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外实验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阶段,物理实验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从实验场所可以分为课堂实验和课外实验两种。相较于课堂实验,课外实验相对来说较为薄弱。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有效开展课外实验或者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外实验 实验能力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而实验教学则是物理教学活动的基础。在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实验既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又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理论知识的讲授活动相比,实验活动更加直观,更容易揭示物理概念、规律,然而,实验活动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要求却比理论教学要高得多。在以往,物理实验多是由教师组织,在实验室开展,由于教学时间和实验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实验课的开课率常常达不到要求,因此,适当开展一些课堂以往的实验活动进行补充就成为了非常必要的事情了。通过课外实验活动,可以有效拓展物理实验教学的空间,不仅如此,课外物理实验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更加的丰富灵活,因此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初中阶段是学生系统接触物理知识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无论是知识基础还是实验能力方面都十分有限,与课堂实验相比,课外实验缺少了教师的引导和监管,会对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引导学生顺利有效的开展课外物理实验成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保证课外实验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笔者认为,初中课外实验活动的开展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实验方法和安全教育
   物理实验的顺利完成需要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外顺利的进行实验活动,一定要保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因此,在日常的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技巧的教育,通过语言讲解、演示实验等手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另外,在课外实验过程中,由于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监管,实验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保证实验目标的顺利完成和学生自身的人身安全,在每一次的课外实验活动之前,教师都要认真做好实验安全教育,让学生尽量远离实验危险。
   二、注意实验活动的小型化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物理知识基础和实验能力方面尚处于基础阶段,再加上本身年龄较小,在课外开展实验的时候,如果所开展的实验活动过大,内容和过程过于复杂,在缺少教师的及时指导下,实验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长此以往,容易打击学生独立实验的自信。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验的时候,尤其是是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小型化的实验活动,例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将一张纸卷成筒状,在阳光或者小灯泡树立然后产生影子说明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又比如,在演示惯性现象的实验中,可以将一张小纸条或者一块平滑的布条放在笔帽、杯子等物品下面,然后迅速抽出压在下面的小纸条或者布条,上面的笔帽或者杯子原封不动地立在那里,从而说明惯性的存在。类似的例子在物理实验中有很多,这些实验的特点就是简便容易操作,并且实验现象非常突出,在课外多开展一些类似的小实验对于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三、注意实验活动的趣味性
   与课堂实验相比,学生在课后开展的课外实验活动往往对学生自觉性的要求更高,学生在缺少教师监督的情况下,是否愿意去做实验,是否愿意认真的做实验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在没有教师的监督情况下,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完成实验呢?这必须要求实验本身能够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实验活动的时候,要尽量设计一些具有一定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完成的实验,这样才能保证课外实验的效果。例如,纸杯烧水实验,当教师告诉学生可以用纸杯可以将水烧沸时,大多数学生都持有怀疑和不可思议的态度,这个现象显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违背,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多学生都愿意在课下尝试一下,究竟纸杯能不能把水烧开。由此可见,比起教师的强行命令,这种实验本身的吸引力更能够有效保证课外实验的有效性。
   四、鼓励学生自制器材
   与设备器具齐全的实验室相比,课外实验能够用到的实验器具就显得十分有限了,即使学生能够配备一些基本的实验器材,但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内容繁多,种类多样,再加上很多的物理实验都带有一定的即兴性,例如,在做某一道练习题的时候,可能就需要做个小实验,这个时候要求专业的实验工具是很不现实的。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开展物理实验的开始阶段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自制工具,学会利用身边器材进行实验的意识和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实验活动的范围,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做彩虹实验的时候,需要用到的喷雾器就可以通过自制的方法获得,材料很容易获得,只需要一支圆珠笔、一个塑料瓶以及一小块铁皮就可以了,具体制作方法如下:把圆珠笔拆开卸下笔杆和笔芯(一定要是用完的笔芯),然后用钳子把笔芯的金属头拔掉,得到一个塑料管,接下来再把铁皮拿过来做成一个支架,保持笔杆与笔芯成直角,并尽量使笔杆和笔芯的端口靠近,这时候,再把塑料瓶的盖子上打上两个小圆孔,孔的大小以能插入圆珠笔芯为宜,然后把圆珠笔芯插入其中一个小孔,另外一个小孔就作为进气口,这样,一个简单的喷雾器就完成了,接下来,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个简单的喷雾器来演示彩虹实验了
   通过课外实验活动,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实验动手机会,能够对课堂实验的不足进行有效的补充,因此,课外实验活动是物理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与课堂物理实验教学相比,课外物理实验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并且会给教师带来更为繁重的工作量。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们要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多开动脑筋,多积累一些课外实验活动经验,努力提高课外实验活动的质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课外实验中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实现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贾海芝.指导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活动的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濮玉芳.开展物理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05期.
[3]张世晶.中学物理课外实验活动的研究[J].才智,2012年09期.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688.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0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0日

相关推荐

  • 【教学论文】生本理念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当前初中科学教学很多时候都存在着一些误区,就是重知识传授过程。教师过分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甚至把化学当成是“文科当中的理科”,以为靠…

    教学论文 2015年1月9日
  • 【教学论文】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于培养广大初中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方面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与不足,本文对当前初中…

    教学论文 2014年11月20日
  • 【素质教育论文】学会思维,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

    教学论文 2014年11月28日
  • 【职业教育论文】案例与任务驱动教学应用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摘 要:面向对象技术作为一种流行的软件开发方法,因其信息隐蔽、可复用、易修改、易扩充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程序设计开发中。针对传统的以知识体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9日
  • 反璞归真:真实英语教学

    摘 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经历了多翻的探索和变革,然而时至今日,这种探索和变革的激情非但没有结束之意,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究竟何去何…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用正确的方法让初中生爱上美术

    【摘要】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爱上美术,培养学生的兴趣才是关键,因为兴趣才能让其产生学习的热情和持之以恒的愿望,作为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浓…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4日
  • 沈从文的话剧创作研究

    【摘要】本文以沈从文早期的话剧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话剧创作的背景、作品的语言特点与传递的精神内涵、与后期小说创作的关联以及对当代话剧创作的现实意义为出发点,了解沈从文在早期创作起…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注意力培养的研究

    第二章 理论框架2.1研究的理论依据2.1.1新课程改革理论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中倡导建构性的学习——…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有效阅读源于巧妙切入

    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优化这个过程,增强教学的活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就要选准最佳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巧妙抓住文本中统摄全篇的关键性的细节作为切入点,建构有价值的主…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教学论文】建筑识图与构造“项目教学法”的基础

    教学改革一直是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不管是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法上,都需要针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一目标进行不断地改革与试验。 建筑识图与构造“项目教…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2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