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毕业论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以加强社会法的制定为视角

摘要: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面宣布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虽然已经形成了法律体系,但是并不表示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完善,实际上,要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还需要付出许多努力。本文试图在简要阐述法律体系的概念以及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含义和部门划分的基础上,从加强社会法的制定的角度,谈谈对我国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议。

关键字:社会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概述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法律体系,又被称作“法的体系”或简称为“法体系”,指的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6)]

(二)法律体系的特征

  1、法律体系是国家所有的现行的法律的集合体,即必须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全部法律而且必须是现在生效的法律不包括历史上的和尚未生效的;

  2、法律体系是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系统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随意堆砌的;

   3、法律体系是客观法则和主观属性的有机统一,其形成从终极意义上来说是又客观经济规律和经济关系决定的,同时又离不开人的意志、主观能动性、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的作用,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统一,适应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由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法律及其配套法规所构成,是保障我们国家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各项法律制度的有机的统一整体。[ 此概念引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1396.htm]它是在我们已有的认识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特别是针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特色,有创造性的法律体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

三、社会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其立法现状

(1)社会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从前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释义以及部门划分的阐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覆盖了政治、社会以及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对社会、经济及文化,对公民权及政治权的各项权利都加以保障,特别是在最近数十年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民生领域内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需求,例如,公民的收入分配、教育问题、社会安全、养老抚恤、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等。因此,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立法的重心转移到民生方面,希望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调节并缓和社会矛盾、平衡社会关系、保障社会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由此,一个新的法律部门—社会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油然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将社会法明确列入七大法律部门,作为和民法商法、刑法、行政法等并列的部门法,足见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2)我国社会法的立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近数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法的立法进程也明显加快,相关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社会法方面的法律18件和一大批规范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通过上述社会立法,新兴的社会法部门也对劳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就业制度以及弱者权利保障制度等等,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以及维护社会和谐公正的制度逐步确立。在之间的20年间所颁布的社会法律,其中很大一部分主要由行政部门或者社会团体应时应急所组织起草的,所以,存在着法律之间的不协调甚至冲突较为明显。

四、加强社会法的制定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作用

   宪法史就是一部人类基本权利不断充实、完备,并且日益受到保障的历史。纵观世界基本人权保障的历史,可以归纳出四大发展趋势:第一,从自由权到社会权,自由权为第一代人权,其主要功能在于抵御国家的侵害,所以又被称为消极性权利,社会权为第二代人权,其主要是赋予政府以作为的义务,通过具体的行动来保障公民的社会权利,因此,社会权又被称为积极性权利;第二,从法律保障到宪法保障,基本权利受宪法保障,即使立法机关制定的基本法律也不可侵犯人权;第三,从政治保障到司法保障,建立违宪审查制度,侧重司法保障;第四,从国内保障到国际保障。从第一个方面自由权向社会权的转变,可见社会权作为基本人权越来越受到宪法根本法的重视,公民不仅仅重视自己的权利不受到他人甚至国家的侵犯,且要求国家保证公民的基本权益的实现。

   如今,国家的任务已经不仅仅在于维持统治秩序了,而是应当更加着重于保障公民的基本的生存权利,并且是保障公民有尊严地生存,这已经成为了当代国家的基本义务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世界各国都渐渐建立起了维护社会安全的基本制度,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的分配正义,而社会法就是实现社会正义和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法律制度。它不但应该在人民处于紧急为难以及特别需要之时提供国家给付,还应该保障人民免受贫困之扰。社会法体系作为调整民生等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法域,从根本性质上说,它具有社会保障性。这就恰好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性特点。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等执政理念的指引下,加强并完善社会法制体系,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立法任务仍然还未完成,今后一段时间国家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清理以及整合。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falv/5369.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21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1日

相关推荐

  • 【法律论文】试论张居正的法律思想

    摘要:本文对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的复杂性作了简要介绍,并对这一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的反道家无为而治,倡改革有为,反对阳明心学,主张敦本务实,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等法律思想进行了探讨…

    法律论文 2014年11月27日
  •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论我国网络强制性广告的法律问题

    摘要:当互联网时代为网络营销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商机时,作为网络营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广告凭借着其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成为迅速崛起的一种新的广告媒介形式。网络广告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强…

    法律论文 2014年12月29日
  • P2P网贷的法律监管研究

    第一章 导言1.1 选题的背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这种快捷的信息获取速度和信息传递优势愈加凸显。特别是在在贸易和融资方面,互联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2P网贷将民间金融与信息…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16日
  • 广东征地纠纷问题研究

    1广东土地资源现状及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首先展示广东现今土地资源状况:广东是国内人多地少的省份之一。2008年全省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为农用地1489.12万公顷,其中耕地284.39万…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法律论文】判例法在中国的可行性探讨

    摘要:我国是实行制定法国家,制定法自身具有滞后性、原则性等缺点,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缺乏灵活性。在法律实践中,判例法及其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法律界人士所关注,并将判例法方法论不同程度地…

    法律论文 2014年11月21日
  •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思考

    摘要:吴邦国同志2011年1月24日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

    法律论文 2014年11月30日
  • 【法律论文】注册会计师法律责

    摘要:随时我们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注册会计师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控制体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对市场经济的健康而有序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报表和提供的审计结论在很多时…

    法律论文 2014年11月24日
  • 强迫交易罪的客观行为研究

    强迫交易罪在刑法是1997年《刑法》修订以前,对强迫交易行为多是以投机倒把罪、流氓罪等定罪处罚。各国在不同时期也对强迫交易的行为都作出了规定,如俄罗斯刑法典规定了强制订立契约或强制…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30日
  • 非法移民的国际法思考

    [摘要]非法移民问题已经成为与艾滋病、毒品贩卖、恐怖分子并列成为困扰各国的四大世界难题之一。在非法移民问题严重影响国际安全与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分析非法移民形成的原因、危害和发展趋势…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法学毕业论文】浅析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摘要:基于未成年犯的身心特征,对其适用社区矫正是一种比较合适的刑罚执行方式。由于我国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工作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提高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效果,减少…

    法律论文 2015年8月29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