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就我国就业总体形势分析大学生就业情况,就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我国就业情况,大学生就业,建议

一、就业的整体情况

1.我国就业整体情况

供大于求的劳动力现实。我国人口基数大,是人口大国,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我国劳动力不断增长,一直处于供给的高峰时期。

就业压力集中的社会现实。当代社会中,高校扩招政策实施的同时,国家还开始了国有企业的大规模改革,几千万的下岗工人需要再就业,加上大量涌入城市中的农民工也需要就业。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大学生,下岗职工,农民工的三重就业共同出现,使得我国的就业压力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三者上,从而使我国就业难的严峻问题更加突出。

2.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我国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增幅较大,又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给,昔日被誉为“国之栋梁”、“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大学毕业生失业情况严重。在当今时代,受职业报酬、环境、职位高低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宁愿不工作。在问卷调查中,有 68.25%的大学生在大三以前就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择业问题,但从落实单位的情况看,至毕业前夕,已落实工作的毕业生仅占总数的39.9%,有意向正在联系和尚无意向单位的毕业生分别占31.61%和28.49%,尚不容乐观。因此,总体情况是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1.国际社会等的影响因素

国际格局不断变化的影响。2008年间起国际不仅遭遇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使国际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我国还经历了刻苦铭心的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这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无疑是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雪上加霜。总体上讲,一些重大事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国际上各国之间关系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从而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政府社会的影响。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除了大学生外,还有农民工、下岗工人等劳动力,造成了政府的关注力度下降。另一方面,我国政府的就业制度的市场化程度和法制化建设还没有完善,远不如欧美国家那么成熟和完善。

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一方面,企业对应应聘者的基本要求是有工作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毕业生的积极性;一些企业还盲目地追求高学历,甚至有一些小企业,除了四六级英语的要求外,还得是硕士学位。另一方面,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下,企业数量不断缩减,2013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而在去年,民营企业吸纳的大学毕业生仅有34.2%。

高等学校的影响。高校不断扩招,使每年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加,应届失业毕业生不断累积。据统计,中国将有611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210万,可预计2013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令我国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另外,由于学生数目的不断增加,管理难度增加,同时,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训,令学生的综合能力等质量稍微下滑。

2.大学生自身的影响因素

观念的影响。受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功利意识大大增强,在择业时出现重 实惠轻理想、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一些毕业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 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认为工资高、职位高够体面,对于一些基础的工作岗位没有一些兴趣。一些毕业生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这就使得大学生之身的就业范围大大缩小。同时,伴随国家的西部政策的实施,一些大学生由于缺少奋斗意识,情愿失业,也不愿意到落后地区工作。

家庭的影响。一些毕业生家庭中的父母出于好意,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总觉得孩子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还要稳定,这样就给毕业生很多的压力。而一般对孩子的首要职业选择是公务员。家庭的过高期待成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客观影响因素。

总体上讲,毕业生就业形式比较严峻,困难重重,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国际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我国社会市场的不断发展、体制的不完善,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改革,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企业萎缩明显、不断裁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下降、功利意识,家庭的过高期待,企业需求脱节等等都是影响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主客观原因。

三、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

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本文就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加大政府规范力度

国家政府应该尽快完善就业保障制度和失业保障制度,解决当今社会劳动力过剩、企业找不到工作人员等问题,争取早日与欧美国家看齐。总得来说,政府应当推行保障社会化、统一全 社会基本社会保险的标准,建立与劳动者工作所在单位、地区以及劳动者身份无关的养老、医疗、事业等个人帐户制度,从根本上彻底打破统一劳动力市场所必须跨越的“社会保障壁垒”,为大学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解除后顾之忧。同时,政府应该出台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工作。

2.企业鼓励就业

企业应当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针对一些企业,在招收工作者的时候,往往是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优先,这对大学毕业生很不公平。所以企业不应当以是否具有经验作为招聘前提。同时,大学生刚进入企业,很多东西来不及适应,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对于业务也缺乏专业的能力,再加上本身刚步入社会,经验不足,是一个更加需要活的培训机会的一种群体。所以对于新招的大学生,企业应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给他们,让他们有更大的学习空间。

3.高校提高培养质量

在当代,各高校进行改革,不断扩招,造成应届毕业生不断增加的同时,毕业生的总体素质,综合能力有所下降。为解决这一现象,高校应当不断完善本校的招收制度,不能为增加学校利润,盲目招收,对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坚决放弃,为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走好第一部。其次,高校应当不断提高师资力量,有高素质的师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学校不能只注重理论的讲解,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意识这样,学生在毕业后才能更快地适应工作,更高地融入社会。

4.学生应当完善自身

首先,学生在学生时代就应该深入了解自身。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这需要我们冷静来思考。其次,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就要摈弃功利意识,物质意识等。同时,即使国家鼓励创业,一些毕业生由于缺乏奋斗精神而选择就业或者是事业。所以大学生应该勇于自主创业。做到先就业在择业。另外,大学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责任意识等。大学生只有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在步入社会的时候才不会被淘汰。最后,学生家庭应该支持学生的就业、创业。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的影响,家庭应该支持他们的选择,做学生的强力后盾。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jyzd/8588.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2月12日
下一篇 2014年12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