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化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2 国际贸易电子化在中小企业的概况

2.1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电子化的基础条件

完善国际贸易电子化需要具备一定的必须条件,那么必备条件主要包括网络必备设施建设以及互联网大众化。

2.1.1网络基础设施

在实施电子商务的底层网络基础设施。如公路系统由国道、省道、县道、辅道一起组成的一般,信息高速公路的量是一个骨干网,局域网域,太慢了,来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可以为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中国国际出口带宽的迅速增加,在2012,近62%的年增长率,到2013年底达到965657mbps,每年35.3%的增长率,截止2013年年底,国际出口带宽数己达到1,392,1024Mbps。

2.1.2互联网普及率

有了良好的硬件基础软件信息才能传播的更快,更加稳定,而互联网用户才是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应用能否实现的关键。2013到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02000000,一年的总60420000的新用户。互联网普及率为50.1%,较2013年底提升4.8个百分点。2012的11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530000000,比去年增加约53000000,手机网民的使用占73.3%的上端77.5%个用户。互联网普及率上升。

2.2国际贸易电子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国际贸易网络化与世界发达的国家有很大的差距。2006年3月12日,我国国际贸易企业操纵电子商务平台正式驱动。集成的电子交易系统建立的贸易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商业,公共服务的专业服务和贸易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信息化建设过程。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进出口贸易统计系统、出口商品配额招标系统、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系统、加工贸易网上审批系统、出口退税系统、外汇核销系统的网络化。外贸企业现在能够通过金关工程的主干网与国际贸易涉及的主体部门联系,更加快速、及时的满足主体部门要求,因而能更高效地完成通关等程序。这极大地方便了国际贸易,推动了其发展。目前我国银联正在和国际上其他金融体系协商合作,不断完善我国的国际电子支付系统。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国家也进一步确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律。电子贸易企业建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触及客户资源管理(CRM)、业务程序管理(BPM)、电子数据互换(EDI)等方面的电子化建立已全部展开,办公自动化和库存办理相对于其他应用来说应用较好,业务流程管理、EDI、ERP和人力资源管理也有较多的应用。

2.3我国国际贸易电子化的不足之处

我国国际贸易电子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漏洞与不足,这些漏洞有的来自己自身原因,也有的来自于客观因素。而因为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电子化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跟别的国家较短。起步时间应该是在改革开放后期,起步晚、不成熟、基础薄,制度不健全这些是我国商务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也同样存在着以上不足。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受我国社会主义国情的影响,经济基础薄,设备不先进,人才缺乏,运用于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具体差距见表1:

表1:各大洲互联网渗透率

大洲 美洲 大洋洲 欧洲 亚洲

数值 76.20% 60.80% 53% 20.10%

在国际贸易电子化制度建设方面我国仍然存在着不足,没有真正的与世界接轨,当然在国际贸易电子化制度建设近两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远远跟不上国际贸易电子化的发展速度,而且涉及层面不宽,涉及程度不深。随着国际贸易电子化程度较高的美国相比,支持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政府。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颖的东西一旦涌入人们的生活中,在美国就马上受到特别大的支持,美国联邦、州两级政府都以非常大的兴趣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进程,并且制定了很多与之符合的法律和政策来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在应用领域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国际电子商务应用领域较窄,在一些应用领域是简单的程度。比如在电子支付领域,美国、英国、加拿大都有推出电子商务公司主导的电子信用证业务。在电子通关领域,我国的电子口岸的通关效率较其他国家还是有差距。

2.4国际贸易电子化现有的主要运营模式

2.4.1电子单证

电子数据互换(简称EDI)便是指相关正事主依照合议或原则,用商定的尺度,编排相关的数据,经过计算机向计算机传输交易来往消息。原本意是经过过商定的贸易数据暗示要领,表现数据是由网络在业务伙伴所自身的计算机运用系统之间的转换和自动解决,达到迅捷和牢靠的方针。利用EDI技术传输,处理文件称为电子文档。

EDI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国际贸易方式的重要变化。业务运用EDI技术能够减少乃至削减交易过程当中的纸面票据,于是操作EDI技术举行的贸易方法被称为”无纸贸易”。目前,在发达国家仍旧成立了巨大的衔接各子公司、同行业竞争者、相干合作伙伴(如海关、货运代理、船公司、集装箱运输经营人)的EDI体系。EDI技术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在国内市场规模的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少许国家,乃至对不用EDI的行业和企业执行肯定的限定和制裁措施。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规定必须使用EDI方法声明的港口装卸,否则会延误和其他费用的验收,所导致的延误损失由业主自负。在一些国家,船舶公司开辟航线,是与中国港口的主要条件的EDI。

2.4.2电子通关

电子通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通关效率。互联网可以清除验证方案,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商品的一些法律法规没收文明问题及时报关,清关电子数据报关,货物通关本法检查,海关清关的形式向质检总局后的实际情况。履行通关单联网核对以后,假如报关单和通关单电子数据是类似的,海关会已退单来进行处理。此外,联合公布的相关企业在商检,报关,清关,为预录入等具体操作作了详细的规定,企业报关。通过贸易单证的电子化标准化、电子报关和通关,很大程度上降低国际贸易电子化的成本以及海关的监管成本,提升贸易效率。

2.4.3电子贸易平台

我国国外贸易电子平台建设取得了很大的硕果。由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央运营的“在线广交会”举动我国电子化交易服务的先驱者更是为中国供应商供应及时更新的全世界采购信息。为了促进中俄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到位,在六月,2003,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合作,联合举办由商务部网站在中国和俄罗斯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第一次打开。该平台的目的在于为外贸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提供一个web的全新解决方案。 但是,应该考虑到,无论是“公平”,“中俄经贸合作网站”或“交易”系统,就现在而言都仅仅只局限在国际贸易供求信息的公布和企业外贸信息的管理工作中,却没有办法完成实际意义上的跨行业的、服务于交易全过程的方程式国外电子商务平台。

3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化的有效模式探讨

3.1有效模式的结构

3.1.1有效模式的建设思路

我们实现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化的有效模式应该是,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各个流程都采用电子化手段,从最初的原始环节寻找目标客户,到电子报关等到最终的完成交易全程实现电子化,各种信息和单证自动生成标准格式,经由相关方确认后进行传递,相关方收到相关信息或电子单证后自动进行相关操作。而要实现国际贸易整个流程的全面电子化达到理想的运行模式有赖于两个支持条件。一是涉及的数据集成,业务和国际贸易相关的共享平台,另一方面是国际贸易企业内部建立相关的电子系统。

3.1.2配套系统的结构

配套系统是电子化的基础条件,也是基本条件。包括企业与国际贸易电子化有关的参与才能组成的数据共享平台以及国际贸易企业内部建成有关的国际电子化系统。公司和国际贸易相关的因素都集中在一个数据共享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参与各方可以完成数据的上传、提取、确认和传递。但是这个平台的作用更像是个数据通道,并不实现所有信息的共享。部分数据的提取会有一定权限设置。企业内部信息的国际贸易电子化管理是企业实现国际贸易电子化的特别组成成分。相对应国际贸易业务的电子化系统对跨国企业是一定的。从国际贸易的相关特征来看,这个模式运行下的国际贸易企业内部电子化系统包括交易前管理、备货报运管理和对外政务管理系统。每个系统之间都是互联开放的。事务管理和网络营销系统,讨论了报价,交货报告递送系统包括交通管理,结算管理报告系统,包括电子信用系统,在线支付系统,对外政务管理系统则包含配额许可证申领系统、核销系统和退税系统。这个系统的设计并不是绝对化的,是可以根据不同国际贸易企业的业务特点,做相应的变更,造成最合适企业自身的系统结构。

3.1.3国际贸易电子化模式的结构

基于以上两个支持条件,创建一个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化模型,企业基于这个模型进行“四链合一”的全面贸易电子化运作,达到理想的运作模式。从寻找客户开始到最终的收汇核销退税全程实现自动化。各种信息和单证自动生成标准格式,经由相关方确认后进行传递,相关方收到相关信息或电子单证后自动进行相关操作。

(1)物流链

电子合同签订确认后,公司内部的EDI系统将电子合同自动分解,然后传递给备货系统。备货系统再将合同要求分解传达给生产、库管、出货等各个相关部门,各部门根据合同的要求完成自身的工作。生产完成并通过确认后,信息将主动传递到报送系统以及对外政务系统。报送系统通过外部电子数据共享平台与物流方确认发运相关信息,同时对外政务系统完成电子报关报检后将货物交运。货物交付后货运代理向出口企业及其他相关部门发送电子单据,企业可以通过网上进行货物追踪查询。直到进口商提取货物。

(2)金融链

在电子信用证方式下,企业通过外部数据共享平台接收到银行发来的电子信用证,相关数据信息进入到企业的电子信用证系统。在电子合同签订确认后,公司内部的EDI系统已将电子合同自动分解并传递给电子信用证系统。电子信用证系统自动根据合同内容对银行发来电子信用证进行确认。当企业的单证系统根据电子合同备齐相关单据,并收到物流方通过数据共享平台传递的电子提单后,自动将电子信用证方式下所需的单据通过数据共享平台交给银行。银行系统在确认企业一笔贸易议付所需的所有电子单证都具备时,就自动向企业付款,自动付款到企业账户上并发出付款通知,企业通过数据共享平台确认收款。

(3)政务链

电子合同签订确认后,公司内部的EDI系统将电子合同自动分解,然后传递给配额许可证申领系统,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向外经贸局申领到电子出口许可证和配额。企业报关报检系统收到备货系统的生产完成确认后,会根据电子合同内容和备货相关信息进行电子报关报检。最后企业核销系统自动检查核销所需单据是否具备,并通过共享数据平台传递给外管局。而银行也会将电子水单传递给外管局的核销系统。如果外管局电子核销系统检测到所需电子单据都具备了,系统就会进行自动核销。同时,税务机关的EDI系统也会自动识别到该票贸易已经通过核销,可以办理退税。

(4)商务链

这条链的主要内容是出口商和进口商之间的商务沟通。在合同签订之前,出口商主要通过网络营销系统,包括国际搜索引擎比如google、自身网站、国际B2B网站、行业B2B等实现网络营销,寻找客户资源。寻找到潜在客户之后,通过洽谈系统跟客户或潜在客户进行贸易洽谈,可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或采用MSN等及时互动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身网站的沟通互动平台进行在线洽谈。通过企业的报价系统最终确定交易价格,最终达成合作协议,生成并签订电子订单或电子合同。电子订单或电子合同自动进入企业内部系统的电子合同系统管理。在合同履行期间进出口双方仍旧通过网络电子方式进行相关信息的传递和确认,直到出口商收到货款,进口商收到货物,合同履行完毕为止。

3.1.4有效模式与现有模式的比较

有效模式与当前的模式相比起来,最大的特点在于全面实现了贸易各环节的电子化。包括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信用证,电子报关报检后也无需再补交纸制单证。从而,将国际贸易电子化的商务链、资金链和政务链通过电子化的形式联合起来。在现有模式下,贸易各个环节的运行具有随机性,比较散乱,各部门间协作性较差。而在有效模式下,从电子合同通过企业内部的电子化系统自动分解后,流程按物流链、资金链和政务链协同运行,最终达到四链一,实现了各相关部门间的自动协作,贸易各环节电子化无缝连接。最后,有效模式在操作上和信息生成传递方式上较现有模式都有很大改善。信息生成、确认和传递全部通过电子系统完成,企业内部系统的信息自动传递取代了当前的人工传递。在有效模式下,各个环节的操作和环节间的操作传递都实现了自动化,便利化和高效化。

3.2预期效果分析

3.2.1提高国际贸易效率

运营国际贸易电子模式,能够有效地沟通与资源共享和数据共享,能够有效的衔接各个部门,提高数据的传送速度,加速报关通关的手续简化,缩短国际贸易的流程和周期成本。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极大的节约了时间,加速了资金的流转和运转,有利于中小企业实现快速的资金回笼。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单据进行填写,可以减去对复杂数据的验算和核算工作,省去了企业因单据标准不统一而浪费的成本,有效的保证了单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简化了繁琐的制单过程。

3.2.2节省纸制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

国际贸易电子模式能够节约很多办公材料,企业从贸易前的寻找客户、贸易洽谈、合同签订到贸易执行中的合同管理、生产备货、安排运输,再到交货后货款结算、办理核销、退税都全面实现了无纸化、电子化操作,各种单据、单证都可以在这个电子化网络系统中得到保存、传输和确认,从而可以完全替代纸制单据,大大节约了材料成本。对国际贸易的总成本的30%国际贸易单证文件处理成本帐户。这些费用的节省将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国际贸易电子化的效益。企业相关的人员可以足不出户,不用企业再到相关单位所在地址办理,在电脑上通过网络操作就可以完成一笔国际贸易的全流程操作,非常便利,大大节省了操作的人力成本。

4、实现有效模式的路径分析

4.1实现有效模式的制约因素

4.1.1制度保障问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新事物的诞生走向发展,必须有其制度或者行业规矩约束,国际贸易电子化模式在我国时间不久,很多制度和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从而容易产生使诸如电子合同的法律有效性、网络安全保障等问题。然而在国际贸易中往往各个国家适用的法律不同。国家与国家法律规范、惯例的不一致甚至是冲突也将阻碍国际贸易电子化的实。这些因素使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化国际贸易缺乏安全感。

4.1.2技术安全问题

我国贸易电子化模式所运用的安全技术很落后,虽然刚开始的具备某些功能,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问题,在以后很长的一段长的时间我们还需要努力解决国际贸易电子化模式的各个难题,我国国际贸易电子化模式在全世界范围仍然没有得到很大的推进和深入,其中最大的阻碍因素就是安全技术问题。国际贸易电子化一般都是大笔金额交易,信息的安全传递和确认是商业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的基本保证,正是由于技术安全的严重缺乏,直接导致国际贸易合作商都担心全面推行电子化。

4.1.3技术故障问题

首先,EDI标准的不统一。在EDI的时期作为电子贸易的主要载体,特殊的硬件电路由EDI和国家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只使用统一的信息标准”(共同的语言,发送方和接收方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政党),通过EB1数据可以是其他解码,然后使用。2000进入逆向电渗析,逐渐取代传统的EDI解决问题。逆向电渗析是传统的电子数据交换移植到互联网,从私人网络数据交换的桎梏。这种变革一方面降低了使用成本,推广了电子商务的应用;另一方面,数据交换,更开放,更灵活的企业信息交换。目前,EDI国际标准主要有两大主流体系:一是美国的ANS IX12 尺度,其主要适用于北美国家;又是联合国的 E1EFAGT”尺度,主要在欧洲和亚洲国家使用 两种标准的不统一对国际贸易消息的传输带了了很大的不方便。

4.1.4企业经营理念问题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贸易国际贸易电子化的程度较低,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对国际贸易电子化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上,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的经营理念上。一些企业把国际贸易电子化太过神秘化,认为国际贸易非常高深,遥不可及。而另一些中小企业则把国际贸易电子化过于简单化。在推进国际贸易电子化的过程中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盲目性和被动性。这些陈旧的经营理念不利于企业主动积极地推进国际贸易电子化。

4.2实现有效模式的路径

4.2.1政府层面的工作

(1)提供法律制度和政策的支持:

现代服务型政府,应该有助于在国际贸易中的电子模式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行业标准,行业服务体系的建立,要在制度上给予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化的制度支持,要加速法律法规的建设进程,确定国际贸易电子化的合法地位,通过法律保障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化的运行实施。要提供最广泛的政策支持,要负责协商各国的政策统一协调,在WTO的框架之内,协调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产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积极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当中去,在制度层面为企业的国际贸易电子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政府要协调国际贸易电子化模式上的各个部门,在系统方面创造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环境好。国内涉及到‘国际贸易的政务部门和相关的机构的系统都可以实现互联,开放。为有效模式的支持条件提供了制度保障,保障其运行安全稳定。

(2)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政府要鼓励科学技术在国际贸易电子化有效模式的投入,可以由政府牵头成立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室,要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加大网络安全的监管与投入,推进有效模式的顺利实施,要鼓励相关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对提供技术支持的企业要大力扶植,要大力加大平台建设,确保平台技术稳定,功能齐全。要保证数据能够在有关部门的共享,一样地保障数据的安全。统一国际贸易明文的管理单证格式,限制涉及的管理单证采用标准格式来进行国际贸易电子化操作,如有不符,那么就不予处理。这样可以在技术这个层面建立起有效模式的支持条件,提供集国际贸易相关合作方的数据共享平台。

(3)提供贸易流程操作上的支持:

要加强贸易相关各部门的协调。协同工作将是国际贸易电子化将来最大的挑战。国际贸易相干部门的协调工作要提供跟华夏中小企业电子化平台使用习俗和国际贸易监管请求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共同同样的平台,提高国际贸易电子化流程应用的安全性和效率。在操作过程中给企业相应的技术和操作指导,为企业在电子化操作中提供各种硬件服务、培训指导服务以及问题解决服务,保证企业能够很好地应用相关的硬件、系统及电子平台。

4.2.2企业层面的工作

(1)树立贸易电子化理念: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理想化模式的运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国际贸易电子化有效模式的发展前景,企业领导者要转变观念,用科学的思维思考企业的发展。企业要自主参与全球性竞争,我们要在竞争中寻找商机,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对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制定全球贸易电子化的规则框架是力所不能及的事。但企业至少要意识到,在全球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时代,国际贸易电子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须趋势,企业的生存在国际竞争中将面临不进则退的局面。在未来贸易环境转变的情况下,自身要做好准备,积极地为贸易电子化做准备,而不是被动地遵从相应的政策。拥有这些理念可以帮助企业积极响应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在政策法规制度下进行相应的标准化操作,不断推进有效模式的实现,最终实现有效模式。

(2) 完善组织内部结构:

在贸易电子化有效模式的结构下,企业需要对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完善以适应有效模式的实现。要完成企业自身内部的国际贸易电子化系统建设,企业内部要先实现各相关部门之间系统的互联以及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国际贸易所涉及的所有相关部门的互联,企业需要改进完善组织结构,发展新型的结构以适应新的商务模式。现阶段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随意,散乱,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性较差,还有些出现分工不清的情况。从而贸易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够得到企业相关部门的快速解决。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促进了虚拟组织的发展,虚拟化的关键是掌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在自己的优势,而将非核心的业务分离或外包出去。如中小企业中外贸业务量不是特别大的采用代理报关的方式,反而更能节省人力成本,降低贸易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平均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提高竞争优势,也可以通过与外包服务部门的系统连接实现完整的电子化流程。根据企业组织结构的全球网络化主要体现在企业经营方式连锁化和信息传递网络化、业务操作电子化。其优点在于一定的程度上减少内部管理的制造成本,实现企业与外部资源的资源整合。

(3)改造业务流程:

国际贸易电子化要求企业的内部管理流程与外部管理之间紧密联系,从而在业务流程操作上实现有效模式所需的支持条件,企业内部的国际贸易电子化系统建立的基础是企业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改造以实现合理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的改造不仅仅是针对单个的业务流程,还有各流程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尤其是经营管理流程、企业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之间的匹配和相互作用。首先企业要在内部建立起合理的流程,在此基础上实现各部门之间系统的互联。网络已经为企业内外部建立良好的互动提供了可能性,要实现贸易电子化的有效模式,企业就必,须根据电子贸易本身的要求来重组内部的流程系统,与外部相关部门的体系进行良好的连接。

(4)加强硬件建设:

硬件设施是国际贸易电子化有效模式实施的前提条件之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速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维护,保障信息能够时时更新和传送,要加强硬件建设和网络技术的开发,提高国际贸易有效模式的处理速度,提高设备的运行效能,也是保障有效模式正常运行的路径之一。要实现网络技术改造。换一句话说,企业要实现自动化,管理流程标准化,人工智能的决策支持和操作过程的电子贸易,一方面实现电气硬件支持的综合,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网络,传达贸易信息在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飞速传递,从而代替以前的用人工收集和提供信息的方式方法。要实现贸易各流程的无缝电子化操作,企业需要建设一个集宣传介绍、网络洽谈、自动生成合同、分解合同、安排生产运输及货运追踪等功能为一体的网站。另一方面企业还要建设对外局域网。企业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国际技术贸易和全球网络,在基于网络的企业内部组织的EDI系统的建立。从而与外部大多数部门集成数据共享的这个平台,在技术上实现企业与国内相关网站的一站式对接。

结束语

我国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和发展,电子商务给国际贸易企业降低了运营风险,极大的提高了企业利润,现阶段国际贸易电子化已经极大地运用到了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各个流程,运用的企业也在不断增加,所以本文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化具有非凡的意义,希望能够通过本次研究扩大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合作领域,提高外贸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数量和质量。本次毕业论文研究过程中我也看到了许多不足,比如说电子商务运用于国际贸易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可供参考的前人研究的成果较少,很多研究理论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进一步深入,由于本人所学有限,可能在本文研究中有不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斧正。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gjmy/3398.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10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