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浅谈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贡献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再度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关注,成为重要研究课题。作为一个加入 WTO 的发展中大国,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也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议题。显然,本论文的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研究,在已有的科研成果中,大多数学者都普遍认同对外贸易确实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尤其对于中国来说,经济高速增长和发展的事实已经充分地证明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及促进作用。从理论上探讨了贸易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和自由贸易政策一样,贸易保护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工具。进而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全面地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再者中国的国际贸易从促进闲置资源的利用、资本积累、国际分工、规模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和制度创新等多方面形成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但是在技术进步和创新渠道上因内部条件的缺乏和投入不足而未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国际贸易;中国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性;作用机制

前言:中国自 1978 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GDP)由 1978 年的 4 517.8亿元增加到 2002 年的 102 398 亿元,按可比价格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9.5%。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许多研究者就“中国的经济为何会高速增长”这一论题分析了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出口贸易的强劲扩张,出口总额由 1978 年的 167.67 亿元增加到 2002 年的 3225.33 亿元(调整为 1978 年人民币不变价),年平均增长率高达 13.11%。这些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NICs)成功经历相似的经济表现给中国帖上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ELG)的标签。

中国在经济总体增长的同时还存在严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间差距日益扩大。中国不仅存在区域间经济的不平衡增长,而且在区域外贸发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东、中、西部的国际贸易促进增长不同的作用效果究其原因是深刻的,这种差异的存在不仅仅是因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政策导向的原因,还有应在两者的作用机制上寻找原因。中国不同地区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不同关系和不同作用机制,就需要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从不同的角度来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增长。

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一)对外贸易理论综述

1.古典贸易理论

主要是由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构成,而比较优势理论又是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出于利己的目的会产生社会物质的交换,交换又产生社会分工,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使社会财富增加;对于国家而言,每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条件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从而促进该国及世界经济增长;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每个国家都应该按照自己具有的绝对优势条件进行生产、分工和交换,最大有效地利用本国的资源和资本,从而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最大的利益。而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不一定要在生产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才能进行国际贸易,只要生产其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也能参与国际贸易,并且能从中获得比较利益。

2.新贸易理论

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主要取决于国内需求,因为如果没有国内需求,生产者就很难了解适合国外需求的商品,或者要花昂贵的代价才能得到国外信息,这就不能生产出具有出口优势的商品;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又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流向与流量,需求偏好相似程度越大两国间进行国际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动态贸易理论从动态角度分析对外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等。技术差距理论将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补充了要素禀赋理论的不足。它认为技术越领先的国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就越强,进而就出口高技术产品,就会导致该国取得有利的贸易利益。

3. 新兴贸易理论

新兴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的原因作出了新的解释,它认为分工所产生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相互冲突是贸易产生的原因,将外生的比较利益引入模型,把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起来,使贸易理论的核心重新回到规模报酬递增上来,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二)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产出-资本比率成反比。经济增长率主要包括实际增长率、均衡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如果实际增长率与均衡增长率产生偏差那么在短期内就会使经济产生变动,如果均衡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产生偏差那么就会使经济产生长期波动,而这三种经济增长率是不可能同时相等的,因此现实的资本市场是很难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2.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建立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的,它认为技术变革会影响经济增长率,但经济增长率不影响技术变革,连续不断的技术进步会使资本需求增加,使实际利率提高,从而使资本储蓄也增加。只有技术不断的进步,经济才会持续不断地增长,当经济中不存在技术进步时,经济最终就会停止增长。

3.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又叫内生增长理论,从模型基本假设的角度出发可将该理论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新经济增长模型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引入增长模式,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会使技术进步,而技术又是内生因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产生规模递增效应。第二类新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引起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本的积累不是技术的进步,否认知识和人力资本产生的溢出效应,强调经济的持续增长是由于资本的不断积累而引起的。第三类新经济增长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引起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当政府不干预经济时经济的均衡增长一般不是最优增长。

二、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问题是从国际贸易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总体看来,对这一问题持肯定意见的一方主要强调了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而持否定意见的一方则强调这种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当这种条件难以满足时,出口贸易便起不到促进经济增的作用长。这些主要的机制和相应的条件可概括如下几个方面。

1国际贸易与资本积累

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生产要素的积累,尤其是资本要素的积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产诸要素中,劳动力一般是比较充裕的,因而生产要素积累的核心是资本的积累。资本要素的积累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本国储蓄转化为资本;二是扩大出口,抑制消费品及其中间材料的进口,扩大资本品的进口,从而提高资源向资本品的转换率。货币投资转化为实物投资,货币储蓄转化为实物资本的条件是资本品生产的充裕能力。这一能力在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即便是存在也是很弱,而国内资本品生产的不足恰恰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显然,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通过第二条途径。在这里,对国际贸易的作用不仅是简单地用商品交换商品,而是用商品交换国内短缺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品以及技术、管理等软要素。发展中国家普遍都存在闲置资源,如劳动力资源闲置,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既可以积累外汇,又相当于限制国内消费,增加国内的储蓄;通过进口资本品,相当于国民收入流入投资部分,等同于增加国内投资。利用商品出口实现的国际价值来购买本国或地区短缺的生产要素。

2国际贸易与闲置资源的利用

如果一国存在闲置的资源(产品、自然资源、劳力和资本),出口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一国的出口贸易额是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如果出口扩大利用了原有的剩余资源,必然会导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早期的亚当•斯密有关“剩余产品出路”(Vent for Surplus)学说以及本世纪 30 年代罗伯特逊提出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命题,都是基于当时的落后国家存在大量的农产品以及原料等闲置资源,一旦受到先进工业国的进口刺激,便会导致其利用这些闲置资源的出口产业迅速扩大,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另外,发展中国家一般在工业化初期存在较多的自然资源及劳动力等闲置资源。但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这些闲置资源也随之减少,此时,对外贸易就难以通过利用闲置资源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国际贸易使得生产资源在全球的范围内配置,促使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3国际贸易与比较利益

国际贸易将一国的生产厂商置身于全球的范围来考虑生产,从而扩大了市场容量,生产能达到规模经济,生产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国际贸易之所以能够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这是因为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有利于将各国的个别市场结合成为统一的世界市场。这种统一的世界市场远远大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在进行贸易的条件下,每一个国家可以进行专业化生产,生产较少的品种,这样每一种产品都能扩大生产规模,为世界市场生产,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克鲁格曼揭示了对外贸易通过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而促进经济增长。这无论对小国经济还是大国经济都有着重要意义:①外贸的规模经济效应促进资本积累与再投资;②有助于组织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演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4国际贸易与经济运行机制及结构优化

机制创新主要是指政府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微观主体的经济决策与运行机制的调整与转变。机制创新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活力源泉,也是国家发展水平制度优越性的显示指标。国际贸易通过示范、压迫等途径使旧的经济运行机制实行脱胎换骨的全面改造。首先,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与国际接轨,而国际贸易迫使政府进行管理机制创新。其次,国际贸易能够激活微观企业的经营机制。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后,有关市场经济的机制运作(如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规范机制等)能使企业内部发生积极的变化。再次,国际贸易给参与贸易的双方传播新的经济理念。

5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及创新

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和创新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循环关系,即国际贸易可以为技术进步和创新创造条件,加速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和创新又为国际贸易提供有利的贸易条件,缔造有利的贸易结构。从国际贸易方面看,国际贸易便利了知识的国际扩散,促进各国厂商追逐新思想和新技术,从而使得一国在高技术创新和与国外的动态学习中实现长期增长。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带动因素,国际贸易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首先,国际贸易是一国获得技术的重要渠道,任何一国哪怕是最发达的国家都不可能仅依靠自身发明来满足本国技术进步所需的大量技术。对于自主开发技术能力低下的国家而言,技术引进更是其实现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并且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引进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其次,国际贸易还可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和“边干边学效应”。一方面,技术通过贸易活动渗透到国内的其它行业;另一方面,通过国际贸易可以获得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工艺乃至成本核算方面的建议和技术援助。

三、中国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现状

人们习惯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将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称为“封闭经济”。的确,改革开放前的国际贸易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集合可以忽略不计。1978年中国对经济政策采取了重大的变革,中国的经济形成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开放度提高,具体表现为对外贸易规模快速扩张和外商直接投资额逐年扩大;二是经济高速增长,从1978年到200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为发达国家的数倍;三是地区发展差距口益扩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中西部落后地区。这些特点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特别是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扩大有何影响,那么首先就要对中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和状况有一个了解。

(一)经济增长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

中国经过24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4 517.8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 39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9.5,其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在改革之初,由于采取的各项措施和政策的起作用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从1978至1984年期间的增长速度是很缓慢的。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一段期间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以农村经济改革为主,85年以后经济改革转向了城市。1985年以后改革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国内生产总值快速上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亚洲周边国家以及西方主要国家经济逐步陷入困境,在1998年中国又经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中国的经济也受到了影响,国内生长总值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1978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各省市的人均国民收入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到2002年东部主要省区广东、浙江、山东和福建分别达到14908元、16570元、11643元和13510元,高于全国平均数的8184元,而中、西部地区则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数,高于全国平均数的只有黑龙江、新疆、吉林和湖北四个省区,分别为10235元、8365元、8322元和8319元。1978年以来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趋势。可见,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差距逐年增大。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上的差异。1985年至2002年以现价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东、中、西部地区之比为18.89: 16.51: 18.14,而中国整体以现价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的为18.10%。并且在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量中,有58.79%是由东部地区完成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在改革开放的24年中经济总体是上升的,但是各地区的发展存在着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上述方面还体现在生产力水平、投资环境、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所以要分析中国的经济就要针对不同经济特征的地区来进行。

(二)国际贸易增长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性

对外贸易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的过程中,中国作出了巨大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适合自身发展的贸易自由化之路。综合起看,中国的对外贸易改革己被证实是有效的。[44]改革初期的对外贸易发展是缓慢的,但它却为随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中国的对外贸易在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逐年上升,由1978年的9.8%上升到2002年的50.2%,其中出口依存度由1978年的4.6%增加到2002年的26.3%。同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和比重不断上升,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排名第22位,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1.1%.其中出口总额排名为第19位;到了2010年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就上升到第3位,出口总额在世界各国出口贸易的排名也上升到了第5位。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也产生了高级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过去的20余年里,中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对外贸易在中国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区域进出口贸易发展是不平衡的。对外贸易中有90%的进出口集中在东部地区,因而国际贸易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明显差别,突出表现是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东高西低。以2010年为例,东部地区出口依存度为36.2%,进口依存度为33.3%,对外贸易依存度为69.6%,人均进出口额达到50 540元人民币;中部地区出口依存度为4.15%,进口依存度为3.42%对外贸易依存度为7.57%,人均进出口额仅528.3元人民币;西部地区出口依存度为4.95%,进口依存度为3.25%,对外贸易依存度为8.2%,人均进出口额仅为438.4元人民币。东部地区外贸依存度水平约为中部地区的9.2倍,超过西部地区7.4倍,进出口贸易在东部经济中的地位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同时东部地区对进出口贸易的贡献也是巨大的,2010年东部11个省市的出口总额就占了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1.8%,而中西部地区所有20个省市的出口加总后的比重也仅有8.2%。而在贸易方式上,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出口也只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由于学习曲线的作用,东部地区加工出口的技术层次逐年提高,加工环节不断增加,东部省市的加工企业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国内增值水平逐步提高。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技术水平和政策条件地制约,加工贸易比较少,对外贸易方式单一。

由以上分析可见,中国的外贸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不仅扩大了出口、创造了外汇收入,还丰富了对外贸易方式,促成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但是在看到国际贸易总体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地区对外贸易增长的非齐次性,以及国际贸易在东中西部地区经济中的不同地位。

四、 美、日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成效

美国在不到二百年历史中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日本在战争废墟中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韩国则从一个刚刚立国,百业待兴的落后国家在不到 20 年时间里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经济的功与他们的国际贸易发展和正确的国际贸易战略分不开。他们具有一定代表性。美国不仅代表了落后国家如何赶超先进国家,同时也代表了最发达国家以及大国的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日本则代表了一个落后资本主义国家如何通过贸易立国获取经济高速增长,它的经验在德国得到进一步印证。

(一)美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成效

美国贸易政策对美国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总体上,美国采取了一种实用主义的贸易政策,贸易政策通常随着美国经济地位变化而变化。当美国是后进国家时,美国通过幼稚产业保护推进其工业化进程;当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霸主后,却极力主张自由贸易。美国关税在战后逐步下降,1940-1949 平均关税为24.1%,1950-1959 下降到 12%。1962 年美国颁布了扩大贸易法,试图通过增加和促进资源转换来获取国际分工收益,进一步扩大贸易自由化。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随着美国贸易逆差扩大,国际收支恶化,美国产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削弱。在国会保护势力的压力下,美国政府尽管在指导思想上仍强调自由贸易,但在实际行动上却加强了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和援助。1974 年美国贸易改革法表明了美国贸易政策的重大调整,开始从标榜自由贸易转向强调公平贸易。1974 年贸易改革法是一个自由条款和限制条款相混合的法案,它扩大了总统权利并增加了对国内产业保护措施,总统有权利用 301 条款对一些被认为对美国“不公平” 贸易国家实施报复。同时,该法还通过有序市场安排、援助等途径来帮助国内竞争力较差的产业。

80 年代美国商品竞争力进一步下降,美国不仅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其他国家激烈竞争,在国内市场上也同样受到日本、欧洲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产品的冲击,这时期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得到进一步强化,战略性贸易政策成了美国贸易政策的指导思想。在自由贸易外衣下更强调“公平贸易”。一方面,美国进一步推动第8 轮关贸总协定谈判并致力于美加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另一方面,美国于 1988 年通过综合贸易法案。该法案提出了比 301 条款更为严厉的“超级 301 条款” 以及专门针对知识产权问题的“特别 301 条款”,对所谓不公平国家进行报复。进入 90年代后,由于新经济导致美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美国虽然仍然坚持“公平贸易”,但总体来说,一方面,美国在多边贸易体制发挥积极作用,并且试图在知识产权保护、农产品贴补和服务贸易等领域制定出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的多边协定。另一方面,美国又致力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各种双边贸易谈判,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和签订了各种双边协定。美国通过多边、复边、双边等多层次的贸易协定体制促进本国贸易自由化同时,利用包括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在内的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国内企业。

(二)日本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成效

日本把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并且根据不同时期进行不同贸易政策的转变和产业转型,使其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趋向高级化。战后初期,日本面临劳动力过剩,资本不足的国内环境和较为不利的国际环境,日本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的纤维、杂货等轻工产品,这些周期短、效率高的轻工部门产品出口为日本经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日本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日本开始通过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扶植世界需求不断增长的重化工业,促进重化产品出口。日本贸易政策为其产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首先,它对于重化工业所需的原材料、生产技术等给予进口优惠,其次,对于产业技术比较落后,国际竞争力较弱,尚未成熟的产业给予贸易保护,最后,通过出口促进,扶植已经慢慢壮大的产业,扩大市场,实现出口产业的规模经济。

通过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配合,日本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结构都得到提升。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日本主要出口商品为轻纺工业品,占其总出口达 50%以上,50 年代末,重化工业出口比例已占到出口总额的 44%,60 年代和 70 年代则分别超过 60%和 70%以上。这一时期由于日本一些产业已经有较强竞争力以及日本开始出现贸易顺差,外加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压力,日本开始逐步实行贸易自由化。1960 年日本自由化比率为 40%,1964 年该比率则达到 92%。为应对石油危机,日本政府又适时提出“技术立国”战略构想,鼓励企业积极开发节能技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变,从“厚重长大”型产业向“轻薄短小型”产业转变。这一时期,钢铁出口不断下降,而机电设备、汽车、办公设备、家用电气、半导体等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非常强劲。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达 1104 万部,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出口对日本经济增长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战后日本出口增长率最高,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最大。以 1975 年为例,日本整个产业部门的出口每增加一个单位会引起国内生产增加 2.38 个单位。以 1979 年为例,日本每增加 100 万日元的汽车出口,就会引起国内生产增加 254 万日元。目前,日本贸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日本出口还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2005 年日本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仍达到 91.9%;产业内贸易发展滞后;服务贸易竞争力不强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缓慢等。这些是未来日本贸易体制改革和贸易发展的方向。

五、我国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策探析

(一)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促进加工贸易出口产业的转型升级

加快我国出口加工产业的转型发展,首先要建立多层次的加工贸易体系,使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具备完善的承接产业转移政策配套体系、完整的加工制造配套体系及完整的物流配套体系,为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创造良好的政策、加工制造及物流运输环境。其次积极结合“十二五”规划外贸政策,加快我国加工贸易出口转型升级,注重延长加工贸易增值链及提高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为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提升我国在外贸加工贸易生产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

4 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大力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

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推动出口贸易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的方向转变、由成本竞争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首先要保持现有的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升我国出口贸易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减少污染重、耗能多及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其次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出口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培育和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及生物等战略性出口新兴产业,使战略性出口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

3.努力提高引资水平

加大引资力度,扩大引资规模,总体思路是: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广开门路,重点突破,积极有效合理地吸引外资。

首先,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的机遇,进一步拓宽引资渠道,尝试利用外资的新方式。要多争取国外贷款,尤其是外国政府和金融组织的优惠贷款,更要积极主动争取联合国的某些援助性资助。以多种形式鼓励外商来我国投资,大胆尝试国际上惯用的BOT方式、合作转让方式、部分股份转让方式等合作方式,努力寻找突破口和新的外经贸发展的增长点,促使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利用外资的嫁接改造。同时,可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焦炭、生铁、硅铁、铝锭等材料为筹码,实行综合补偿贸易方式吸引外资。

其次,要注意重点引资。今后,我国吸引外商投资需继续突出能源转化、交通和原材料等基础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出口创汇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和加工新技术项目、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和旅游开发等项目,支持那些高起点、有规模、对全行业具有带动作用的好项目和大项目。第三,大胆工作,鼓励引资。我们要用好用足用活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引资的倾斜政策,找准中央政策与本部门、本地区具体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积极有效合理地吸引外商投资。第四,要加强引资的基础工作,下大力气,做好合资项目的预研报告,拿出我们的好项目,备齐各种项目手续,以此吸引外资。第五,把利用外资与省内产业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发展创汇企业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外资投向重点引导到出口创汇行业。

4树立“大开放、大经贸”观念,强化整体开放意识

我国经济要上新水平,登新台阶,必须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上,加快由内向型为主转向内外兼顾、以外向型为主的轨道上来。树立“大开放、大经贸”观念的关键是强化整体开放意识。对外开放不是一个地方和一个部门的工作,需要全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来想开放、议开放、干开放、促开放。我国各级党政部门,都要把发展对外经贸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外开放工作的领导,对对外开放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研究,及时解决。所有领导机关、经济主管部门、涉外部门和政工部门,都必须下决心改进和完善领导体制,改革不适应扩大开放的规章制度、方法和工作方式,大力强化服务意识,使领导作风和办事效率有一个大的转变和提高。各级各部门都要根据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目标,编制各自的发展规划,并把目标和责任层层分解落实,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五)调整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出口贸易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的协调发展,我国必须加快我国外贸结构调整,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注重产业政策,优先扶持和发展最有发展前途的战略性产业,规划加工贸易的出口战略。鼓励出口型企业进入价值链中的上游环节同时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加大产业的高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综合配套能力,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方向发展。鼓励内资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更多地参与国际合作,借鉴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逐步提高内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在制造业利用外资稳步增长的同时,形成了高新技术产品带动机电产品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带动外贸出口的局面。出口结构更趋合理,关键技术设备、高科技和资源类商品进出口大幅增加。研究并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一般贸易产品出口基地,培育出口新增长点。

总结:观世界经济发展,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必定会有所放缓而且通胀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经济体蔓延扩散,公共债务问题持续困扰发达经济体,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都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下行风险。受到世界经济发展缓慢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的要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必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gjmy/4141.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17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