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论文】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长效机制的构建研究

摘要:近些年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形势,而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的大学生在众多毕业生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解决大学生这一群体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长效机制的构建是解决此问题的必要手段,这就需要政府、高等学校、社会环境及学生个人积极参与,促使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健康成长。

关键字:高校,苦难学生,就业扶助,长效机制,构建

引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学生个人发展、社会稳定与发展及国家未来。而现行的帮扶资助政策和措施受时空环境、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地区重视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还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长效帮扶机制。因此构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长效机制需要不同群体、组织及个人来共同来完成。

一、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原因

(一)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近些年来,我国每年都有600多万的应届大学生毕业就业,业内人士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将达年均700万左右。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其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更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难点与重点。

(二)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原因

1、 外部原因

(1)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每年都有几百万应届毕业生毕业,面对百万的就业群体,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业竞争更加残酷激烈。

(2)就业信息渠道缺乏。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对于一些现代获取信息的手段无法应用,而且一些招聘信息是在单位内部发布,招聘信息难以发出,毕业生难以获得,从而阻碍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

(3)国家政策缺乏。国家尚未形成良好的就业保护机制,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受到户籍政策限制及出身贫苦的约束,国家政策对他们惠及不普遍。

(4)社会经验与关系缺乏。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给社会认识层次较低,接触社会知名人少,与社会人交流少。面对当今中国这样熟人社会里,这种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缺乏社会关系的困难学生在就业机会上相对就少了。

(5)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机制不规范、用人制度不完善的,尚未形成良好的就业环境。这对那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业更为不利。

2、 自身原因

(1)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素质相对较差。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数为农村,他们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在农村的一些不良不文明习惯难以改变,在应聘时,考官有意设置的考察他们素质问题的考题,这样他们在面试的很容易被淘汰。

(2) 教育投资不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面临贫寒的家庭,他们完成学业十分困难,他们大多是通过助学贷款,学校资助及其他社会帮助完成学业,所以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都是十分节俭的,这就注定了他们比那些富有的学生起点低,就业压力更大。

(3) 心理素质较差。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在面对激烈地就业竞争时,会表现出一些消极的心理特征,如悲观消极、抑郁焦虑、逃避现实、自卑等。这都是因为激烈地就业竞争,家庭经济困难及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这些都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承受力不足的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4) 急于求成,定位不合理。定位决定地位,眼界决定境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急于摆脱贫困,在求职期间对工资期望值较高,因此他们基本上就定位在高工资企业,但其并不满足企业要求,所以容易被企业淘汰。他们对市场缺乏理性认识,找工作较盲目,无法较合理的给自己定位,这也注定他们就业困难。

二、构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长效机制

(一)从国家层次

1、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扩大就业的最根本途径在于经济增长。我国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大学生开辟了一条就业的光明大道,大大提高了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

2、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的规范高等学校的办学层次结构,学科和专业的设置。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社会实践能力,适应市场和基层需求的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3、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同时减轻能扩大就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税负,大力支持和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政府大力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同时,政府提供自主创业优惠政策,开展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应当实施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其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还应当适当缩小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门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担保和其它服务。

4、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将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范围之内,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失业困难生活补助制度和改善医疗保险制度,使大学生在不同的单位工作都能享受到医疗保险,让他们能在自己喜欢的专业里工作。

5、健全市场法制建设维护企业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努力规范就业市场。为了维护企业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政府加大了人才、劳动力市场秩序的规范,加大人事、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规范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行为。依法加强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和缴纳社会保险情况的监督检查的力度。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打击违法和不规范的操作,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规范的就业市场。

最后政府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完善的就业体系,改善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的行业垄断,地区分割和户籍管理制度。

(二)从社会层次上

1、改变社会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看法。

社会中人不能只看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缺点,他们也有较多的优点,如他们对家庭对社会都有责任感、独立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强、学习新事物快。经济困难学生能在就业过程中能表现出爱岗敬业、不屈不挠,一丝不苟的精神。这些学生之所以能完成学业是因为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真情的帮助,他们知恩图报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定能回报社会报效国家。所以社会要改变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看法,一视同仁。给予他们更多的就业机会。

2、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环境。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与社会资本方面是相对处于劣势的。因此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环境对其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中各个组织、企业等都要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来招贤纳士,这样才能给予经济困难学生更多机会

3、呼吁社会关注、关心经济困难学生。

应以利用各种媒体对这些有优良品质与素质而尚未被社会接纳的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报道宣传,呼吁社会关心这类人群。媒体应该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各地的就业信息,积极及时的以各种方式报道,向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与机会,同时各个媒体要积极宣扬社会正能量,宣传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的重要性与作用,及时传递国家的就业政策与就业措施,从社会角度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给他们国家与社会的关怀。

(三)从学校层次

1、把握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学校要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变化,把握市场动态,合理安排学校专业及课程,培养市场需求大,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学校要形成专门专业管理机构,积极研讨,根据学校情况、学生自身情况、社会需求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学科体系,保证专业设置合理科学。同时也要改善教学质量与教学方式,以社会需求为引导,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2、学校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清目前的就业形势,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

学校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和政策,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充分让学生认识自己,合理给自己定位。引导他们认识就业形势与难度,促使其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科学的就业观,促使其把自身理想与自身的能力合理与就业单位结合,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引导他们多形式、多元化的就业心态与就业观。

2.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学校要做好就业心理引导工作。

(1)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经济困难学生无疑是压力最大的。学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看待当今就业形势,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学校做好学生心理引导工作,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客观的看待自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扬长补短,全面提高他们的自身综合素质。

(2)学校老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内部,了解他们心理状态,与他们做朋友,引导他们调节心理,提高他们心理承受能力,鼓励他们遇到事情多向同学或老师倾诉,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以及时解开心理困惑。

3.学校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环节,增加经济困难学生实践的机会,以此来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对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及未来可的职业进行分析,针对性的加强对他们进行就业技能的训练,以供其未来就业需要。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培养他们职业素养。

4.积极做好就业推荐工作,拓宽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渠道

学校要特别重视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推荐。在引导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择业的过程中,学校要对这个特殊群体予以特别的注意和关爱,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重点推荐工作,积极拓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渠适,挖掘用人单位资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与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使用人单位真正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秀的品质和才能。

(四)从学生自身看

1、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己德才兼备。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需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能,进行思想道德学习与心理健康学习,让自己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

2、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从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与时代需求、自身条件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在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积极奋斗一切从小做起。

3、全面的自我评估,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认清自己,给自己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职业情况,合理给自己定位。

4、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己能力,让自己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环境。

结论:民以食为天,食从工作中来,因此就业是民生大计。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更是民生大计中的重点,它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的建设,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高等教育与国家形象与信誉,也关系到经济困难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构建完善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刘荣军.当今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8

[2]秦娟.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1

[3]龙晓峰.浅析当今我国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J].学习月刊,2008

[4]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发展优先位置[N].中国青年报,2012-2-22

[5]郭薇,简福平,陈旭.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分析及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jyzd/9156.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2月24日
下一篇 2014年12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