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共识.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能够立足教学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作文指导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尤其是当前许多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改革方面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弊端,教学工作走进了误区。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针对当前农村初中许多教师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走出误区进行了探究,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面临的误区
导致部分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不够先进,教学方式较为滞后,甚至在对教学要求与目标的理解方面走入了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作前指导“空洞无物”却自以为“言简意赅”。走进一些教师的作文教学课堂,可以发现他们的作前指导及其简单,甚至用惜字如金来形容也毫不为过。简单地对文章写作提出几点要求,接下来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开展写作。这样的作前指导活动没有能够让学生学到具体的写作技巧,甚至可以说这样的作前指导是放任自流的,实际效果较低。而有些教师却认为这样的作前指导言简意赅,将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估计过高,认为讲得过细过多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讲得过多与形象指导属于不同的概念,这样的空洞说教才是学生写作水平低下的重要成因。
2、阅读写作“不相往来”却自以为“自成一体”。在有些教师的眼中,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是完全独立的两部分内容,没有能够站在大语文的理念上去融合,资源整合不力。在阅读教学中就教材讲教材,没有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写作手法、布局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学生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缺乏对文章写作方面的技巧领悟。也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发挥阅读分析模式的效应,没有能够结合一些范文或下水作文对学生进行引导,汲取到写作的经验与技巧。这种阅读写作不相往来的模式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而有些教师采取这样的方式,却自以为将阅读与写作教学自成一体,这样的理念是片面的。
3、作文素材“生搬硬套”却自以为“汲取精华”。在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的眼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为了快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应试能力,往往会选择一些范文供学生进行参考,一种类型的文章选择了多篇范文。学生为了提高文章的得分率,往往会从这些范文中汲取事例或是变通事例,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这样的作文写作活动背离了自己的生活,属于典型的生搬硬套,缺乏真实的情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构思能力、表达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而在有些教师的眼中,这却是学生提高学生作文得分率的捷径,屡试不爽,甚至进行经验进行介绍。
4、作文评改“费事耗力”却自以为“亲力亲为”。提到作文评改,大多数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都是自己进行评改,一篇文章往往要花费几个晚上的时间进行评改,还要进行点评。许多教师认为自己将每一篇文章都认真评改过去,错别字、病句都点出来,结构方面的问题、表达技巧方面的问题都进行了标注,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老师的评改中汲取到写作的经验。实际上,虽然许多老师花费了较大的精力,看似工作较为负责,实际的成效并非如人所愿。许多学生在拿到作文以后,更多的是看一下等第,订正一些错别字,至于教师辛辛苦苦挑灯夜战写出来的评语或是提示却很少顾及,更不用说深入研究了,导致这样的评改活动高能耗低效率。
5、教学空间“局限课堂”却自以为“紧扣重点”。在许多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眼中,作文教学就应当是正统的课堂教学,他们简单地将作文教学局限于课堂这一模式,还美其名曰紧扣重点。作文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但是其绝不能局限于课堂。广阔的社会天地,丰富的课外活动,这些资源都能够成为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阵地。教师如果还是局限于课堂教学这样的陈旧理念,对新课程改革中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领悟不够深刻,往往会导致教学活动难以得到充分的施展与发挥,各种活动资源无法有效转变为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素材,一些兴趣活动专题活动也无法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提供良好载体,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二、有效突破当前初中作文教学误区的措施
面对当前许多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面临的误区,学校与教师都应当深入思考,在这一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突破。
1、开展形象作前指导,让学生学到写作技巧。形象指导顾名思义是要让作文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加乐于接受。三言两语式的作前要求显然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形象指导,让作前指导更具吸引力。一方面,笔者在指导的形式上体现形象化原则,对某一类型的文章进行指导,侧重于选取同一题材的范文或者下水作文,以此为载体带领学生分析这一篇文章的各个方面,总结出文章的写作特色及写作技巧要求,在此基础上开展仿写活动,有了这样的形象指导,学生的作文写作就会变得思路清晰,下笔有力。
2、阅读与写作相融合,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一定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要学会融会贯通。首先,阅读教学中应当渗透写作技巧指导,不能简单地就教材进行阅读,而要在指导学生了解内容、掌握主题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重点是学习作者如何新颖立意、科学布局、突出人物形象或者表现中心的,在阅读过程中感悟文章的写作技巧,从而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实基础。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后,还可以有机穿插续写、仿写等类型的拓展延伸,以此达到学以致用、逐步提高的效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将阅读教学的先进经验运用起来,在下水文分析、范文引导等环节,向学生出示一组探究题,要求学生分小组研究文章的写作技巧。在学生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思路得到了拓展,写作技巧也更加丰富。
3、指导观察感悟生活,让学生获取生动素材。在初中生的作文写作中,生搬硬套事例显然无法达到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的目标。生搬硬套事例看似获得了短暂的高分值,实际上学生的构思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还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领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这一大舞台上获得生动的素材,从而为作文写作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笔者在教学中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要求他们每天晚上都回忆一下当天的生活,看一看哪些事情具有意义,可以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让学生积淀丰厚的生活内容。另一方面,笔者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过程中,还要求他们深度分析,既要观察到生活的表象,还要深入到表象之后去了解事情的深层次原因,发掘出规律、情感,使积累的素材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炼与深化,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
4、开展作文评改优化,让学生汲取他人精华。造成教师评改作文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了学生的有效参与。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有条件地吸纳学生参与评改,以自主评改的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汲取更多的写作技巧经验。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每学期选取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作文篇目作为自主评改内容。学生交换习作按照指定的步骤进行评改,从错别字、病句寻找开始,到分析文章结构主题,以及分析文章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等等,按照这样的顺序对这一篇文章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寻找出存在的问题,点评出成功之处。为了提高作文评改的公稳性,笔者要求学生除了病句和错别字的评改由自己独立完成之外,其余项目的评改都在学习小组这样的载体中,通过大家的共同研究来实现。学生在分析评改他人作文的同时,也是在学习他人写作技巧经验的过程,这样的评改活动能够让学生有效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并在其中有所收获。最后环节还要安排批改人与作者进行当面交流,指出成功之处和缺点,研讨改进的方法等等,这样的过程能够让作文评改活动更具生机与活力,对于学生作文技巧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5、组织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得到长足发展。对于初中作文教学而言,学生如果完全局限于课堂,他们的思维得不到拓展,写作灵感也无法得到激发。对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开展各种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强感知、积累素材,提高写作的情感。例如学校组织的各种庆祝活动、纪念活动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展生活感知的契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生活参加各类活动,在活动中观察各人的表现、活动的效果,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兴趣小组等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与作文有关的活动,如开展现场写生、文学社团研究、作文写作竞赛等等。无论是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还是相互竞赛,学生都能够在课外活动中满足对作文学习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能够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巩固,达到提高作文写作水平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广大农村初中教师一定要正确面对存在的误区,善于教学反思,强化教学研究,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1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