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经济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从而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信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产业和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 经济学 国内外信息
1 信息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1]。社会经济呈现以下特征:信息、知识、智力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增大;社会经济生活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信息经济学产生并发展起来。
在概述了信息经济学产生的现实背景之后,来简谈以下信息经济学产生的学科背景,那就是古典经济学理论出现了不能满足现行市场运行机制。古典经济学以价格制度为研究对象,其两个基本假定是:市场参与者的数量足够多从而市场是竞争性的;参与人具有完全信息,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全信息假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为免费物品,为公共品,无成本,有效率;市场价格充分反应信息,显示供求状况的完全信息;消费者和厂商具有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市场拍卖人完全了解市场的供求状况[1]。但这两个假定在现实中一般是不能满足的。信息经济学正是在分析古典经济学的危机、伴随着经济学对信息问题的重视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 国内外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历程
2.1 国外关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奈特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把信息与市场竞争、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风险联系起来,指出“信息是一种主要的商品”,并注意到各种组织都参与信息活动且有大量投资用于信息活动。
1949年,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社会中知识的利用》,对传统经济理论中隐含的完全市场信息假设提出挑战,对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质及其影响作了深刻论述。
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正式提出“Economics of Information”(信息经济学)一词,此文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他讨论了信息的获得使概率的后验条件分布与先验的分布有差别的问题,之后又研究了最优信息系统的评价和选择问题。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发表的《信息经济学》指出经济行为主体掌握的初始经济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这就决定了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经济主体要做出最优决策,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搜寻,而信息搜寻是需要成本的。斯蒂格勒研究了信息的成本与价值,以及信息对价格、工资和其它生产要素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赫伯特•西蒙、肯尼思•阿罗等一批欧美经济学家率先对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提出质疑。70年代,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威廉•维克里、詹姆斯•莫里斯、杰克•赫什雷弗、格罗斯曼、乔治•斯蒂格勒等知名学者均从现实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实践中发现,行为者拥有的信息不仅是不充分的,而且其信息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而这将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并经常导致市场失灵。这一发现构成了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不对称信息”概念展开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正式兴起。从此出发,不对称信息经济学逐渐形成了包括信息形式及效用、委托代理理论与激励机制设计、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市场信号模型、团队理论、搜寻与价格离散、拍卖与投标、最优税制理论以及信息资源配置等内容在内的微观分析基础。
1962年,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的出版,对美国1958年的知识产业进行了统计测算,标志着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2]。从此信息经济学研究从微观信息经济学发展到了宏观信息经济学。1977年,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提出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他将产业分成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把信息部门分为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部门和政府和企业内部提供信息服务的活动所组成部门,通过产出与就业两个方面,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对1967年美国的信息经济的规模和结构作了详尽的统计测算和数量分析。
1976年美国经济学会在经济学分类中正式列出信息经济学,1979年首次召开了国际信息经济学学术会议,1983年《信息经济学和政策》国际性学术杂志创刊。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批信息经济学教材,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兰伯顿于1984年出版的《信息经济学的出现》、《信息经济学与组织》等,系统地介绍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80年代中期,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它的影响的扩大,信息经济学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我国学术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2.2 国内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历程
我国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是从新技术革命浪潮中研究信息与经济信息等问题起步的。198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安排了《经济信息合理组织及其效益问题研究》,同时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中也安排了《信息经济学及其软件系统》的课题。1987年和1988年先后召开了“全国经济信息理论研讨会”、“全国信息经济理论研讨会”,1989年8月8日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同时举行了全国信息经济学学术研讨会。1996年在中国的应用经济学专业目录中单独列出和介战略与政策介绍了“信息经济学”这一学科。
与此同时、一大批热衷于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也竟相脱颖而出,他们的一系列论著不仅构建了我国信息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框架,而且从总体上反映了我国信息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和光辉前景。这些论著有:林德金的《信息经济学导论》、葛伟民的《信息经济学》、马费成的《情报经济学》、乌家培的《经济信息与信息经济》和《信息与经济》、张守一的《信息经济学》、刘希印的《信息经济学》、张远的《信息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等等[3]。在学科教育方面,武汉大学自80年代中期率先在情报科学系本科生中开设《情报经济学》课程以来,又积极的在科技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深化教育,并确立了“情报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的专业研究方向。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单位也先后开设有相关的专题讲座。这些情况表明:信息经济学不仅已成为我国学术界积极开拓的研究新领域,而且已成为我国学科教育之林中方兴未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门新兴学科。
2.3 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研究
1994年约翰•福布斯•纳什、约翰•海萨尼和莱茵哈德•泽尔腾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6年詹姆斯•莫里斯和威廉•维克瑞在信息经济学领域作出了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
2001年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翰夫•斯蒂格利茨为不对称信息市场的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石。
2002年丹尼尔•卡纳曼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弗农•史密斯通过实验室进行经济方面的经验性分析,特别是对各种市场机制的研究。
2005年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和罗伯特•约翰•奥曼通过博弈论分析促进了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2007年莱昂尼德•赫维奇最早提出“机制设计理论。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克森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这一理论有助于经济学家、各国政府和企业识别在各种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效,何种情况市场机制无效,帮助人们确定有效的贸易机制、政策手段和决策过程。
可见,虽然信息经济学的探索与研究的起步比较晚,但是近几年的发展是稳定而迅速的。
3 国内学科发展优化建议
3.1研究方向
虽然近年来国内关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学者们已经开始用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有些经济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不够深入。大部分的研究还处于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简单分析,仅仅从理论研究入手,缺乏实证研究和定量模型,没有应用的理论研究是不被提倡的。所以学者们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要更关注数据支持的定量实证研究。
3.2 人员
对于上述研究方向出现的偏差,与我国目前研究者的学习经历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些研究者大多数是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等偏重于文科的专业毕业的,对于数据处理、模型建立和定量分析等偏重于理科的能力出现了明显的缺憾,就会出现我国目前理论大于应用的学科现状。所以对于未来信息经济学专业的研究者的培养要从经济学和部分理工专业双管齐下。
参考文献
[1]王明明.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中国信息界,2011(10).
[2]夏业良.论信息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及其研究对象.世界经济文汇.1997(4).
[3]孙立武.我国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反思.情报科学,2004(9).
[4]娄策群.我国信息经济学研究综述.现代情报,2006(7).
[5]胡希宁,贾小立,杨平安.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精华及其现实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11)
[6]查先进.信息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国外情报科学,1995(3).
[7]黄炳坤.信息经济学应成为信息经济时代的主流经济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4).
[8]黄曼慧.我国国内对信息经济学的应用研究综述.未知.2007(2).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jjxlw/6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