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阅读源于巧妙切入

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优化这个过程,增强教学的活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就要选准最佳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巧妙抓住文本中统摄全篇的关键性的细节作为切入点,建构有价值的主问题,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更快速深入地领会文本的内容,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根据自身经验介绍几种有效解读文本的切入技巧。
一、咬住标题悟精髓
标题是文章的心灵之窗,它往往能透射出文章的精髓。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标题是破解全文密码的钥匙,有的统领全文,有的揭示主题,有的指出主要事件,有的标明行文思路,有的暗含写作意图,有的流露作者情感,可以说标题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如果以它们为切入点,并辐射全篇,最易实现整体教学。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标题是全文的关键所在,它的题眼是“讽”和“纳”。在阅读教学中,可从标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根据题眼可以把文章分成哪两个部分?学生得出结论: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教师随机提出以下疑问:1、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教师提示:“讽”是指不直指其事,用含蓄的语言、比喻的方法暗示或劝告。阅读文本后,学生发现邹忌是用自己的经历来“讽”齐王的,他把国家大事和家庭小事进行对比,得出齐王受蒙蔽的结论。为了进一步赏析邹忌的讽谏艺术,教师可以引入《古文观止》中的评价。2、齐王“纳”谏后齐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概括出要点:齐国广开言路修明内政,不必动用一兵一卒就能在朝廷上战胜敌国。以解析标题带动学生阅读文本,以阅读文本促进学生理解标题,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可谓是事半功倍。
二、紧扣文眼品神韵
文眼是揭示全文旨意的点睛之笔,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有时会以一言一句出现,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捕捉到文眼,就可以透过它走进文本,亲近主旨。教师应紧紧抓住文眼,引领学生顺着文章的思路揣摩,沿着作者的笔意思索,披文入情,出情入理,这样就可以纲举目张,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散步》是一篇情词真切的散文,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整个世界”四个字大做文章,巧妙提问:根据文章的内容,请你在“世界”的前面加上一个恰当的修饰语,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教师交流:这是尊老爱幼的世界。“我”决定走大路,是为了照顾母亲,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是因为心疼孙子;这是充满责任的世界。“我”和妻子作为中年人,有自己的责任,既要赡养母亲,又要抚养儿子;这是充满爱的世界。“我”和妻子感恩母亲,母亲疼爱儿孙,一家人相亲相爱,爱在祖孙三代之间传递……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发出耀眼的火花,教学重点迎刃而解。抓住文眼品出了文章的神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赏读美文的能力。
三、围绕线索巧探究
优秀的文学作品犹如枝繁叶茂的大树,线索就是树干,它将各部分枝叶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正是因为有了线索,才使作者的思路明晰,文章的结构严谨。没有线索的文章,即使内容再好,也只是一盘散沙,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教师应围绕这个纲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探究文章的旨趣。
魏巍的《我的老师》采用的是一线串珠的方式,文章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记叙了与蔡老师相处的几件小事,“我”对蔡老师的感情变化是文章的主线。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条线索提问:文章的感情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字里行间,请你找出本文的情感线索,并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阅读文本后学生慧眼识珠发现了这条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教师追问:文章通过哪几件小事来表现“我”对蔡老师的依恋?学生根据文中的关键词提炼出七件小事,教师重点强调“排纠纷”和“梦寻师”。然后让学生讨论这七件小事详略的处理和次序的安排与文章主旨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概括出了与蔡老师有关的事件,理解了首尾呼应的写法,也理清了师生感情加深的过程,体会了作者对蔡老师的一往情深,真是一举多得。
四、结合悬念深挖掘
悬念就是作者在行文时故意卖关子以调动读者的兴趣,使读者对故事的结局产生期待,吸引读者阅读全文。悬念的设置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读者迫切关注后事的发展。它一般先抓住读者的心,再慢慢地放开,这一抓一放之间,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变化就深深地烙在读者脑海中。教师要以这些悬念为切入口,分析故事情节,探讨作品主题。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体现莫泊桑特色和功力的佳作,故事情节富于变化,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关键在于设置了悬念。小说的开端部分,渲染了菲利普拮据的家境后,立刻引出菲利普那句永不变更的盼望于勒归来的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个悬念引导学生探究:于勒究竟是谁呢?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这一家那么热切地盼望他回来呢?一连串的问号让学生迫切地急于阅读下文。小说的发展部分,重点写于勒在海外做生意发了财,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憎恨惧怕变为奉为福星。教师抓住悬念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曾经是灾星的于勒为什么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美妙的梦境能否实现?再次吊足学生的胃口。在梳理情节结构时,抓住悬念深入挖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五、聚焦矛盾重推敲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谋篇布局或遣词造句上的矛盾对立,来达到更深层次的和谐统一。有些文本的内容看似矛盾,实则另有深意。教师要善于从文本的矛盾处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在积极的思考中深入理解作品的魅力,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提纲挈领地对文本进行全面剖析,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双赢。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文章交代事件时写到“独往湖心亭看雪”,描写雪景时又提到“舟中人两三粒”。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个矛盾点发问:这是否矛盾?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经过讨论发现:看似矛盾,其实是作者有意为之,船中人两三个,赏雪者只有作者自己,其他人虽然也在船上,但和不在一样,表现出作者独有的高洁脱俗。教师提问:作者选择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独自一人到湖心亭看雪,舟子是怎样评价他的?学生从文中提炼出一个“痴”字。教师追问: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却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作者到底痴迷于什么呢?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要点:痴迷于物我两忘的山水之乐,痴迷于卓然于世的闲情雅趣。抓住矛盾引领学生细读文本,深入推敲作者独特的内心世界,这样的阅读教学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切入点的选择是阅读教学的关键,以点为突破口,进而激活全篇,这应是有效阅读的法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最佳的切入点,让学生在标题处凝眉,在文眼处深思,在线索处驻足,在悬念处想象,在矛盾处惊叹,寻求到教与学的捷径,实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使学生既能欣赏到文本表面的风景又能领略到文本背后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2003年,
  [2]、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2038.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8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8日

相关推荐

  • 学案导学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经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只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己去动手。”因此,数学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而…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1日
  •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使学生能够获取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语,是人们在生活…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8日
  • 【教育教学论文】I型超敏反应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行教师“满堂灌”,既动手、动嘴、也动脑,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从而使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各方面都不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来。为了打…

    教学论文 2015年1月16日
  • 初中英语教学在新标准下的注重点

    由于初中英语课程新标准的不断变化,初中英语学习的注重点也有所不同,教学方法、技术也不断在更新。那么在新的标准下,如何抓住初中英语教学的注重点,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兴趣和成绩呢…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解读当下数字化时代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诀窍

    数字化教学如今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在当下愈演愈烈。若它能被教育事业所利用,定能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利用它发挥自身所独有的特性来达成它和和教育事业的共识。使之与教学形成链接。…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9日
  • 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领域的改革也备受关注,与过去的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上比较常见,但由于部分教师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关于聋儿听力康复的语言学习进度研究问题

    一个无声的世界是正常人无法忍受的,可想而知,鸟语花香的世界美丽动人,如果只能看的见却听不到这是一个怎样孤独的封闭的世界,加强对聋儿的语言的训练,对生命进行救赎。 一、从聋儿的身体特…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0日
  • 浅谈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

    毕 业 论 文 目 录 英文摘要 1一、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 2(一)呼吸的分类 2(二)正确的发声与呼吸在歌唱中的状态 3 (三)正确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4(四)歌唱中呼吸与共…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1日
  • 论创新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科学培养方案的探索

    摘要 近几年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旧式的教学方法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方式势必要发生质的飞跃。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高中生积极思考的学习方法、激发其创新思维…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7日
  • 紧扣新课改要求实施新策略教学——浅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学工作者必须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选择和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实现“能力培养”、“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要求。教…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