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活动开展探析

内容摘要:教师、学生,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因子”。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活动,能够使教师的主导功效有效彰显,学生的主体特性有效培养,达到教学相长的预期目标。新实施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应具有师生互动特点。本人现结合新课改要求,对师生互动活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 师生互动 主体特性 主导特性
   常言道,教学脱节,事倍功半,师生互动,其乐无穷。教学活动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前进过程,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因子”之一,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深入交流、高效合作,能够有效推进教学活动进程,能够有效彰显教师主导功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主体特性。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忽视教学活动的双边性、互动性特点,采用“教师将、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学生缺少与教师进行交流探讨的机会,缺少展示观点见解的时间,导致“教”与“学”相互脱节,各行其是。而著名教育实践活动家陶行知则提倡“学教合一”。新实施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通过对话与交流,把课堂改造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让师生互动中实现发展。”因此,师生互动应渗透于课堂教学始终。基于以上观点,本人就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活动开展进行了探索研究,现简要阐述教研的点滴心得。
   一、围绕教学内容内涵要义,开展师生互动交流活动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纲”。教师在新知内容的讲解过程中,仅靠单一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独角戏”方式,学生难易将教学知识点内涵及其净化要义进行深刻、全面的掌握和理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主体只有“身心”参与其中,才能教学相长。因此,在新知内容的讲授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互动交流学习活动,“带领”学生群体一起进行探知新知概念、性质、定理的互动活动中,围绕重点、难点内容,通过师生之间的双边交流活动,实现新知内涵要义的有效掌握。
   如在“向量的数乘”新知传授环节中,教师根据该节课的知识点内容,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教学重点、学习难点以及高中生学习实情,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先让学生自主探析,初步感知向量的数乘知识点“向量的数乘定义”、“向量数乘的运算律”、“向量的共线定理”等需要学生学习掌握的重点以及难点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该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活动,通过问答式、引导式、启发式等互动交流方式,使学生对“向量的数乘定义”、“向量数乘的运算律”、“向量的共线定理”等知识点内涵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师生主导作用和主体潜能得到培养。
   二、结合问题解题策略探析,开展师生互动探讨活动
   问题是数学学科的“核心”,也是教师进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抓手。高中生在探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进程中,其动手实践、思维创新以及综合应用等方面学习能力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值得指出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中,问题解答既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活动”,又不是学生单方面的“运动”,而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共同探究的双边活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案例教学活动中,要将师生互动探析解析策略过程进行“延长”,将教师指导学生探知的过程和学生合作探析的过程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教师在有效指导和共同探析下,实现问题策略的有效掌握,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问题:如图所示,已知AD,BE分别是△ABC中BC,AC边上的中线,且=a,=b,使用a,b表示向量。
   在上述问题案例教学中,教师采用合作探析教学策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内容和解题经验,开展自住探究问题活动,学生初步认识到该问题解答应该利用“三角形中线的性质以及向量的线性运算”知识点内容,然后根据学生初步观点,师生共同探析解题策略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得出解题策略是:“将转化为2,利用=+即可求得”,最后,师生互动归纳解题规律是:“本题解答时可以根据三角形中线的交点,即重心的性质,可知G是中线上的距离顶点较远的三等分点。”。
   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互动探析问题策略活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思考分析的观点得到了展示,主体特性得到了有效呈现。教师的指导点拨功效有效放大,主导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三、发挥巩固反馈指导作用,开展师生互动评析活动
   巩固反馈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教师了解教学实情、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渠道。教师在讲解评判学生解题练习活动中,能够有效巩固正确解题思路,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高中数学教师在此环节教学活动中,切忌教师成为整个活动的“独唱”,而应该与学生进行“合唱”,不能让学生成为评析的“旁观者”,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采用师生互动的评价辨析活动形式,鼓励高中生大胆发言,展示过程,暴露缺点,实现高中生在师生互动评析活动中,掌握正确的解题策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师生互动评析的教学方式,经常运用于辨析解题过程和思路的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其中,能够充分利用教师的示范指导,引领和推进高中生的探析、思考、评析的活动深度和进程,对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技能养成具有促进作用。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要紧扣新课改提出的教学活动互动性目标要求,设置师生互动的有效时机,开展师生互动的有效活动,让师生在有效、深入、高效双边互动、合作交流、共同探析等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活动效能得到有效提升和进步。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1376.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3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3日

相关推荐

  • 有效教学精于“与时俱进”——由二次函数问题案例教学活动所感

    二次函数章节是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分支”,在初中数学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来是中考试题命题的热点,也是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重点,更是初中生学习活动的难点。在“二次函数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浅析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设问策略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培养在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偏向对多元化、反应灵敏人才的高需求,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口语反应能力的要求也…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探讨初中数学差异教学的现实研究

    摘要:在现实的数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性格特征、对于数学知识的把握程度和学习水平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异同。假如要完成新课程的教学任务,那么就应该依据学生自己的现实情形,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9日
  • 实习基地间的对比分析

    2013年9月1日,2010级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10名学生分别派往周口一中6名学生、李庄小学4名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育专业见习活动。2013年10月14日至12月30日2010级…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0日
  • 浅谈我的数学课堂

    伴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又是一年高考时。近段时间的报纸,广播,电视……所关注的都是2012年的高考。看着,听着,回想着,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离开青青校园走上三尺…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探讨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了重中之重的课题。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性的应用。高效课堂则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应远而生的教学新模式。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4日
  • 【教育教学论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方案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能在对学生教学过程中使案例教学与实践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让学生快速地掌握科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16日
  • 【素质教育论文】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早在20世纪初,一些国内著名学者就呼吁重视美育。1999年我国教育方针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美育具陶冶人的情操、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提高思维能力等作用。学校实施…

    教学论文 2014年11月25日
  • 如何强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是初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英语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就处于核心地位,只有做好英语阅读教学,才算完…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2日
  •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会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