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语文教学吸引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语文教学手段的变化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从静态到动态,从信息量较少到信息量较大,尤其是近年来教育现代化的投入不断加大,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成为了语文课堂的标准配置,这就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广大教师的具体实践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效果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履职能力、教学技巧等方面具有密切联系。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手段运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突破的途径,让信息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手段运用现状分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对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是科学、准确的,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对其功能定位、作用发挥等方面模糊不清,影响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这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部分教师对信息手段的认识不够到位。有些初中语文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受多少年来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对于多媒体这样新型的教学设备认识不够全面,怀有一种轻视的心态,认为多媒体手段属于教学设备中的花架子,也只有在公开课、示范课这样的表演性教学中使用,在实际的日常教学中没有多大的使用价值。这样的理念导致一些教师语文教学中不愿意多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设计中也没有充分兼顾。
2、部分教师对信息手段的操作不够熟练。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经常组织信息技术培训,但是不可否认,部分地区在信息技术培训方面存在着走过场现象,通过规定课时学习、发放证书等看似规范的管理,实际上并未能达到快速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够提升的目标。有些教师缺乏电脑操作基础,在教学中运用电教设备不够熟练,有时手忙脚乱甚至还出现错误,这样的状况导致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自信心不足,与教学的配合紧密度也有待提高,他们对教学手段操作的不熟练,直接导致教学过程中降低了多媒体手段的实际效用。
3、部分教师对信息手段的运用不够科学。有些教师对信息手段不够重视,也有些教师则过于迷信多媒体手段,在一节课的使用中运用过多过滥,甚至使课堂教学氛围陷入一种混乱状态。也有些教师在多媒体运用中不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是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在教学设计中没有能够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导致一些最需要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的环节不见教学课件踪影,而在一些可有可无的环节却频频使用多媒体手段,让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脱离重点,没有能够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
4、部分教师对信息手段的设计不够自主。虽然许多教师达到了熟练操作多媒体手段演示课件的效果,但是演示的课件大多是统一发行的教学课件。这种课件虽然设计较为严谨科学,但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的实际需求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距,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无法弥补这一的差距,必将会制约这一教学设备的作用发挥。较为恰当的方式是通过自主设计的途径,将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和感知的资料搜集起来,利用电脑软件进行融合制作,使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更强的亲切感。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自主设计的教学课件比例偏小,甚至为零。
二、与时俱进突破困境,让信息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绽放魅力
对于上述存在的一些弊端,广大语文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改进,尤其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准确定位其功能,科学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吸引力,促进教学成效提升,教师应当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准确全面认识信息手段显著效用。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对信息化媒体的作用应当具有全面的认识,要对多媒体手段的演示功能、显著优势做到心中有数。一方面,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包含更大的信息量,这是区别于传统教学手段的巨大优势,海量的信息可以储存在电脑中,也可以储存在u盘中,教师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可以随时提取,随时使用,信手拈来,非常方便。另一方面,多媒体手段的生动演示,能够突破传统媒体的静态模式,以影音展示的方式将教学资料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视觉、听觉产生的震撼力更强,更加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手段的作用,才能够将其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学校应当定期开展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探讨,让广大教师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多媒体手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并在学校范围内打造崇尚科学技术手段的良好氛围,为多媒体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广泛运用奠定良好基础。
2、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操作技巧。对于许多中老年教师而言,他们对现代化手段的抵制相当程度上来自于他们对信息手段操作的不熟练。多少年来,他们习惯于传统的口头说教模式,教学手段也以挂图、小黑板、投影仪等方式为主,初步接触多媒体手段,他们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学习难度较大,久而久之会在无形中抵制这样的先进教学手段。作为学校教研部门,无论是教导处还是语文备课组、教研组,都要强化这一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强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培训,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信息技术培训,还要在学校开展二传手教育,以点及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还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在线学习、学历教育、脱产培训,以多种形式增强教师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广大教师还要积极参与信息技术运用的教学研究,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优质课评选、观摩课点评等,都要将各种有利于自身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的契机运用起来,通过培训加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增强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能力。教师要将多媒体手段与教学设计、教学信息搜集、课堂驾驭等方面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信息技术手段成为自身教学工作开展的得力助手。
3、科学定位信息技术手段使用时机。科学地运用信息手段是保证信息技术的优势与教学活动互为促进的重要抓手,教师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提高信息技术手段使用的科学性。首先,对于每节课上多媒体使用的时间、频率要进行科学定位,抵制多媒体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理念是片面的,过多过滥和过于依赖这样的观念也是矫枉过正。有些教师一节课动辄使用四五次,占据时间较长,课堂秩序出现混乱,反而得不偿失,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要对多媒体使用的频率进行科学规划,每节课原则上使用一到两次较为适宜,使用总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以内,因为毕竟师生互动才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要流程。其次,教师在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环节上要加以研究,只有在最需要的环节、最能发挥作用的环节使用,才能够有效体现多媒体手段对语文教学工作的促进功能最大化。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三个切入点体现信息手段的促进功能,第一个切入点是教学导入环节,这样的教学环节借助于多媒体手段的形象演示,能够为课堂创设良好的氛围,调动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二个环节是课堂补充信息环节,在课堂补充信息环节,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演示补充教材中所无法展示的拓展信息,以及与教材有关的影像资料。在这样的活动中,多媒体可以让枯燥的文字与形象的画面场景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材的渗透力,提高形象性。第三个切入点是抓住情感与思想教育的环节发挥多媒体的熏陶作用,情到深处自然浓,教学中进行到深厚情感的环节时,多媒体手段的音乐烘托、场景再现等方式都可以为教学活动增添生机与活力,让整个教学活动充满浓浓的情感,从而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最后,教师还要对多媒体课件的操作做到烂熟于心,不能在课堂上出现手忙脚乱甚至错误操作的现象,保证课堂上多媒体使用有序开展。
4、尝试自主设计信息技术教学课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现成的课件,但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更应当倡导教师自主设计一些教学课件。学校应当为教师的这一项工作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通过开设网络、提供电脑等,让教师能够及时从网络中下载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像、文字等资料,运用专门的编辑软件进行资料的整合,设计成与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的教学课件。这样的教学课件在实际使用中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更强,因为课件中的许多素材就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或是学生所熟悉的人物和事物,这种本地化的教学课件设计能够有效突破成品课件水土不服的状况,让语文教学和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珠联璧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充分重视现代化手段的作用,并针对自身能力、理念与工作实际等方面的不足开展针对性的改进,让现代化手段在提高语文教学吸引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闫华林. 让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正确作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23)
[2] 罗志强. 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矫治策略[J]. 中小学电教. 2012(01)
[3] 刘云霞,王绍蕾. 让人欢喜让人忧——浅谈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上的应用[J]. 成才之路. 2007(20)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2040.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8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8日

相关推荐

  • 【教学论文】浅谈教学活动中内在体验和生命特性展现

    教学作为一种人为的存在,是一个多维度、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复杂性系统,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活动,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活动。对于教学不确定性的论述不是否定教学的…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1日
  • 高中语文实施现状研究

    引 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国内各省市中学逐渐实施选修课程,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出来。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及其教学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高…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夯实地理基础完善读图能力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而地理作为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化的学科。因此,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全面的从学生的根本角度出发,重视学生…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关于高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

    【摘要】进入高中阶段以后,物理“学困生”的比例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物理学科的学习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如何做好物理“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在…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教学论文】《Access 数据库应用》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 为提高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Access 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改善其教学方法,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和案例,对该课程的目前现状与发展,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9日
  • 践行新课改,构建高效而充满趣味的物理课堂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构建高效的课堂是一个核心的问题,而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高效课堂总是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挂钩,只有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才有可能实现高效的目标。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物…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浅谈初中物理教育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进入二十一世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国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综合国力才会提高。因此,世界各…

    教学论文 2014年9月28日
  • 浅议“学讲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内容摘要】“学讲模式”是近年来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教改模式,这一模式是对传统灌输模式的改进与优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紧扣住关键节点,课前精心准备,课堂周密组织,课后拓展延伸…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高三英语复习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发重视教育教学质量。而中职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同时,中职英语教学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由此,更应…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技工学校政治理论教学的现状和改进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模式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不断转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技工学校是以培养面向生产到管理的人才为本的,它是直接面向市场的,因此,技工学校的政…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