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分析

[摘 要] 鉴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本文首先从知识型员工和激励的基本概念入手,并明确了知识型员工与非知识型员工的差别,指出知识型员工的特殊性。然后具体阐述了“一般理论激励模型”和“全面薪酬激励模型”这两种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模型,最后从两种激励模型的角度切入,提出了关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法。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激励 激励模型 激励策略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关键的资源,而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依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员工来实现,因此,知识型员工也就成为21世纪企业最宝贵的资产[1]。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知识员工的管理方面受到了严峻挑战。企业普遍存在激励手段匮乏、员工跳槽频繁、管理成本上升等现象[2]。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却可发挥出小部分即20%~30%;但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员工却可发挥出潜力的80%~90%,这50%~60%的差距是激励造成的[3]。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师德斯勒指出,所有的人力资源活动都有激励的含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是广义的激励制度[2]。因此,如何管理知识员工,了解他们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干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管理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成为了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命题[4]。
一、知识型员工激励概述
(一)知识型员工
1.知识型员工基本概念
关于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学术界尚未形成公认的定义,它的定义最早是以知识工作者的概念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先提出了“知识型员工”这个术语,认为知识型员工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特点[5];《管理知识员工》的作者、加拿大著名学者、加拿大优秀基金评选主审官弗朗西斯•赫瑞比认为:“知识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和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6]。
目前,我国管理界普遍认为:知识型员工,一般是指具有从事生产、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
2.知识型员工与非知识型员工的对比
如表1所示,从知识型员工和非知识型员工在工作方面的差异来看,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拥有知识资本这一生产资料,换而言之就是说知识员工是知识所有者,他与资本所有者一样,具有对所谓剩余价值的索取权[7]。现如今知识型员工已经被看成是企业的一份“资产”,是知识资本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知识型员工可以通过自己的智力使价值得以实现。当知识型员工把他们的智力资本投资在一个组织中,结果既能使员工得到满足,又能为公司创造利润,反之,将会是企业的一大损失[8]。
(二)激励
激励一词在中文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激发、鼓励的意思,二是斥责、批评之意。在心理学中,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以促进个体有效完成目标的心理过程。在管理学中,激励是激发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把他们的个人潜在能力发挥出来。对一个企业而言,激励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他能为企业吸引优秀的人才,开发员工的潜力,留住人才,并创造良好竞争优势[9,10]。
总的来说,激励就是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影响员工的行为,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一致,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模型
(一)一般理论激励模型
由于人的行为是由其动机决定的,人的动机又取决于需求,人的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所以对人的激励应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去设计。
1.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最早可追溯到管理学家费雪提出的经济人假设,它指出人们基本上是受经济性刺激物激励的,金钱及个人奖酬是使人努力工作的唯一激励手段。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11]。
2.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是指从精神层面去满足知识员工需求从而达到一定的激励效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2)控制权的激励,并尊重和保护员工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的权力。根据地位层次的不同,给予不同大小的经营控制权,这不仅能给对应的员工带来地位上的心理满足,而且使其具有职位特权,享受职位消费,带来正规激励以外的非物质利益满足。
(3)带薪休假,满足知识型员工工作以外的精神享受。
(4)荣誉或声誉激励。
(二)全面薪酬激励模型
全面薪酬激励模型源于全面薪酬制度模型。上世纪70年代,随着将晋升机会、发展机会和心理收入等作为薪酬因素来看待的新式薪酬制度的发展,近年来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国际薪酬管理的发展趋势,对全面薪酬的讨论也渐趋流行起来。
对于全面薪酬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都是依据薪酬发生作用的机理,对薪酬作了重新定义,并将薪酬大致分为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两大部分。外在薪酬主要指企业以货币、实物支出的部分,包括竞争性的货币性薪酬(即传统意义上的“薪酬”)和福利性薪酬两大部分;而内在薪酬则是产生于工作本身的报酬,如参与决策的权利、能够发挥潜力的工作机会、自主安排自己工作时间的程度、较多的职权、较有兴趣的工作、个人发展机会、多元化的活动等等。鉴于福利性薪酬的法律规定性和保健性即只能消除员工不满意的特性,约瑟夫•马尔托奇奥将其视为边际薪酬,并将其列入全面薪酬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部分。我们下面将用一个三维模型描述全面薪酬各部分所包含的因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如表2)。
三、现代企业如何进行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一)激励机制的合理运用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由于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期望和需求是混合交替式的,既包括物质需求,更包括高度的精神需求,对于大多数知识型员工而言,他们一般能享受到高工资和高福利,因此,他们对于个人成长的追求可以看作是主要集中于精神层面的满足。美国管理学家皮特(Tom Peters)就曾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不会正。”因此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2.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多层次激励机制建立最成功的范例就是联想集团,他的成功告诉我们激励机制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市场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表现在联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激励机制,对于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联想人公司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物质生活基本满足;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新一代的联想人对物质要求更为强烈,并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从这些特点出发,联想制定了新的、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方案,那就是多一点空间、多一点办法。
3. 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
即使是知识型员工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文化、职务等等,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原则,按照选择性薪酬菜单组合,制定合理的薪酬菜单组合,具体做法如下:
在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的基础上,按其结果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方案进行分类,如分为:A,B,C,D 四个等级。每个等级都会有特定的薪酬菜单,不同的菜单其可供选择的元素及元素包含的内容、程度都会有所不同,加大不同层次的薪酬菜单的差距,使富有强烈成就动机的知识型员工不断地改善自身,努力追求或保持在代表着利益和荣誉的较高级别。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菜单内容应结合内外部环境不断加以调整,使选择性薪酬能保持持续地激励力。该种差别薪酬激励体系是以员工为导向的薪酬激励体制,在它的背后蕴藏着一种全新薪酬理念,即薪酬激励必须以业绩为基础,并根据业绩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层次的划分,来提供不同程度的选择性菜单,菜单力求反映知识型员工的实际需要,使员工可选择度最大,尽可能地满足员工的需求以激发其积极性及创造性。
4.薪酬激励体系的公平性、竞争性和战略性
薪酬激励体系的构建应该具有公平性、竞争性和战略性。公平性是指在同一个组织内部和在同一层级上的知识型员工,在投入和产出相当的情况下,他们的薪酬也应该相当,而不能有太大差别。员工只有被公平对待,才能激发出更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新酬的竞争性是指本企业的薪酬相比同行业、同地区和类似岗位的员工,应该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样,知识型员工身在本企业中,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和满足感,从而增加对企业的忠诚度,实现激励的目的。薪酬激励体系的构建还应有战略性。是指不要只将知识型员工的薪酬和奖金与短期的产值、利润、投资报酬率挂钩,还应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出发,以绩效考核为主线,缩小短期现金支出的比例,增加长期激励项目的比重,综合考虑工资、奖金、股权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些长期的激励项目,能使知识型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真实的归属感,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尽心尽力。
(二)注重企业家行为
企业家作为一个企业的带头人,他的行为对激励制度的成败至关重要。首先是企业家要做到自身廉洁,不要因为自己多拿多占而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是要做到公正不偏,不任人惟亲;要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尊重支持下属,对员工所做出的成绩要尽量表扬,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后是企业家要为员工做出榜样,即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下属对自己的尊敬,从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总之企业家要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使员工真正的在企业的工作得到心理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当然在激励中也不能忘记对企业家的激励。
四、结论
众所周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激励能够极大地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更是如此。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知识型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glx/929.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