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新方式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高效率学习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学生适应且喜欢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主动自觉地去吸收新知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是为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每个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一、注重发展学生兴趣,实现创新
1.因材施教,发展学生创新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创新的内在动力,因此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激发初中生更为强烈的好奇心,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思维。此外还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增强,在不断的想象中促进创新意识的塑造。允许学生在知识界定的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改正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要启发学生善于思考,在思考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中产生动力,并充分认识自身学习方面的不足。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发展综合运用的能力。
2.建立独特的解题技巧,发展学习兴趣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解题方法往往并不是唯一,较为灵活。因此老师通过对题目的解答,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运用多种解题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用多方面的知识,将几个方面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既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巩固也可以扎实对新知识的利用。多个角度思考,能够让学生更加周密的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改变思考方式。独特的解题思维使得学生对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解决方式。解题的成功,从外在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动力,从内在上则激励了学生。这使得学生在熟练的掌握理论之后更加注重对理论的实践,全面的掌握新知识。错题的举例能够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识,举一而反三。此外,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墨守成规只会停滞不前,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表达,创新求异,寻找灵活准确的解决方法。
3.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树立正确观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于新知识的吸收并不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注意调整学生的心态,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多进行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有动力的进行学习,减少批评,以免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厌学心理。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敏锐洞察有利于教师更有能力的去寻找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另外,教师要多为学生制造机会,让学生有表现的平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创新意识是进行教师高效教学的关建
学生的思维如果没有老师的正确引导,再聪明的学生也学不会创新。社会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跟的上时代的步伐,创新意识是指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不断探索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勇于改变传统课堂上严肃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想象,自主解决。这并不是说放任学生随意思考,而是在现有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引导,这摆脱了答案对于学生的舒服,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踊跃的师生互动更能带动学生的思考方向,活跃的课堂氛围是高效率学习的前提。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换句话说,兴趣也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因此,比起传统的学校教学,发掘学生的兴趣并因材施教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尤其强烈的年纪,抓住这一心理变化,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继而向所学内容靠近,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欲望的挖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内外动力。除了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则为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以及学生创新思维的塑造。对于学生的成绩教师不能一味的只顾讲课和学生成绩,而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要勇于挑战传统的古板严肃的课堂,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没有成绩压力和不拘谨的课堂氛围中能够让学生更加大胆的解决问题。老师可以实行学生自问自答的形式,自此来启发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励教育,全面发展
激励是最好的在外动力。如果对学生只知道批评,学生不仅会产生叛逆心理,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多互动,在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缺点,及时的给予学习建议,鼓励学生。教师可以进行有引导性的提问,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进行对解答过程的探索。课堂上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加提问,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质疑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以往出现的学生被动学习。良好的习惯是成绩的一半,由此看来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教师要教会学生系统的学习方法,传统只教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已经赶不上时代的变迁,只有全方位的教授,才能使学生掌握有血有肉更加全面的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具备独特的思维才能更好的战胜其他竞争者。而数学就是培养出色思维的一门学科。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1017.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

    【摘要】对于刚接触物理这门课程的初中生来说,物理这个词既陌生又抽象。加上社会上老是将物理与数学化学相提并论,容易使学生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以为物理像数学一样抽象难学。因此,初中物理教…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浅谈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

    毕 业 论 文 目 录 英文摘要 1一、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 2(一)呼吸的分类 2(二)正确的发声与呼吸在歌唱中的状态 3 (三)正确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4(四)歌唱中呼吸与共…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1日
  • 【教育教学论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方案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能在对学生教学过程中使案例教学与实践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让学生快速地掌握科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16日
  • 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同文体汉语篇章的眼动研究

    第一章 绪 论目前,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来说,通过眼动仪来研究阅读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实验的时候,眼动仪可以追踪被试在认知加工过程中的阅读模式,提取一些重要的阅读参考数据,统计并且分…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1日
  • 学案导学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经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只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己去动手。”因此,数学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而…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0日
  • 如何培养高中化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摘要:长期以来,高中化学的学习都存在着一种局面——教师一直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努力机械背诵化学公式,以如此僵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高中化学学习能力,未免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自从21…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浅议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艺术教学质量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思维能力过渡的阶段,音乐教学可以让初中生从具体的思维模式向抽象逻辑思维模式的转变,老师要在英语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的审美体验,将音乐形象化。老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习可以说几乎是每个学生学习生涯的开始,小学生涯对学生一生的学习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小学教育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所以对于小学生…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9日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利用多媒体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有许多优势。多媒体教学的使…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对改进高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点滴思考

    内容摘要:高中生在阶段性学习探知、解析问题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树立了一定的学习方式和能力素养。但高中生在应试教学要求和高升学率的双重作用,形成了“解题能力强、学习素养低”的学习方式…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