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新方式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高效率学习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学生适应且喜欢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主动自觉地去吸收新知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是为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每个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一、注重发展学生兴趣,实现创新
1.因材施教,发展学生创新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创新的内在动力,因此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激发初中生更为强烈的好奇心,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思维。此外还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增强,在不断的想象中促进创新意识的塑造。允许学生在知识界定的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改正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要启发学生善于思考,在思考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中产生动力,并充分认识自身学习方面的不足。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发展综合运用的能力。
2.建立独特的解题技巧,发展学习兴趣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解题方法往往并不是唯一,较为灵活。因此老师通过对题目的解答,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运用多种解题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用多方面的知识,将几个方面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既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巩固也可以扎实对新知识的利用。多个角度思考,能够让学生更加周密的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改变思考方式。独特的解题思维使得学生对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解决方式。解题的成功,从外在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动力,从内在上则激励了学生。这使得学生在熟练的掌握理论之后更加注重对理论的实践,全面的掌握新知识。错题的举例能够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识,举一而反三。此外,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墨守成规只会停滞不前,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表达,创新求异,寻找灵活准确的解决方法。
3.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树立正确观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于新知识的吸收并不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注意调整学生的心态,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多进行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有动力的进行学习,减少批评,以免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厌学心理。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敏锐洞察有利于教师更有能力的去寻找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另外,教师要多为学生制造机会,让学生有表现的平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创新意识是进行教师高效教学的关建
学生的思维如果没有老师的正确引导,再聪明的学生也学不会创新。社会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跟的上时代的步伐,创新意识是指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不断探索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勇于改变传统课堂上严肃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想象,自主解决。这并不是说放任学生随意思考,而是在现有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引导,这摆脱了答案对于学生的舒服,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踊跃的师生互动更能带动学生的思考方向,活跃的课堂氛围是高效率学习的前提。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换句话说,兴趣也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因此,比起传统的学校教学,发掘学生的兴趣并因材施教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尤其强烈的年纪,抓住这一心理变化,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继而向所学内容靠近,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欲望的挖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内外动力。除了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则为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以及学生创新思维的塑造。对于学生的成绩教师不能一味的只顾讲课和学生成绩,而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要勇于挑战传统的古板严肃的课堂,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没有成绩压力和不拘谨的课堂氛围中能够让学生更加大胆的解决问题。老师可以实行学生自问自答的形式,自此来启发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励教育,全面发展
激励是最好的在外动力。如果对学生只知道批评,学生不仅会产生叛逆心理,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多互动,在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缺点,及时的给予学习建议,鼓励学生。教师可以进行有引导性的提问,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进行对解答过程的探索。课堂上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加提问,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质疑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以往出现的学生被动学习。良好的习惯是成绩的一半,由此看来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教师要教会学生系统的学习方法,传统只教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已经赶不上时代的变迁,只有全方位的教授,才能使学生掌握有血有肉更加全面的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具备独特的思维才能更好的战胜其他竞争者。而数学就是培养出色思维的一门学科。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1017.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利用多媒体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有许多优势。多媒体教学的使…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基于初中数学特点看学生校外学习现状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的学校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好的发展。而数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特别是初中数学的学习,它作…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2日
  • 技工学校政治理论教学的现状和改进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模式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不断转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技工学校是以培养面向生产到管理的人才为本的,它是直接面向市场的,因此,技工学校的政…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浅谈幼儿园亲子活动实施

    摘要:亲子活动是幼儿、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良好沟通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父母大都忙于工作和学习,亲子活动少之有少,亲子间的接触不如以前频繁,家长与幼儿共同游戏的时间和…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反璞归真:真实英语教学

    摘 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经历了多翻的探索和变革,然而时至今日,这种探索和变革的激情非但没有结束之意,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究竟何去何…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教育教学论文】浅谈教育教学质量的“绿色”标准

    【内容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浅谈教育教学质量的“绿色”标准。引论部分总说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理解和看法;正文部分从追求可持续的质量,追求过程、方法和结果相统一的质量和追…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1日
  • 【教学论文】“信息差”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

    所谓“信息差”,从广义上讲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客观信息与人类对它们的了解、掌握程度之间的距离。就是指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庄新红,1998)。这种差距使得人们进行…

    教学论文 2014年11月17日
  •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化学是一门很有学问的科学,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基础部分。学好初中化学学能为学生在高中学习化学打下良好地基础。如何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5日
  • 管窥中职体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及解决

    摘要:近年来随着应试教育的影响不断增大,体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得不到重视,很多时候变为一种教育附属品,纵观当今的体育教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教学形式还是教学内容中都还存在着…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健康教育论文】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骨科病房的实践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骨科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历史性对照,将2013年02月-2013月08月收治骨科患者520例设为对照组,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20…

    教学论文 2015年1月9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