发展前景

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相应政策的出台,我国的建筑业也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比较晚,运用新技术成果的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不足。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相关人士对建筑的建设和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经在许多高层建筑施工中用到现代化技术,如GPS定位技术。

一、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建筑行业在我国能够快速的发展壮大。建筑施工越来越依赖新技术的运用,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用到的技术有桩基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钢筋技术、GPS技术等。

二、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思想水平的深化,人们对住房质量的高低和舒适程度越来越关注,要求逐渐提高。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设变得越发重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的开展需要施工技术的支撑。所以,建筑施工技术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只有在原有施工技术的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扩展新技术领域,才能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住房环境的要求,从而保障建筑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

三、建筑基础施工技术

基础好不好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建筑是否能够成功建成,因为基础是整个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方开挖、基坑的支护、基础混凝土浇筑等是建筑基础施工要做的事。现在高层建筑多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区,为了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建筑企业提高了基础施工的标准,例如对基坑工程的稳定和位移要求更加严格。建筑基础的形式包括: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和复合基础。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有效进行,必须对基础施工加强管理。

四、建筑施工关键技术

1、建筑施工中的GPS技术

现代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GPS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GPS是美国发明的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空间卫星群,地面监控系统,用户GPS接收机三部分。卫星分布在6个不同的轨道面上,有21颗GPS工作卫星和3 颗备用卫星;地面监控系统在整个系统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主要分布在美国本土及其军事基地.GPS 接收机由主机,天线和电源组成,能够获取、追踪、和测量GPS 信号。GPS进行导航定位的基本原理是距离交会法,将GPS信号接收设备安置在某位置,不久会收到来自3颗或更多卫星所发出的GPS 信号,再对所有的信号进行数据分析,从而算出信息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实际距离以及发出信号卫星的具体位置,然后用三维坐标的形式呈现出来。GPS测量坐标系统包括空间固定坐标系统和地面固定坐标系统,地面固定坐标系统易于设置控制点位置,也容易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因此在大多数建筑工程测量中用的很多。

2、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泵送技术

基础筏板施工中的混凝土泵送技术是一项重要技术,是否成功完成混凝土泵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因此混凝土泵送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一般建筑工程特别是高层建筑工程中所需用的混凝土数量多、体积大、强度高,着就增加了混凝土泵送的难度。目前混凝土泵送设备主要分为固定泵和汽车泵,这两种的特点刚好相反,固定泵的特点是成本低,可输送距离长,但劳动强度大,灵活性差;汽车泵的特点则是成本相对高,时间短,效率高。根据两者的特点的不同,在实际施工时混凝土是以固定泵为主,汽车泵为辅的方式泵送的。混凝土泵送设备的具体选择,如数量、方向和空间布置等要根据建筑物的周围的环境、交通状况、泵送时间和泵送强度要确定。

3、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技术是建筑基础筏板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在运用混凝土时很容易出现混凝土收缩的情况,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如受搅拌方式和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混凝土养护技术——养护时间和养护时的湿度条件。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对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加以控制,使之达到所需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所用的是时间越长,进行的越早,达到的养护效果也就越好。目前最常用的混凝土养护方法是覆盖养护,因为它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4、建筑施工中的钢结构施工技术

现代建筑不是和传统建筑一样用木材、竹子等材料最为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而是大量运用钢结构,特别是高层建筑中运用的更加广泛。因此钢结构施工技术也是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钢结构施工技术中钢结构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特别值得施工人员的关注。

五、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5.1 施工技术的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向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任何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它。建筑企业要想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利最大限度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来提高施工计划书编制的信息化水平,并对施工情况进行远程监控。

5.2 施工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

我国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适用范围有限、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使之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进行施工技术的创新十分必要。可进行创新的方向有:混泥土施工、钢结构施工、信息化施工、环保施工等。要实现由传统的人工作业到机械化作业的转变,由施工污染、浪费严重到施工环保节能的转变。

5.3 施工技术节能的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资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才可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施工也要朝着这一方向开展,在建筑施工时可采用遮阳设施和外墙体保温技术来实现着一目标。运用遮阳设施可以一定程度的调整光线射入角度,避免阳光直射,从而降低房屋温度,这样可以减少空调使用次数,最终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功效。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遮阳设施设计时要考虑建筑物所在位置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房屋朝向等问题,最终实现遮阳设计既能满足人们对建筑外形的视觉要求又能达到较好的遮阳效果。外墙体保温技术是将苯板和具有保温性较强的砂浆加到建筑物的外侧墙体内,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外界温度、湿度和紫外线对建筑的影响,最终实现节能的功效。

六、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探讨可以看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也正在向信息化、节能化方向发展,建筑业相关人员要在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方面多投入资金和精力,这样才能为建筑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全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王连坤,孙彤.高层钢结构住宅节能技术分析与探讨[J].建筑技术,201 0(08)

[2]董杰.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J].价值工程,2011.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lishi/7120.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29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9日

相关推荐

  • 浅析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油画

    摘要:本文主要讲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叙述了现实主义起源和理论涵义,现实主义绘画在中西方的发展,并且联系了自己的创作,最后做了总结。现实主义在中国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方式,现实主义油画…

    历史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历史论文】浅谈课堂辅助教学的历史性革命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颇具模拟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

    历史论文 2014年12月24日
  • 春秋盟誓制度之形态及其法律效力

    综述盟誓制度是先秦时期一项重要的法律政治制度,其内容涉及传统文化、法律、政治、社会民俗等多个方面,一直以来,不同领域的学者都对盟誓制度研究倾入了大量的心血,并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相应的…

    历史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历史论文】浅谈西汉汉武帝

    摘要:汉武帝执政时期,西汉王朝达到鼎盛时期,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汉武帝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的伟人…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27日
  • 【历史论文】浅谈民间手工艺

    摘要:民间手工艺是一门历史悠久,具有中国独有的特色的一门艺术。它的种类颇多,分类依据也各式各样。最为常见的有刺绣,竹编,草编,漆画等。由于各地区的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

    历史论文 2014年12月22日
  • 二三十年代现代散文家笔下的北京

    “城市建设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阅读城市也就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

    历史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诗经中服饰民俗文化考释

    服饰民俗是指以衣服和装饰为内容的民俗文化,它是人类对自身本能的一种高度理论性的发展和文化的体现,是承载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据先秦文献记载,生民之初是没有服饰的。《庄子·盗跖》…

    历史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浅谈中国音乐剧未来

    摘要: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音乐剧艺术经过了30年的创作与实践,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剧目和经验。但我国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剧目虽多但是仍然不成熟,仍没有精品之作。市场的接受能力也差强人意,…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9日
  • 【历史论文】没骨画的历史渊源

    摘要:没骨画,是中国画中一种直接用彩色或水墨塑造物象而不用墨线勾勒轮廓的绘画方式。“没骨”便是指没有轮廓线不以笔墨为骨,而是重视弱化线条强化色墨的表达形式,这也是其最大的特点。没骨…

    历史论文 2014年12月9日
  • 【历史小论文】浅谈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武术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用以健身和自卫的方法,有着渊源的历史和雄厚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7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