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法律对策研究

第一章 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生活垃圾的含义
一、生活垃圾的概念及分类
(一)生活垃圾的概念
生活垃圾是指那些因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再被使用或不再被需要而丢弃的物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生活垃圾,是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涵盖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等,如人们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残羹剩饭、废纸、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废电池等。
生活垃圾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1、分散性,生活垃圾被人们分散地丢弃在各个垃圾点,需要回收收集。2、无主性,生活垃圾是人们自主放弃占有使用的抛弃物,被丢弃以后,即成为无主物,不再属于任何人。3、危害性,生活垃圾成分多样,易腐坏,会给生活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4、错位性,在某一个空间领域的生活垃圾可能在另一个空间领域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
(二)生活垃圾的分类
生活垃圾种类十分庞杂,难以做到细致划分。根据我国建设部发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4),生活垃圾可分为六大类,见下表:

二、生活垃圾的危害
(一)环境污染
生活垃圾是种类复杂的混合物,在收集运输和露天储放过程中,有机物会分解,散发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大量的污染物,如氨、硫化物等。其中,至少含有100多种有机挥发性气体。这些有害物质中致癌、致畸成分很多,一旦通过人类将其吸入体内,就会危及健康。同时,随着塑料膜、纸屑、粉尘的飘散也会对环境形成污染。垃圾露天储放时,会天然腐坏,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多种物质会将垃圾中存在的重金属腐蚀溶解出来,重金属经过雨水冲刷,流入地面水体,造成地面水体的重金属污染。没有经过卫生填埋的垃圾,以及因雨水渗入垃圾中产生的渗滤液流过附近地表水体,会造成流经土壤以及水体的严重污染,这样的污染往往影响更加深远。
(二)侵占大量土地,污染土壤
储放在城市郊区的生活垃圾,侵占了大批稀缺的土地资源,非但如此,垃圾中的很多不易降解的成分会在自然界中长久留存,侵占大量土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垃圾及其产生的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渗入土壤,损坏土壤的性质和结构,使土壤丧失肥力、地表板结、积存重金属以致污染。
(三)火灾隐患
在天然堆放的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如因发酵产生大量的甲烷,大量的可燃物在狭小的空间内流窜极易引发火灾、垃圾爆炸等事故,酿成重大人身财产损失。例如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帕亚塔斯垃圾场(全国最大的垃圾处理厂),露天堆放了约300万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周围居住着8万贫民。二零零零年七月十日早七时三十分,垃圾厂因垃圾堆积过高压断电线杆致使短路引发爆炸、近30米高的露天垃圾轰然倒塌,一时间垃圾淹没了100多间木棚。造成了死亡124人, 至少100人下落不明的惨剧。
(四)生物性污染
鼠类、鸟类、蝇虫及食腐类动物将垃圾堆放处作为寄居和繁殖的场所,因其中寄生的很多致病微生物,可以为它们提供食物,有害生物通过活动将携带的病菌传播至人体,使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三、生活垃圾收集方式
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主要有两种:1、按照包装形式可以分为散装收集与袋装收集。2、按照是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混合收集与分类收集。
(一)散装收集与袋装收集
散装收集是指居民在处理垃圾的时候直接用容器收集倾倒的行为。如今,居民生活垃圾袋装化行为已经非常普遍,居民在生活中习惯于使用各种袋子收集垃圾,尤其是餐厨垃圾,这样一来就克服了散装收集时产生的漏、洒、扬尘等严重影响环境的问题,是收集垃圾的过程更加环保。
(二)混合收集与分类收集
混合收集是指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未经过任何处理的混杂的收集在一起。分类收集是指根据生活垃圾的成分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行收集。
表 垃圾收集方式优缺点的对比
收集方式 优点 缺点
混合收集 简单易行、成本低。 不易提取垃圾中的再利用价值,增加生活垃圾处理难度。
分类收集 提高可回收物的回收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有利于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 收集过程复杂,收集成本高,要求居民配合度高。

四、生活垃圾的处理
生活垃圾的处理是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将垃圾转变为新的符合环保标准的物质或能量的程序。具体而言,通过破碎、分选、垃圾得到物理处理;通过焚烧,垃圾得到化学处理;通过堆肥,垃圾得到生物处理等。
截至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基本方法主要有4 种,即:回收利用、卫生填埋、堆肥以及焚烧。
(一)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法是最经常用到的垃圾处理方法,它出现的时间最早,使用的范围也相较其他方法广。填埋法历经两个历史发展阶段:1、简单填埋阶段。简单填埋就是指把垃圾很简易的“从一个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的一种不负责,不计后果的行为,这种污染转移的方式是一种“只管自己,不顾他人”的体现;2、卫生填埋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在经过合理设计架构,配备一定的防护措施的填埋场,将生活垃圾进行安全卫生的填埋的阶段,填埋场的选址也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在日常运营中,需要定期维护填埋场以避免渗滤液泄露,与此同时还要定期监测经过填埋的垃圾是否对周围环境(如周边土壤和水源)是否造成污染,做到最大程度上避免污染环境。
我国最常用的垃圾处理方式就是卫生填埋,因为该方法自身具备成本低、处理垃圾能力大、应用对象广、简单易行等优势,适应我国发展现状。但是,垃圾填埋这一手段依然存在很多重大缺陷,例如前文所述填埋方式处理垃圾容易产生大量甲烷(俗称沼气),极易引发垃圾爆炸。有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二)焚烧
面对堆积如山的垃圾,让人往往认为付之一炬能够更快捷的解决大件垃圾占用土地和不易降解垃圾污染环境问题的方式便是垃圾焚烧。的确,通过焚烧可以使垃圾的体积萎缩至少50%~80%,可以节约土地,消灭垃圾中的致病菌群,不仅如此,焚烧过程中产生巨大的热能,这些热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用于发电供热。
由于垃圾焚烧能够使垃圾处理遵循“三化”原则,因此很多发达国家很早便开始采用,也是我国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名为二恶英的物质,主要通过焚烧塑胶制品(如PVC产品)产生。这种物质有很强的致病性,一旦进入人体,极易被脂肪组织吸收,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威胁。因此,垃圾焚烧这一处理方式在大的发展前景下,也要不断探寻更加安全高效的出路。
(三)堆肥处理
所谓堆肥处理,是指利用自然界中细菌、酵母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对动植物等有机物质进行发酵,以致最终腐熟,从而形成有机肥料的过程。这种处理方式的优势在于垃圾可以得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但与此同时他的缺点也不可忽略。想要形成堆肥(垃圾堆肥处理后的产物),首先要求垃圾分类比较完善,只有有机成分含量达到一个较高值的时候才使用这个方法。此外,如果产生的堆肥并没有好的销售环境和市场需求,则很难成规模的发展下去。
(四)回收利用处理
虽然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处理并非是一种凭借物理或生化的技术手段来达到垃圾处理的目的方法,但是同样行之有效,且十分具有推广意义。二十一世纪以来,大多数发达国家纷纷推崇垃圾的回收再利用这一处理方法,各国构建促进垃圾资源化的法律体系,从立法的高度提倡垃圾的处理要遵循“三化”原则,使其国内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再通过大力发展垃圾回收利用产业以增大垃圾资源化程度。最终达到最大可能的避免垃圾污染的效果。
垃圾分类回收具有既能够节约处理成本,又能够提高资源高效回收的特点,因而成为了回收再利用法的操作前提。但由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因此,在运用此方法的时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我国的垃圾分类回收仅仅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居民主动将有价值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如易拉罐、塑料瓶、废纸箱、废报纸等),定期把收集好的废品出卖给回收废品的个人或站点。再由个人或站点流转至企业回收。二是由城市中存在的一大批“拾荒部队”在各个垃圾点捡拾废品,再将它们分类并变卖给垃圾回收站店,最后由站点流转进行回收利用。以上两个方面已经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形成完整的行业链条,但是由其回收的垃圾种类比较局限。

第二节 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含义
一、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概念
资源化是指对已经成为固体废弃物的各种物质采取措施,进行回收、加工使其转化成为二次原料或能源予以再利用的过程。 人所共知,垃圾放对了地方就是资源,虽然失去了本身的使用价值,但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仍可获取新的价值,成为有用的资源。生活垃圾资源化旨在运用多个回收环节和配套的技术手段将垃圾中有用的或可转化的物质和能源攫取出来,投入到需要的地方进行新一轮生产。在实践中,一般采用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形式进行生活垃圾的处理,在此过程中进行资源和能源回收利用的工作。因而,生活垃圾资源化的真正含义在于为了得到垃圾本身的可再利用成分或处理垃圾的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而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手段处理垃圾的处理过程。
二、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垃圾是错置的资源”,被人丢弃的垃圾也许失去了其本身的使用价值,但是其本身仍然包含着许多有用物质,这些物质甚至可以通过简单处置直接回归成为生产其他产品的原材料,若通过更细致的分选与加工,则会从中回收到更多有用的资源。当今世界,大部分城市都面临着被垃圾包围的窘境,让人头疼的垃圾污染问题也亟待解决,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量并使其资源化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实施生活垃圾资源化,就显得十分必要,它不仅具有环境保护层面的意义,更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我国大力实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要求就是在经济大发展,大跳跃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因发展经济而消费环境,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使其得到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因此,最大限度地从源头减少垃圾的排放量,实施首端处理;做好垃圾资源的分类回收,使其价值最大程度被攫取;从回收资源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了现阶段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生活垃圾资源化的理论基础
一、“三化”原则
垃圾处理的“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采用,将其作为最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垃圾处理策略。
我国在《固废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这样,就从法律的层面确立了固体废物管理“三化”基本原则,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对固体废物应该施行“全过程管理”这一原则。以这些原则作为我国固体废物处理的根本技术政策。近年来,我国根据上述原则逐步形成了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架构。
(一)“减量化”原则
“减量化”是指通过采用合适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想要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一般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控制垃圾产生的源头,进行首端管理,物尽其用,避免浪费。另一方面则是将产生的垃圾最大程度的进行回收利用,节省处理成本。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的种类和产量也不断增多,数量惊人。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增多,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处理和回收利用。从源头直接控制产生量,不仅可以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还可以减轻其对环境的影响。多种类的垃圾中蕴含着丰富的可回收资源,通过对混合收运回的垃圾进行分拣和预处理同样可以达到垃圾减量化的效果。当然垃圾的减量化要求不仅于此。更是要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减少其体积,还包括尽可能地减少其种类、降低危险废物的有害成分的浓度、减轻或清除其危险特性等。 减量化是防止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优先手段,因其并非只针对源头控制,它实际上是一种全面管理,对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占用空间、类别、污染性的全方位控制。

本章小结
本章从生活垃圾及其资源化的概念和含义入手,介绍了生活垃圾的特点和分类,阐述了生活垃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通过介绍现行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及其不足,强调了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必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并提出了“三化”原则、“循环经济”理念、“全过程管理”原则,是指导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三大理论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hjbh/430.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9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