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以及我国经济转型的趋势越来越加的明显,虽然我们现在是世界大国,但是我国迈入世界强国的日子指日可待。那么,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什么去支撑呢?支撑一个国家进步的不是金钱,不是军事,而是知识、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学校是产生人才的摇篮,只有学生在学校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我们国家的伟大复兴才有希望。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 兴趣 先学后教 导学案
初中生的大脑就像身体一样处于第二次的黄金发育时期,这个时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脑容量的库存也非常大,大脑在一步一步的开发着,只是自己不易察觉,那么是什么引导学生去动脑学习的呢?这个答案是兴趣。兴趣的产生会去激发初中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望,脑子只有转动才会灵活,灵活的脑子则会启发学生对各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的产生对于科学的学习将会有不可思议的帮助。当然,只有兴趣也不能断定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就一定会成功,初中生在兴趣的引领下,还需要老师的教学和自己身体上、精神上的努力,就像俗话说的那样:“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可是如果老师的教学能够是科学的、有序的、持续的,那么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会事半功倍。通过教育界和广大老师的研究发现,运用导学案这一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还是可观的。总而言之,学生要想学好初中科学,需要兴趣、自身的努力和老师得当的教学方法。
一、初中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我们首先谈谈初中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一般情况下,初中科学分为中等简单的数学、了解初步的物理知识、懂得生物的基本含义、明白化学的各种作用,再加上对地理领域的涉及;总的来说,初中科学就是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这几门的学科知识。这些科学知识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能找到它们的影子,既然可以在现实中遇到,那必然也有与之相对应的问题,有问题就会有疑问,有疑问就会有兴趣。
1. 物理兴趣的产生和学习。让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最好方法是提出疑问,例如,为什么台风来临之时,人们要把房子的屋顶固定好,难道真的是大风把屋顶吹走的吗?在新闻的报道中总会有:人们在等地铁时或在等火车时会被卷入车底,难道是交通工具有魔力或是有人在后故意将人推入车道。那站台的黄线又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后来的地铁站会有玻璃门。也有同学会提出疑问,在大海上快速航行的船舶为什么不能靠近,一艘小船和一艘航轮为何会拦腰相撞,莫非海里真的会有海怪?这一系列的问题一经抛出想必会引起初中生极大的兴趣,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一切的一切科学道理。如果老师说这一切都和物理有着巨大的关联,那么这个时候学生对学习物理科学知识的兴趣将会是强所未有的。看着学生们渴望得到物理科学知识的眼神,老师也可以气定神闲的讲课啦:“这一切都是压强在起作用,速度越快,压强越小,压强包括液体压强、气流压强等等。”台风刮过屋顶的时候,屋顶上的速度非常快压强相对与室内压强比较小,所以并不是台风吹走了屋顶,而是屋顶受不了室内的压强,自己被掀翻了。同理,火车和地铁的速度非常快,气压较小,而人身后的气压正常,所以人不是被陷害卷入车道的,而是因为压强的关系被吸入车道的。在大海上,气压的原理一样不变,大艘轮船快速航行,速度极快,气压相对于小艘的轮船比较小,所以小轮船会不受控制的撞向大轮船。这样一解释,同学们就会明白,站台黄色线和玻璃门以及海上交通规则的意义,学生们不仅学习了科学知识还懂得了一些安全道理。
2.数学兴趣的产生和学习。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对方程的运算和函数的运用逐年在下降,这些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以中学生的综合知识还是很难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不过这也不能否认数学还是可以激发兴趣的,例如,三视图立体几何的学习和视线的涉及是有很大的关系。从不同的方面看物品,角度的不一样所呈现的东西就不一样。还有视线问题,为什么电影院的座位设计是梯形的,貌似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怎么用数学角度去回答这个问题呢?这就需要老师为同学们解答。为什么在大型晚会的舞台上,主持人是偏向一边站的,人的身体到底是一个什么结构呢?这就要初中生去学习黄金比例这个科学知识了。
3.生物兴趣的产生和学习。生物绝对算的上初中科学学科,它复杂的知识体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原理还有食物链的学习,这些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是可以让初中生产生学习兴趣的。要想弄懂植物的生长规律,老师可以让学生们种植绿豆,种植绿豆需要科学知识,也是实践教学的一种方式。老师问同学们:“绿豆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果实还是种子,绿豆发芽需要什么条件呢,绿豆有什么生长规律呢?”在撩起同学们的兴趣后,老师可以发绿豆给同学们,让初中生试着自己去种植。在种植的过程中,有些同学的绿豆会死亡,而有些同学的绿豆则会健康成长。这时候老师可以解答同学们的疑问,绿豆的种植需要一定的水和空气,绿豆可以发芽,则说明它不是果实而是种子。通过这样的实践,同学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势不可挡,为了自己的绿豆能够成活,初中生会认真的听讲,做作业,实践。那么,在众多生物老师反映植物这些内容难讲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在兴趣的指引下悄悄地学习起来,老师只要在课堂上稍微讲解,学生们也会学的如痴如醉。
4.化学兴趣的产生和学习。化学绝对算的上初中科学体系,化学也是近现代兴起的一种学科,它和数学、物理、生物都有着联系,但也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别看她学科历史短暂,但是它确运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航天飞机的燃料发明,化学物品,医学物品的发明,各种生活的反应都离不开化学这个学科的解释。我们来看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首先是可燃物,再者需要有充足的氧气,还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缺少了这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都不能看到燃烧现象。那么这个科学的知识点要在现实生活中怎样运用呢?在干燥天气预防山林大火,用直升机向下撒干冰或者水,干冰是二氧化碳,氧气的缺少是不能燃烧的;水湿润了树木,降低了枯枝树叶的燃烧温度,降低了发生森林大火的几率,这就是化学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化学可以被生活利用的例子数不胜数,水果导电,喝牛奶吃鸡蛋缓解轻微的误服金属而引发的中毒事故等等。老师讲解这些化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不仅好玩,而且有用。
二、兴趣与初中科学先学后教模式的关系
前文叙述和理论了许多初中科学的兴趣点和知识点,但是这是否和先学后教有关联呢?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兴趣的产生会催使人去学习,去了解情况,满足自己的兴趣,也就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初中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就像大人看电视剧一样,总是猜测下一集的剧情是怎样的,学生也会猜测如果这样做会怎样,如果那样做会怎样。成年人喜欢看下一集预告,因为下一集预告会有大致的主题内容透漏,初中生学习科学也想知道科学知识的主要原理,他们在兴趣的推动下会自己去图书馆寻找答案。现在的科技如此发达,利用互联网学习也屡见不鲜,在老师没有讲解的情况下,学生也会在兴趣的驱动下自己预习,自己寻找知识。这就是先学后教,自己寻找的东西总是会加倍珍惜,印象又会特别的深刻,就像印在自己脑子里一样,这就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谁也无法夺取,兴趣与先学后教的初中科学教学方法的关联就是如此的紧密。
三、兴趣与导学案
既然学生学习初中科学的兴趣是浓厚的,那么老师怎样利用兴趣去备注导学案呢?所谓的导学案是指老师的备课本,“导”指的是指导,它就像一个教学计划或者说是一个教学规划。一般的导学案都是由学校发给老师,上面有标准的格式。我们以浙教版的导学案为例子,一般的格式是教师姓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教学备注,所教班级和日期。其实导学案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工具,它的计划性不至于让老师手忙脚乱,有些老师上课太快或者有些老师上课太慢,大家相互交流或者看一下导学案,就会及时更正自己的教学速度。
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导学案设置问题,启发同学们的兴趣。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导学案的备注。在备注里写上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是有趣的小故事,在讲课的时候进行穿插,随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上文提到的物理、数学、生物和化学的小例子,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老师在制作导学案中注重知识的连接性和趣味性,我们以物理为例:老师可以在讲完速度与压强这一章中为同学们设置一个小小的实践观察作业——观察汽车尾部驶过路面时,地面上的灰尘和纸屑是怎样的。老师在导学案中备注下这个小问题,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作业形式,也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这也是导学案与初中科学兴趣性的关联。导学案的意义也是非凡的,导学案不仅是老师的好帮手也是同学们想要得到的一种参考书,譬如,老师要是讲生物呼吸这一章节,导学案就会起到很大的帮助,植物动物的呼吸原理是一个重难点,通常老师都会把它记录在导学案中以便教学。
兴趣的产生和初中科学教学实践先学后教模式是浙教版的一种初中科学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实践,也是一种理论研究。先学后教的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初中科学教师所认可。先学后教不是指只学不教,也不是指边学边教,它是指让学生们通过对初中科学兴趣的产生,引领自身去探讨,去学习,它和课前预习也是有着不同的,课前预习只是看一下老师要讲的内容,但没有深入的去理解初中科学知识。先学后教是在老师未上课之前就已经把初中科学的知识弄得半懂了,老师的讲解就像是画龙点睛,可以让学生对初中科学知识恍然大悟,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先学后教的初中科学教学实践模式和学习兴趣的产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强烈的兴趣才会去学习初中科学知识,初中科学知识的学习反过来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的双向前进倍加有利于学生初中科学的学习。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2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