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精于“与时俱进”——由二次函数问题案例教学活动所感

二次函数章节是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分支”,在初中数学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来是中考试题命题的热点,也是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重点,更是初中生学习活动的难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方程的两个根.(2)写出不等式的解集.(3)写出随的增大而减小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等二次函数问题案例教学中,本人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中考政策的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策略、互动式教学策略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知二次函数问题案例内容,找寻问题案例条件中存在的内在关系,指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和师生互动中,认清问题设置意图,解决问题方法策略,掌握解决问题规律,使学生学习技能和学习素养等在互动、实践中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由此及彼,在初中数学其他章节教学中,教者在教学活动中,同样需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学目标要求,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学生学习技能、学习素养、学习品质等方面,作为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和要求。有感于此,本人现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从三个方面进行粗浅的论述。
   一、有效教学策略运用要紧扣学生主体学习实情
   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方式的设置上,要始终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学生主体的学习实际情况。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活动“脱离”学生主体实际,则有效教学活动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而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别,不同学生群体,教师就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学目标“三维性”要求,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设计出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展示教学策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在“三角形”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以往教学时不同类型学生在该节课中的学习实际情况,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采用层次性教学策略,在重点难点知识点内容讲解时,将重点放置在后进生学生身上,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在问题案例解答活动中,设置出“在梯形ABCD中,AB∥CD,(1)用尺规作图方法,作∠DAB的角平分线AF(只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若AF交CD边于点E,判断△ADE的形状(只写结果)”、“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G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结AG,点E、F分别在AG上,连接BE、DF,∠1=∠2,∠3=∠4.(1)证明:△ABE≌△DAF;(2)若∠AGB=30°,求EF的长”等基础性、拓展性的问题案例,展示给三种不同类型学生群体,并组织开展合作互助学习活动。初中学生在分层性教学策略过程中,都能获得学习和锻炼的时机,都能获得发展和进步的功效。
   二、有效教学活动开展要坚持学习能力培养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学生良好的学习技能,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初衷”和“要旨”。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坚持能力培养目标,将学习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务,贯穿落实与整个教学之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策略,把教学过程变为实践活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新课改要求,将能力培养作为首要任务,提供学生开展有效探究、深入思考、有效分析的充足“时间”,做好对学生实践弹指过程的指导,让初中生在有效教学活动中,获得学习技能、学习素养的双边提升。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中,教师按照“能力培养第一要务”新课改要求,将能力培养落实于教学活动之中,在新知内容教学时,采用“先学后教”教学方式,教师设置探究新知内容的任务和要求,学生结合任务要求,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教师结合探究活动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点拨,在巩固练习环节,采用“合作—探究性”教学策略,组织学习小组开展探究问题案例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过程中,找出解题策略,得到解题方法,师生总结归纳解题规律。学生在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获得了锻炼和培养,较好的展现了以生为本,能力培养目标要求。
   三、有效教学实施过程要展现师生双边互动特征
   传统教学活动中,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将教师居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这一“主轴”进行“运转”,学生处于被动应付学习的“从属地位”,导致教与学之间相互“脱节”,各为其是,出现事倍功半现象。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唱”,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唱”。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初中数学开展课堂教学,应改变教师与学生各行其是的“局面”,凸显教学活动的师生互动特性,设置出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有效交流的活动“载体”和“舞台”,让教师和学生的主导作用和主体特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培养,实现教学相长。
   如在“”探知新知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设置师生共同研究平方差公式的教学过程:
   师:提问,两个二项式相乘,在合并同类项前应该有几项?请举出例子.
   生:动脑、动笔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学生思考,两个二项式相乘,乘式具备什么特征时,积才会是二项式?
   生:思考探析。
   师:为两个二项式相乘,积会是两项呢?它们积有什么特点?
   师生互动总结乘法的平方差公式概念。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交流谈话等活动,对新知内容有了深刻的认知和掌握,并且师生在双边活动中,主导作用得到了有效地呈现,主体特性得到了有效锻炼,教与学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教学活动的双边活动效能显著提高。
   总之,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按照以生为本、能力培养目标要求,贴合教材,贴近学生,将教学活动过程变为师生共进的过程。以上是本人在二次函数教学活动中,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点滴认识和体会,如有不足,请予指正。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692.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0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0日

相关推荐

  • 基于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我国进行了新课标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在英语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性的成果。在新课标的改革方针引导下,英语方面的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因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死板的传授知…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交流互动

    [摘要] 随着英语教育改革的深入,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新型的师生交流互动教学关系已经成为英语教师所关注的话题,“以学生为中心”是交流互动的理论基础,教师要侧重于信息的传递和学…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浅析呼吸对古典舞的重要性

    摘要:呼吸象征着生命,没有呼吸,生命就不复存在。可见,呼吸是对世间万物的存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舞蹈,呼吸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呼吸赋予舞蹈生命力,在舞蹈中贯穿于始终,…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重视初中美术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在初中教育课程阶段,初中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有着其特定的地位和教育的意义。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而初中美术教育正是对正在成长的初中生进行美育的培养,…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0日
  • 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注意力培养的研究

    第二章 理论框架2.1研究的理论依据2.1.1新课程改革理论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中倡导建构性的学习——…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管窥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不足与解决

    摘要:如今,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着种种教学上的困难,孩子的厌学严重降低了老师教学的质量,影响了教学进程。面对着教学上存在的阻力,老师要想让小学数学课顺利的并且有效的进行下去,老师必…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基于ERP的蒙古族大学生三语认知关系的研究

    摘 要随着三语现象的兴起,针对三语人的语言认知问题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涌现了越来越多能够使用本民族语言、汉语普通话以及英语的少…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开放式阅读教学在中职德育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科技竞争愈演愈烈。全球社会正在经历经济一体化,思想多元化,社会生活数字化等一系列根本性变化,这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面临着空前…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7日
  • 浅析航海英语翻译中的若干问题

    0 引言作为ESP(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航海英语具有特殊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因此,航海英语的翻译在达到准确达意的基础上要兼具专业特征的表述方法。此外,航海英语也属于科技…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素质教育论文】学会思维,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

    教学论文 2014年11月28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