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表明,医院感染的控制与护理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大大降低医院感染,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降低医院的治疗成本。经过总结,本文将从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以及建立健全医院的规章制度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来减少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管理,医院感染
1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
1.1对新护士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的岗前培训
由于新护士还没有临床工作经验,所以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是薄弱环节,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医院感染管理的培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其提前做好技术储备,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消除不安全医疗行为,增强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通过请感染科专职专家授课,并将培训相关内容制成手册,采用图片、讲解、演示、操作训练等方式,对其进行规范护理操作示范及“慎独”教育;最后进行理论、操作考核,逐步达到全程质量标准。这样有助于将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重点由事后控制转为事前控制。
1.2加强全院护士职业道德的培训
护士是治疗、护理、消毒灭菌工作中的具体执行者, 护理行为结果的好坏无不与其职业道德及责任心有密切的、必然的联系。护士常常一人完成护理操作, 是否所有的操作处置均符合要求关系到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 提示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因此, 感染管理科与护理部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中, 对护理人员进行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现代质量管理理论教育, 树立质量第一、患者至上、一切以预防为主的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认真对待医疗服务中的每一项操作和环节, 在工作中培养慎独精神。通过加强教育培训, 进一步增强了护士对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了做好预防控制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使各项预防措施得以贯彻执行, 从而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
2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确保护理质量
2.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目前,滥用抗菌药物被列为发生医院感染的第一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掌握合理用药知识,正确、及时执行医嘱,使用抗菌药物前及时采样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积极观察药物疗效和用药不良反应,及时向医师提供停用或换药的依据,最大限度地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2.2提高洗手的执行率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简单却十分重要的环节。一般性的护理工作,如为病人数脉、协助病人换体位、为病人铺床等,手上污染的细菌数为103~105 CFU/手,护士平均洗手率仅为(16.36±0.95)%,因此正确执行医院洗手规定,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护理部应提供良好的手卫生基础设施,使护士手卫生执行率得到提高。
2.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尤其是透析术、动静脉插管术、气管切开、吸痰、导尿、穿刺等。医院应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消毒供应中心对高压灭菌器按时做好各种监测(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BD试验)。做到消毒液现配现用,严格浓度,对易挥发的消毒液应每天进行浓度监测,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对戊二醛消毒液应每周进行浓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
2.4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广泛使用,有效地预防、控制了医院感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护理质量。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将对社会、人民健康造成潜在的巨大威胁,因此我院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采购、发放、回收专人负责制的全程管理。对设备科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购买,必须在院感科的监督、指导下进行,保证有效“三证”俱全。护理部掌握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信息,起到了使用监督作用。供应室负责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的保管发放。医院感染科、护理部及采购部门严把临床使用关。对回收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按照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规定的程序进行分类、消毒、毁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5加强环境的管理
通风不良或通风时间不够, 没有严格执行陪住和探视制度, 人员流动大, 护士和清洁工未用湿式清扫及紫外线灯管有灰、更换不及时等空气消毒不理想等都造成环境的污染。环境一旦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 病房环境以及病房卫生, 一定要按规定进行管理。除隔离病房外, 一般病房应保持相对湿度50%~60%, 护士及保洁员要严格按规定每日湿式扫床湿式擦地, 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对出院患者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特别是大型综合性医院, 患者多, 危重患者多, 病房内细菌增多, 空气中尘埃量超标, 患者抗病能力下降, 更易造成医院感染。
3建立健全医院的规章制度
3.1建立监控网络
护理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本系统建立感染管理护理指挥系统三级监控网络,即病区护士长和监测员为一级管理,以部分护士长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为二级管理,护理部为三级管理。一级管理为自我监测,强调科室负责制,主要对病区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液浓度检测等,每月对检测不合格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二级管理是定期检查,按消毒隔离考核标准认真检查,检查时及时提出问题并反馈, 对共性问题在护士长会上通报,统一整改措施。三级管理则是随时监督,护理部每周重点查医院感染中的某项内容, 下病区对护士正在进行的操作过程、一次性物品处理情况等实行突击检查。其目的主要是督导、教育,以不断增加护士的院感意识。
3.2建章立制强化护理监控管理
建立健全护理监控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措施,量化考核细则,规范操作流程,以便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执行中更切实际、更具实用性。护理工作中的监控能及时发现问题,利于及时整改,排除感染隐患。每位护理人员要将制度、规范和措施落实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总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全过程, 消毒灭菌, 无菌操作, 标准预防是保障医院正常的医疗护理活动的基础,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预防医院感染不可低估的中坚力量。加强护理质量监控, 加强医疗用具管理, 加强医疗环境管理, 采取预防各种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马玉茹,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1-352
杨晓枫,彭懿,汪丽红,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监控中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890
季萍, 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25(2):183-184
张爱萍,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362-3363
尚秀娟,李素新,李广茹, 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3669-3670
李丽娟, 新护士岗前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243
董桂珍, 加强护理管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5017-5018
魏爱旺.疾控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15(5):66.
黄玉辉.护理管理五到位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中医药导报,2009,15(5):72-73
郦娜.医院护理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7):53-54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glx/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