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的语文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作为国学的基础学科,对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在信息化的的社会背景之下,教学如何高效的进行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受到学学生和教师的青睐,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学的方式得到创新和拓展,语文与多媒体的结合能够有效的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语文学习,丰富课堂的内容。
一、多媒体教学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1.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多媒体比起传统的板书教学显得更为灵活,而且多媒体的塑造能力较强。小学生的认知感受能力较差,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因此利用多媒体进行声画结合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形象的参照,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2.有利于创建高效课堂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上课板书的书写往往会浪费掉很多时间而且容易出错,而多媒体则可以通过PPT的播放,减少了时间的不必要浪费。因此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备课授课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效率。
3.能够提升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学是一步步陶冶学生情操,教授学生掌握审美方式的过程。在许多的课文中,都有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而小学生对于的感情的体会尚未敏感,文字的描写并不能使学生真切的领悟,而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对感情进行直观的展现,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把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语文与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应用
1.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调动课堂区分
多媒体的应用使教学更为方便和灵活。在PPT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背景来达成与课文思想感情的统一,而且还可以添加一些趣味性的图片和小标识。例如语文出版社发行的S版二年级教科书中课文《秋天》的课程教学设计。背景图可以是红了的枫叶,这样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进行正式的授课之前添加几张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秋天图片,例如挂在枝头的苹果,落满树叶的街道等,使课文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增加课文的可视性。在视觉的刺激之下,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注意力,踊跃的投入到课文的感悟与体会过程中,活跃课堂氛围,达到带动全班同学主动学习的目的。又例如四年级教科书中的课文《种子》的最后,作者写道“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树籽包起来,唯恐丢失一颗。”这里的种子不仅是指真实的物品种子,还指女孩拥有一颗真诚的心。要使学生理解到这个层次,就要对课文进行演绎,通过多媒体的图片展示,实现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课文的日常化演绎可以使学生更加真切的体会到作文的感情底蕴和更深层的内涵。
2.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增加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的教学可以对作者进行详细的讲述,小学生对于古代诗人的了解甚少,而语文课正是拓展他们认识面的有效学科。例如在语文出版社S版的一年级教材中,《登鹳雀楼》的授课,教师可以先对作者进行讲述,再从作者所生活的盛唐时代进行分析,对诗人写这首诗所体现出的广阔胸襟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对唐代的生活风俗、行为礼仪进行拓展性的讲解,充分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诗作的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教材中的《十二月歌》提及到很多传统节日,教师可以选择性的对几个节日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实现了对普通教学的扩充。
3.突出重点,有目的的进行课程教授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教授大多数都是一条线进行,没有重点没有中心。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重点部分进行着色,以突出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层次的分类,着重进行复习和巩固。例如在课文《贺年卡》的教学中,重点是加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上可以着重对字词的编排,仿写文字、看字读音、看拼音写字,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字词的记忆。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优秀的文字片段,增加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
4.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多媒体具有可重复利用的优点,因此不仅可以进行知识的教授,还可以进行对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克服遗忘、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多媒体的另一特点就是容量大、信息量大,它可以储存视频、音频、图片等文件,使学生在视听方面得到充分的满足。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合作,留给学生反思的时间,设计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情景化的教学方式。现代的科技突飞猛进,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灵活的特点,让学生将课件复制到自家的电脑上,在家庭中实现自我学习。学生与老师作为教授双方的主角,需要不断的进行交流和互相表达,多媒体的应用使课堂的交互性更为强烈,学生更多的参与,与教师产生更多的交流,在教师成熟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下,能够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多媒体是现代科技社会不停发展下的产物,它在教学上的应用便利了教师的教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使教育事业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而语文作为一门感性形象的学科,对教学方式具有很高的要求,既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解释,还要对课文的背景进行拓展,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满足不了这一要求,还经常造成时间上的不必要的浪费,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结合成功的实现了这一要求,这就启发教育者们要不断走教学的创新道路,有机的进行多媒体与教学之间的结合。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3204.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30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30日

相关推荐

  • 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是高中阶段较为重要的学科,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教育部门从小学开始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可见其重要性。在高中阶段,教师要强化学生信息技术…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基于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我国进行了新课标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在英语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性的成果。在新课标的改革方针引导下,英语方面的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因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死板的传授知…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浅谈初中物理课外实验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阶段,物理实验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从实验场所可以分为课堂实验和课外实验两种。相较于课堂实验,课外实验…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信息化背景下的微课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微课教学孕育于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微课指的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初中英语采用合作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要】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能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表现出更多的能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究和自由讨论,增…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0日
  •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章 前言1.1研究背景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宣写出了现代教育存在的许多弊端,里面也提出了教育的几个要点“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9日
  •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初中数学课堂很多依旧采用的是陈旧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在新课改的政策下,已经不能顺应社会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模式应该淘汰,应该采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的模…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4日
  • 浅议“学讲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内容摘要】“学讲模式”是近年来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教改模式,这一模式是对传统灌输模式的改进与优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紧扣住关键节点,课前精心准备,课堂周密组织,课后拓展延伸…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汽车驾驶教学中学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指导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中国私家车的数量也明显增多,随之带来的是,当前我国学车队伍的不断壮大。在现今庞大的学车队伍中,学车人员组成复杂…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0日
  • 浅谈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

    毕 业 论 文 目 录 英文摘要 1一、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 2(一)呼吸的分类 2(二)正确的发声与呼吸在歌唱中的状态 3 (三)正确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4(四)歌唱中呼吸与共…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1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