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

【摘要】进入高中阶段以后,物理“学困生”的比例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物理学科的学习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如何做好物理“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在本文中,笔者就简单分析了物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简单的建议,希望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教师能够实施有效的转化策略,阻止并逐渐缩小物理“学困生”的比例和范围。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物理学科难学是早已被公认的事实,这种困难在初中阶段表现的尚不明显,但一进入高中,物理学科难学的一面就逐渐显露了出来,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后,第一个跟头就栽在了物理学科上,其中也不乏一些在初中阶段物理学习很不错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物理“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往往是最大的,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如果做好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往往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而要想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转化,首先要明确物理“学困生”的成因。
   一、物理“学困生”的成因
   (一)物理学科内容较为抽象
   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一般都较为浅显直观,属于物理学科的入门阶段,因此,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都不会感到过于吃力,而进入高中阶段以后,物理学科的特点逐渐显现了出来,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抽象深奥,对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要远远高于初中阶段,可以说,相较于初中阶段,高中物理无论是在难度还是抽象性上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一些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往往没能快速适应物理学科知识的变化,在学习方法方面依然沿用初中阶段的思想方法,使得物理学习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久而久之逐渐进入了“学困生”行列。
  (二)学生自身原因
  在物理“学困生”中,有一些是进入高中阶段以后成绩才开始落后的学生,而更多的则是一些本身基础就不太好,从初中甚至是小学阶段就被列入“学困生”行列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在基础知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学生本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心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大多数“学困生”往往都拥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或者学习心理,例如,基本上所有的“学困生”都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后也从不与老师沟通,上课容易分神,拖拉作业等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使得学生逐渐沦为“学困生”,并且一直在“差生”的泥沼中徘徊。
  (三)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
  教育界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印因素,又有环境因素,但教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绝不容忽视的。一些教师往往只把视线放在一些成绩较好和成绩中等的学生身上,而很多的“学困生”则不在教师的考虑范围之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导致学生一旦成绩落后就很难再一次跟上来,从而逐渐沦为“学困生”,被教师“打入冷宫”,无法脱身。
  面对“学困生”成因的诸多方面,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虽然物理学科看起来枯燥乏味且晦涩难懂,但只要教师上的有技巧,一样能够让物理课堂充满吸引力。在以往的物理课堂上,“注入式”教育模式往往是最常见的模式,教师通过知识注入来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虽然这样的方式在短期内看起来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对于很多“学困生”来说,这种“注入式”教育只能加剧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反感。因此,教师要想办法通过多种手段和技巧活跃单一枯燥的物理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模式,像是讨论式教学、活动教学、实践教学等等,教师也可以引进一些新颖的教学工具,如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辅助教学,这样不但可以让物理课堂变得“声色俱佳”,提高物理课堂的吸引力,同时,在直观的多媒体工具的辅助下,很多抽象的物理知识也会变得更加直观生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二)从心理上帮助学生重塑信心
  “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长久以来都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卑感,即使是那些平日里看起来非常“刺儿头”的“学困生”,在他们内心深处往往也存在着自卑的影子。一旦学生失去信心,就会给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很多学生一看自己的成绩那么差,干脆直接放弃。因此,教师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首先要从心理上帮助“学困生”重塑信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困生”多一些关注,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设计一些较为基础的问题,用眼神和表情鼓励学生主动作答,甚至是直接点名,一旦学生取得进步,要毫不吝惜的给予夸奖,引导学生跟自己比赛,进行纵向比较,让他们看到自己通过努力学习所获得的进步,在不断地关怀下慢慢地帮助学生重建早已坍塌的自信,为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打好心理基础。
  (三)适当引入分层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学困生”都很难跟上教师正常的上课进度,尤其是物理这样的学科,既然被划分到“学困生”的行列,这些学生即使想要学习,可能已经出现了完全听不懂课的状况了。因此,教师要想实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必须要针对“学困生”的特点制定不同于一般学生的教学计划,教师可以给“学困生”设置一些要求较低的学习目标,在讲课的时候时刻关注“学困生”的听课反应,实在跟不上,教师可以考虑给他们做一些课外辅导,单独布置一份作业,另外还要引导“学困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这样可以降低他们的听课难度。总之,就是要将“学困生”与一般的学生进行分层,采取更具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对于教师来说,“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无疑是最为艰巨的,但是作为教师,不能因为任务艰巨就不去努力,教师要秉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思想,把“学困生”也同样视为宝贵的资源,努力帮助他们摆脱困难,让“学困生”也能够发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杜华明.高中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胡燕,唐日新,徐德淼.中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3]王书方.高一物理学困生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1498.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4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4日

相关推荐

  • 《竹坡诗话》研究

    摘 要 周紫芝的诗作在南北宋过渡时期小有成就,所作《竹坡诗话》也是其讨论诗歌理论的著作之一。目前学界对于这部诗话的研究很多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深入研究《竹坡诗…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8日
  •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低年级课外阅读

    内容摘要:如何有效指导低年级课外阅读?根据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推荐好书,激发阅读兴趣;授之以渔,掌握阅读方法;学会积累,办理“阅读存折”;开展活动,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实现幼儿园小班人性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摘要:幼儿园教学是孩子早期教育中的重要好而主要构成部分,启蒙教育质量的好坏,对儿童早起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幼儿启蒙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对…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学案导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策略与方案

    高中生物的知识错综复杂,知识点小并且密集,各个知识点之间又有相互的联系,因此老师的备课以后的学案要别具一格,通过素质教育在再次消化教材与分析学习效果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出发,…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3日
  • 关于优化中学管理措施思考

    摘要:作为一名校领导,要如何促进学校全面有序发展,提高学校教育人才能力,创造良好的校园发展前景,本文就如何树立管理理念、建立管理环境、培养竞争意识、创造激励体制和培养沟通体制方面对…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译林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初探

    摘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与沟通,而英语作为初中科目中的重要学科,更是如此,所以对于译林版初中英语的口语教学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可惜的是,目前学生英语口语的使用情况并不乐…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6日
  • 【教育论文】师生对“微课”教学认知情况的研究——以浙江中小学为例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国内“微课”研究也日渐红火,纷纷投入实践,但是目前并没有对教师和学生关于开展“微课”教学的态度做出研究,故该研究主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本研究通…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1日
  • 浅析新疆高中汉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

    【摘要】由于汉语本身知识内容多,语言实践能力较强以及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原因,导致新疆高中汉语教学现状岌岌可危。本文就新疆高中汉语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关…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2日
  • 浅谈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

    毕 业 论 文 目 录 英文摘要 1一、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 2(一)呼吸的分类 2(二)正确的发声与呼吸在歌唱中的状态 3 (三)正确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4(四)歌唱中呼吸与共…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1日
  • 生物教学中如何让“灰色学生”亮起来

    【摘要】有关研究表明,那些班级中成绩尚可,但表现不突出的学生,受到关注是最少的,我们通常把这类学生称为“灰色学生”。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展注意到这个庞大而又不受关注的群体,很多…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